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雄醉

别说,这看似极为普通的一招,确是引来了十分轰动的效果。

当时的人们,重农轻商,商人的地位那是十分低下的,不仅官府会盘剥你,就是普通的百姓也瞧不起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士家族林之中的人只是靠着农田收租,而不去经商的原因了。

这样一来,当时的商业并不很发达,卖东西的人也就讲究的是一个低买高卖,赚其中的差价而己。哪里又有人曾想过张超这般的主意,竟然还多买多送的。

正是因为大家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这初一听,就被吸引了。

在加上张超的哥哥张邈如今正是陈留太守,以后还要靠着张家人的出力来防止黄巾的闹乱,本着支持之心,很快就有人开始向张家酒楼那里挤去,好在之前就曾想到过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张超也早早就安排人将英雄醉摆好,不至于发生什么混乱之事。

看着百姓都挤去酒楼里消费了,张超这便让白彤将自己刚做的那首【月下独酌】挂于酒楼内大厅之中,然后目光看着那些拿到了英雄柱的百姓脸上露出了真心的欢喜之意,不由是感叹万千。

要说百姓永远都是最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只需要将有衣穿,有房住,有食吃,有地种就会满足了,哪怕是你压迫的在狠一些,只要还能生活下去,就不会想着造反。

可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百姓,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各诸侯混战之后,确是倍受打击。人口由最开始的六千万变成了后期三国末晋初的八百万。

想一想,都让人心寒呀。

当时并没有什么科技之说,一个地方想发展就需要有百姓,只有百姓多了,才不会有荒田,可那些诸侯们确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这样的事情,或也有人想到了,只是很难扭转局面而己,这才有了晋朝后的五胡之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的分裂割据、互相混战的动荡时期。

一个国家就应该是以人为本,不管你科技多么的发达,倘若是没有了人口,那就算是创造出了文明也是为他人在做嫁衣。

深知这一点的张超就决定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即然回不去了,那就努力的适应新的环境好了。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适者生存不就正是这个道理嘛。

“二公子,想什么呢?”不知何时白彤己然来到了张超的身边,刚才她注意到这位自己以后要伺候一生一世的公子脸上那常挂的笑容竟然罕见的消失了,换之的是一幅忧国忧民的样子。

被白彤这一说,张超也回转到了现实之中,看了看己然有不少人抱着两斤装的英雄醉走出了酒楼,还有一些人则是干脆的直接在张家酒楼里要了一个位置叫上几个小菜,这就开始喝上了,他便呵呵一笑道:“应该卖的是不错吧,走,我们去酒坊看一看。”

在金三角的时候,他的一位手下家里就是酿酒的,而且是专门酿制那种高度酒。李闯当时年轻好动,酒量也不错,对于手下所产的这种纯用粮食酿制的高度酒(非勾兑)十分喜欢,因此还曾问了这其中的学问。

借着当时所学,正好张家也在酿酒的酒坊,李闯即是张超便开始做试验,为了不让兄长说自己是不学无术,他还有意说酒不佳,创造不出留世的绝句来,如此,张邈便就不在去管了。

而之所以选择酿酒这一行,便是张超的高明所在。乱世之下什么最重要?自然是军队了。

而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军队,需要有什么?

声望,资历外加强者之心,容人之量,铁血丹心。这些都重要,但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钱财。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一个军队吃和穿都成问题,想指着这样的军队去打大仗,那完全就是不可能的。而酒是人之常饮之物,甚至对于少数人来说,饭可以一日不吃,但酒不能一日不喝。

如此可见这个行业做好了利益有多大。张超选择了这个行业,不旦可以于借机聚集财富,更重要的是还不是那么显山与露水,也可以打响自己的名气。

对于东汉末年的世家来讲,他们重文而轻武,重农而轻商。

这么说吧,你能打,但不过评价就是一个武者莽者而己。

你能赚钱,在是有手段的商人,但若不是世家出身,家里没有才学做官之人,那也一样被人看不起。

而一般的士家也都是轻商人而重农田的。大多数士族的立身之道也仅仅就是看农田有多少,收租而己。这样做,纵然可以养活一家子人,可是想在需要的时候拿出大笔的金钱,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正是了解到了这些,张超这才有了酿酒这个主意,而且他还想过了,这个方法可行的话,他还会做其它的尝试。话说脑子里确实有货的他可不仅仅是这一点的本事。

骑在马上,很快张家酒楼就出现在视线之中。

这是一个有着两层木楼的酒家,因为占地面积足够大,看上去倒也颇具声势。

此刻,在酒楼的外面,正有不少人排队等候着,其中有一些富贵人家的仆人,他们是来买酒给老爷喝的;也有一些身着还算是得体的妇人,她们是给自己夫君来打酒的;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身体强壮的男子,他们可是早就听说了,张家酒楼会在今天推出一种名叫英雄醉的新酒,这酒有别于其它的酒类,度数极高,十分的爽口,实在是好酒之人的必追之物。

更在之前就曾在街市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男儿不饮英雄醉,来到人世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