半晌后,她十分恭敬地对沈妙言行了个福身礼:“奴婢不打扰小小姐读书,奴婢告退。”
说罢,小心翼翼退了出去。
沈妙言歪了歪脑袋,正要收回视线,却见帷幕外隐隐露出一片黑色衣角来。
她抱着书,摇头晃脑:“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国师大人,何时成了不懂礼仪之人?亏国师这里,还摆了这么多圣贤书!”
君天澜从帷幕外走进来,薄唇噙着一点笑,“你如今,倒是满腹经纶了。”
沈妙言拿书掩了唇瓣,只在灯下露出一双弯弯的眉眼,“能得国师大人一句赞,真是不容易!”
君天澜在她身边坐下来,长臂一伸,直接将她圈在怀里,两手握住她手中的书,“看到哪儿了?”
沈妙言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亲密动作来,于是愣了愣,仰起头,却正对上他幽深的双眸。
灯下,他那张脸精致冷峻,虽然透着阴沉和霸道,却并不叫人害怕。身上的阵阵龙涎香透出来,却又携裹着夜色的冰凉,甘甜清寒,很是好闻。
沈妙言只觉自己的心跳得有些快了,脸颊红了红,低头指着书上的那句话:“看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你倒是会活学活用。”君天澜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沈妙言撇撇嘴,轻声说道:“国师之前教我,斩草除根和一箭三雕,妙妙可都认真记着的。把那汤送给王嬷嬷,便是斩草除根,免得她日后再起坏心思害我。”
“那一箭三雕,又作何说?”君天澜依旧圈着她,拿过她手中的书,随手翻了翻。
他额前的几缕长长碎发垂落下来,正好落在沈妙言的面颊旁,有点痒痒的。
她忍不住伸出手,捏住他的一缕乌黑长发,嗅着他身上的香,有些游离出神:“斩草除根,是第一个好处。警告慕容嫣别再随便纵容下人害我,是第二个好处。让我在这府里立信,是第三个好处。”
君天澜听罢,眼底浮现出点点笑意,收回了手,“去泡茶。”
沈妙言跳下软榻往外跑,心中却想着,做和国师一样铁石心肠的人,讨他喜欢,是第四个好处。
{}无弹窗添香笑了笑,将陶罐里的高汤倒进一只精巧的瓷盆里,“我回去了,你且忙着。”
她端着汤回到衡芜院,就着灯笼的光,看见一个穿着素色衣裳的姑娘,背着个小包袱,正慢吞吞走过来。
她有些惊讶:“素问?”
素问正是当初告假的那个衡芜院二等丫鬟,因为她告假回家,绣禾才会被调遣进来。
她朝添香微微点头:“添香姐姐。”
添香见她面容消瘦不少,与她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怎么不在家多待几天?”
素问看起来不过十四岁模样,长发只简单地用一根银簪挽起,模样生得玲珑小巧,一双杏眸似泣非泣,蒙着一层薄薄水雾,十分惹人怜惜。
“妹妹病入膏肓,前些日子去了。”
春风吹过,她抓着包袱的系带,轻声说道。
添香心中一咯噔,偏头望向她,她却只是低头,掩去了满面愁容。
“连你也治不好?”添香蹙眉,素问的医术很是了得,本来能当上医女,后来被主子纳入了麾下。
素问摇了摇头,跟着她一道跨进衡芜院的主厅。
添香将瓷盆放在桌上,拿了小碗来盛:“你回去的这段时日,咱们府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我听顾总管说了,”素问抓着小包袱,笑得有些勉强,“那位小小姐,倒是同我妹妹一般大小。真想见见,她长得什么模样。”
添香盛了一碗高汤,高汤的鲜香味儿立即弥漫开来。
素问皱了皱鼻子,“这汤是?”
“是我吩咐厨房的人,熬了给小小姐补身子的。怎么了?”添香轻声问道。
素问越闻越不对劲儿,于是拔下头上的那根银簪子,直接探进汤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