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看向着鲁肃,张超是真的有些生气了,只是当目光在看向一旁的郭嘉,看到对方也是如此坚定的眼神时,他就知道,这个主意,怕是郭奉孝也是同意的。
两位一品文臣都是一样的态度,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少发生的,但同时也证明着事情的重大,让张超也不得不去慎重对待了。
先是有着怒气,可跟着张超的心态就渐渐放缓,尔后用着似是随意的声音问着,“子敬认为朕立谁为太子好呢?”
“扑通”一声,鲁肃就跪在了地上,连同一旁的郭嘉也是同样的跪倒在地。
这一次可是真的跪倒在地上,因为两人都清楚,立谁为储君的事情,可非是他们能够参与的,这件事情只能张超一人乾纲独断。继任国主乃一国之大事,外人是插不上什么嘴的,便是一品大员也是一样,若不然的话,他们就非是谋臣重臣,而是权臣了。
张超存在,任何人想要当权臣都是做不到的,而有这样的想法之人,定然会有着悲催的下场,因为这可是一位智者,一位权威及重的皇帝。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天朝他就是一言九鼎。
两位一品大员跪倒在地,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心中的忐忑,以就不会去议论谁来当太子的事情而己。
看着两人跪倒在地,张超心情好了很多。他们并没有索要什么,这样做也完全是公心,这样他就放心了。仔细的想一想,确定太子之事也的确是非常的重要得,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可以活着见到明天升起的太阳,人生本就充满着无数的未知。
“好了,你们起来吧。朕知道你们的一番苦心了,即是如此,便依你们,立下太子就是,只是这件事情现在还不易宣扬,朕会写下一道圣旨,当着两位爱卿的面就放在朝中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一旦朕有了什么危险,你们就可以将这道圣旨拿出了,当然,若是没有危险,这道圣旨的内容还暂时的不易公开,懂了吗?”张超决意立储了,但确非是公开,而是秘密。
一来立太子是大事,可他明天就要出征了,时间上来不及操办。
二来,立太子的事情传出,怕有心人就会想到,他是抱着大战的心态而去的,若不然,只是对付扶余和挹娄两个小国的话,还用不上连储君之位都提前的设好吧。
郭嘉与鲁肃都明白张超的想法,他们要的是只是万一情况下的一种措施而己,即然张超有了决定,他们便也不能在去逼迫了。他们的皇帝现在才三十多岁呀,且又身体健康,是没有必要一定现在就立太子的。能够以秘密的形势做出这件事情己经是一种让步了。
张超当着两位重臣的面,写了一道圣旨,之后三人去了朝堂之上,将那圣旨放在了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一切就算是有了一个结果。至此两人也不在阻拦张超御驾亲征。
赵云还在按着之前与法正商量的计划,一步步蚕食着挹娄国的军队,而在遥远的大罗斯城,罗斯国的国都之中,朝堂之上也正在议论着这一场战事。
驻守在高丽的天朝军队突然出兵包围了挹娄国的边城小城乌拉城,这件事情很快就被罗斯国的斥候所获知,并报了上来。
不管是高丽,还是挹娄,都距离罗斯国并不太遥远,尤其是后者,两方还有边境接壤。那里原本平衡的局势突然出现了变化,也就怪不得会引起有些人的注意了。
很可能会涉及到自身,现在天朝又动了兵,罗斯国亚雄夫强大帝为此事就召开了朝议。
而会议一开始,就有人提出要发兵边境,帮助挹娄国对付高丽。
可跟着就有人进行了反对,而出言反对的正是大皇子一系的势力。要说这是很反常的,因为就在不久之前的朝议之上,大皇子一系人还准备出兵给天朝一个教训呢
想当初大皇子一怒之下派人杀了张良,逼走了天朝使者张强。当时还为其而沾沾自喜,毕竟张家商社不在了,伊万想要借此发财的机会就没有了。
可事后,大皇子一系的谋士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对张超出兵可以,但确不能在这个时候。倘若是现在在发兵而战的话,怕是所有人都会把战争起火的矛头指向在大皇子的身上吧。
发生了战争,不管是胜还是败,都是要死人的,且打仗不是打钱,这个责任要由谁来付?
大皇子才不想成为千夫所指之人,所以明白过来的他是绝对不想现在就开战,至少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开战。
大皇子是这个意思,手下的人当然要为他出力了,为此,议会上的局势近乎是一面倒般,尽管二皇子经母亲的提点开始同意出兵了,可面对着态度大变的大哥,他手下之人明显是势单力薄。
亚雄夫强大帝看到多数人并不支持发起战争后,就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国师费拉基米尔(翻译过来拥有世界的意思)。
下面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做为皇帝他是十分清楚的,他也知道大皇子不想把战争的归在自己的身上。但即然边境己经燃起了战火,他自然是要重视的,只是涉及到出兵,他还需要慎重的对待,而现在就想听一听国师的意见。
费拉基米尔身为罗斯帝国的国师,可谓是帝国的第一智者,正是因为这个人的辅助,才有了现在鼎盛的罗斯国,同时他也是亚雄夫强大帝最为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