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暗战 32、闲愁成蹉跎

沉默了许久,冯安讲道:“灵儿妹妹和巡抚庞大人、胡总兵都是熟人,说真的,我没必要陪你们到福州去,我之所以主动申请驻防北港,其实是、是因为我害怕见他。”

这个他无疑是指胡守仁,郭奕吃惊地问道:“难道说冯将军还没有成家吗?”

“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出了位状元郎,姓钱名福字鹤滩,百年前写了首《明日歌》流传甚广,诗中写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冯安讲到此处不禁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接着讲道:“灵儿妹妹离开辽东时的心情,我十分理解;前天在中军大帐,那位马克先生说了些什么,虽然我没听懂,但心中有数,知道他是在向灵儿妹妹表白心声,我就纳了闷,咱华夏堂堂七尺男儿为何如此腼腆?终身大事为何只能由父母做主?”

看得出来,冯安一直在暗恋胡守仁,而胡守仁却对她无动于衷,郭奕忍不住问道:“难道胡总兵一点都不知道吗?”

冯安颇有怨气地答道:“他当然知道。我就是这么等啊、等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一名怀春的少女、等到了而立之年,消灭了海盗和倭寇、肃清了海疆,他官升至总兵之高位,如今,我也当了驻防台湾的水师千总,世间少了个贤妻良母,多了个疆场拼杀的女将……”

同命相连的许灵儿不禁问道:“这又是为何?”

“人家是开国功勋越国公胡大海的后人,年仅二十就袭祖职,当了骁骑右卫指挥佥事,我就在其麾下从军抗击倭寇,那时候他还未娶,只因门不当户不对,不被其父母所接受。”冯安无奈地答道。

双方都无父母的王冲和郭奕,倒是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现在她也失去了心爱的夫君,忍不住黯然叹道:“虽说如今已到了太平盛世,但各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妹妹,听你们说,月空长老要带领大家出海远航,开辟新大陆建立一个‘理想国’,此番到了福州,我准备辞官不做,将来追随长老远行,也不枉此生,我们姐妹三人一起去吧。”冯安讲道。

“我父一生颠簸流离,希望将来落叶归根,等办完这趟差事,小妹得陪同父亲回江西吉安县桐坪乡河山村。”许灵儿答道。

“灵儿妹妹,你好福气,看得出来,那位西洋人马克诚实而又善良,切不可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心。当然,如果他愿意陪同在江西生活,倒不失为一段佳话。”

听冯安又谈起了马克,许灵儿不禁涨红了脸,诚恳地答道:“马克先生确实是个好人,但他更是个好水手、好船长,出海远航免不了会与更多的西洋人打交道,有他陪同月空长老出海远航更适合,千万不能屈了人家的大才。”

“不要再争了,回头问问马克先生,看看到底如何选择?”郭奕拍着许灵儿的肩膀讲道。

许灵儿急忙躲闪开来,这时,郭奕突然灵机一动,把她拉到了一旁,低声讲道:“妹妹,还有件事可能得请马克先生帮忙。”

“我们是不是得到玳瑁港去一趟?”许灵儿急忙问道。

“先不能让冯将军知道,她定会反对,等我们到了福州找胡守仁将军商议,有马克先生与我们同行,起码能得到当地教会的照应,妹妹,你说呢?”

许灵儿的心中当然明白,两个封疆大吏之间的矛盾出在林风的身上,要解开这个扣,只能设法瓦解盘踞在玳瑁港的海盗团伙,目前还不清楚张狗儿和罗阿敏对此持何态度?仅凭着自己和郭奕二人之力,想办成这件事恐怕勉为其难,于是,便默默点了点头。

三人来到了福州,冯安请她们二人住进了水师衙门驿馆,便连夜匆匆返回了台湾。

时不我待,许灵儿和郭奕也不敢怠慢,当晚便去拜会胡守仁将军。

突然看见许灵儿来了福州,胡守仁大吃一惊,张口就问道:“你这丫头,又回来干什么?让老夫如何给李总兵大人和如松将军交待?”

二人给胡守仁见过礼,许灵儿又把郭奕做了番介绍,得知她是王冲的妻子,胡总兵十分热情,急忙请她们入客厅就坐。

总兵府的仆人给端上了茶,上好了果盘,胡守仁客气地问道:“不知二位巾帼英雄到福州所办何事?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当义不容辞。”

“总兵大人,此番前来是为了吕宋剿匪之事,实不相瞒,我们准备到玳瑁港去一趟,还望能得到大人的支持。”许灵儿答道。

“林风海盗集团一日不除,沿海各地的百姓寝食难安,如今庞巡抚也在步步紧逼,老夫已被降职罚俸,请问你们有何良策?”胡守仁惊诧地问道。

于是,郭奕和许灵儿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介绍瓦解海盗集团的计划。

胡守仁将军听罢摇了摇头,不无忧虑地问道:“请问冯安是否知道你们的计划?”

许灵儿微微一乐,答道:“冯安姐姐还未曾知晓,她可能认为,两个不自量力的小女子,前来调解两位封疆大吏的积怨来了。不过,请总兵大人不必担忧,玳瑁港的情况我十分清楚,目前滞留在那儿的人口达三千人之多,顽固的海盗分子顶多才两成,我们自有办法能瓦解这个团伙,以便将来把玳瑁港当作月空长老的远洋基地。”

“不行,坚决不行!”胡守仁正色讲道:“我宁可被庞尚鹏所弹劾,丢官罢职、回家乡种地,也不能让你们俩前去冒险。”

“请问总兵大人,既然如此,为何不速速跨海一战?若是你愿意挂帅远征,我们自当随行。”

胡守仁知道这是郭奕在使用激将法,摇头答道:“非老夫贪生怕死不敢越洋远征,国之大事与朝廷的格局你们不懂,如若老夫跨海出战,极有可能未见着海盗,就得先和起西洋人打一仗,把海外剿匪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因此,这一仗不管打输打赢,都给西洋人留下了犯我沿海的口实,今后应对他们,就不是对付海盗这么简单了,他庞尚鹏不是不懂。”

“那他为何还逼你出兵?”许灵儿问道。

胡守仁答道:“其实,我也知道,他在暗中和海盗谈判,逼我出兵无非做做样子。由于西洋海军时刻在注意着我们水师的动静,一旦我们出兵,他们也会以协助剿匪为名霸占我们的岛屿,就算他们帮忙剿灭了玳瑁港的林风,到时候,再想把他们从岛屿上赶走,可就难了。”

“难道还会有这等事?”郭奕不解地问道。

“看看广东那边的澳门岛上的佛郎机人,你们就明白了,他们随便占据个岛屿,就能住下来传教,有了人气就开埠贸易。其实,西洋人比海盗更可恨,对付林风等人尚可以赶尽杀绝,一旦招惹西洋人来犯,沿海各地恐将再也无一日之安宁。”

其实,庞尚鹏和胡守仁之间的过节,还涉及到内阁首辅张居正。肃清沿海的倭寇之后,屡建奇功的戚继光将军调任京城,因人生地不熟、而受其顶头上司的掣肘,对其任意打压,这时,当国的张居正及时施以援手,在他从中斡旋下,朝廷破例任命戚继光为蓟镇总兵,既拥有镇守的行政权,又拥有统领三镇的练兵权。

据说,为了答谢张居正的知遇之恩,戚继光从关外搜罗了不少西域歌姬,送进了张府,而胡守仁则从沿海弄了些大补药进献给了张居正。

这种补药名叫“腽肭脐”,其实就是海狗肾,属大补之类的血情之品,庞尚鹏自己就曾服用过,知其性烈,壮阳效果极好,张居正享用之后,严冬不用戴貂帽,这可苦了每日跟他凌晨上朝的文武百官,也不管多冷的天,大家全得跟着他光着脑袋挨冻。

另有传言,年幼的万历皇帝即位后,张居正暗中勾结李太后和太监冯保,赶走了首辅大学生高拱,在朝中独揽大权,入宫廷如无人之境,与掌管后宫的李太后有着不明不白的关系。

当然,远在福建的庞尚鹏没有证据,他弹劾不了张居正,对戚继光也鞭长莫及,只好拿胡守仁来出出气。

胡守仁不能拿这些龌龊事乱说,只好发表了一篇高论,似乎也不无道理,郭奕和许灵儿听罢,表示十分理解,认为庞尚鹏无非想让水师做做样子,以便给林风施加压力,争取招安。

于是,许灵儿问道:“如此说来,玳瑁港有人在和巡抚大人暗中接触?”

胡守仁点头答道:“不错,据说抓获的海盗招认,其团伙头目中有人和巡抚庞大人颇有交情。”

操作这件事的人定是罗阿敏无疑,只要她愿意招安,事情就不难办。不过,许灵儿也知道,林风和罗阿敏之间已经有了裂痕,诡计多端的林风不会轻易放弃吕宋岛,一旦他真站稳了脚跟,必然会继续勾结倭寇,南北夹击,整个大明沿海恐怕都再无宁日……

必须得兵不血刃瓦解海盗集团,像王公公一样,给大家某条好的出路,于是,许灵儿建议道:“总兵大人,既然不自量力的小女子到福州来了,自然不能空手而归,我们已经拿定了主意,请总兵大人明日便答复巡抚衙门,即刻出兵玳瑁港征讨海盗集团。”

“如此军国大事岂能儿戏?”胡守仁满脸惊愕地问道。

许灵儿答道:“当然不是儿戏,只不过不用总兵大人率水师出征,而是从台湾借给我们一艘舰艇,我们以巡抚衙门的名义前去招安,既能堵得住西洋人的口实,又能尽快招降玳瑁港的海盗,请问总兵大人意下如何?”

“断不可行!”胡守仁果断地拒绝道。

发现根本无法说服这位总兵大人,郭奕和许灵儿都不免颇为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