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孙策态度坚决的说着。
眼看着孙策与张昭似乎有扛上的意思,一旁的周瑜连忙站出来当做合事佬的说着,“好好,要说张大人之言并非没有道理,我看不如就这样,在等上三日好了。若是三日后还没有消息,还请张大人不要阻挠出兵可好?”
周瑜深知,张昭此人在朝中有些势力,便是在军中也有不少的老部下,若是此人一定要阻挠的。大战未开,内部先乱,这是于大局不利的,即是如此,倒不如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给他三天时间又有何妨呢?
仅仅只是三天时间,张昭不由有些犹豫了。但想到如果自己硬顶不放的话,怕是就会惹怒于大王子,那才是得不偿失了。大不了三天之后另想办法即是,这般一想,即道:“好吧,就如左军师之言,先等上三天好了。”
用了一个先字,便是张昭在为以后做谋划了。
对此,周瑜似是没有听出一般,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好,即是如此,三日之内若还没有二王子的消息,当可出兵。”
一场催战的局面就这样结束了,以三天为期做限,周瑜三人走出了王府。
一出王府,孙策即有些不悦的说道:“公谨兄,你为何要答应三日时间呢?这岂不是给了天朝备战之机?”
知道孙策是心中有气,周瑜呵呵一笑的回道:“大王子切莫着急,不过就是三天备战时间而己,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用这三天准备兵马和粮草,至于时间一到,自可起兵,不耽误大事。”
一想的确是如此,大军出动,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远非是三天可以办到的,当下孙策的脸色变好了许多,“好,即是如此,就依公谨兄之言好了。”
张昭也离开了王府,但是他确有些心神不宁,看眼下这个局势,怕是三日内二王子不归的话,就算是他在出面,也难以劝解了,倘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一旦出兵就等于开战,必然会惹怒了天朝,东吴当无宁日矣。
只是明知这些,他确也是在无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在心中期待三天内二王子能归,能够止兵而息。
不过就是三日时间,不用扒着手指头数,也很快就到来了。
而三天的时间内,并无任何二王子孙权的消息。待时间一到,孙策便开始点将点兵,做出一战的准备。
王府之中,吴王孙坚同样也换上了战甲,做出了亲征之态来。不管怎么样,即然大战避免不了,做为王上他自然是也不会退缩的。
并不能说张昭就如何的悲天悯人,将百姓的地位放的如此之高。仅仅只是从自己这方面考虑,他就不想看到东吴与天朝开战。
一来年纪大了,想要安渡晚年的张昭不想在生事。
二来,对手天朝实在太过强大了一些,听说连北方强国罗斯都不是他们的对手,那凭着江东这百万大军就真的能挡住天朝的兵锋吗?别到老了,在弄一个尸骨无存,那就真的是自取其祸了。
所以,张昭这才主张求和,而现在天朝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意思,竟然密派使臣前来,送上了金钱,这足以代表天朝对于自己的行为是欣赏的。
可问题又来了,张昭是不是能够说服吴王孙坚罢兵言和呢?若是不能岂非是辜负了天朝好意,而收了金钱之事一旦败露,怕是他也有生命之忧吧。
心情变得十分纠结的张昭还真有些不知怎么做为好,只是在看着那金银摆在院中时,还是狠心的跺了跺脚,他决意要再见吴王一次,陈述言和之意。
“来人,备轿,去王府。”张昭向着管家说着,同时向着院中的十箱金钱做了一个暗示收起的举动。
此时的王府之中,正自是十分的热闹。因为距离孙权被放己经过了月余时间还要多,可是现在依然还是没有音讯,其兄长孙策在左军师周瑜的怂恿之下己经认定弟弟遇难,今天他是来找父王请战的。
之前的时候,孙策并不主张一战,是因为他衡量过东吴与天朝的军力对手。可是现在,他确不得不做出改变。因为连自己的弟弟都可能被人家给杀了,若是他还不一战的话,岂不是要被人笑话吗?
大丈夫头可断,血可流,但是气节不能丢,孙策本就是一员悍将,此刻站出来提出一战也都在情理之中。
与孙策一同前来的还有左军师周瑜,以及水军将军陆逊,三人一同前来,即是想让吴王孙坚给出一个答案和决定。
王府殿中,孙坚正捂着额头而座。
夫人不知道为何知晓了二子孙权的事情,昏迷了过去。好在医官来的及时,给救醒了,但精神状态明显有所不如,让爱妻的他心急如焚。而现在,手下众将又来请战,真让他心乱如麻,不知道如何是好。
做为东吴王,整个江东的实力如何,他是再为清楚不过的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知晓天朝并不好斗,甚至弄一个不好,还会搭上众臣子与将士的性命。
只是虽然知道这些,可是做为一个君主,有些话确是不能说出来的,不然就显得太过怯懦了一些。
想孙坚,年轻的时候一手开拓了东吴的局面,本就是一个骄傲之人。想要让他不战而降那是十分困难的,只是天朝的强大并非是想像中那般,而是现实存在的,这才让他感觉到十分的为难。
“父王,己经过去一月有余了,依然是没有二弟的消息,想必儿臣请战,请父王同意出兵,想我东吴大军可杀不可辱,我等誓要为尊严一战,也要为二弟报仇。”孙策己经换上了一身战甲,看那样子,似乎是随时都可以发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