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机炮热线(89/100)

鹰扬美利坚 华东之雄 2267 字 11个月前

而同时,作为僚机,他在奥西波维奇爬升的时候,也跟着爬升了,就这样,刚好把自己的肚皮给暴露出来,丝毫就没有意识到在后面紧随导弹杀到的那架狂飙的雄猫!

内森的眼睛,透过座舱的隔框,牢牢地盯住自己前面的机炮热线。

相比奥西波维奇那慢吞吞的瞄准过程,内森的机炮瞄准,就要简单的多了,只要盯着自己前面那绿油油的挡风玻璃就足够了,这就是先进技术的优势!

机炮自身的性能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了,但是,机炮的瞄准,却有很大改进的余地,这就是雷达、平显仪、电子计算机的综合应用,使它的瞄准方式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十年前,美国飞行员还在使用活动光环瞄准具,但是已经忍无可忍了,在前线人员的建议下,全新技术的瞄准具就开始研发了。

简单来说,一切交给电脑去做啊,所谓的射击,不就是精确计算吗?

咱们已经有电子计算机了啊,将战斗机在各状态下,包括:高度、速度、迎角、侧滑角、俯仰度、坡度、弹头初速、弹道系数等等条件,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利用计算机来解算发射出的每一颗炮弹相对于本机位置的弹着点,这个时候,机炮还没有开火,但是机炮在射击出去之后,打在什么地方,就是确定的了。

将这些弹着点连接成一条动态的曲线,显示在平显仪上,这就是机炮的热线。

热线的是一个十字,代表炮口,而最远的一点则对应瞄准具设计中的最大射程。

利用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瞄准,比如现在!

内森操作自己的战机,随着战机不断地变化方位,热线也在跟着移动,同时,目标也已经清晰地出现在了自己的平显的前面。

那架苏-15,展开着肚皮,即将与自己的热线上的点重合!

开火!

如果进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该怎么办?

虽然比较过载能力,战机永远比不上导弹,但是躲开还是有可能的,其中,运气是最重要的,不错,就是运气,万一那枚导弹飞过来之后,出现机械故障呢?

除了运气,就是利用外界热源,比如对着太阳飞,对着地面上的火堆飞之类的。

迎头对飞,是最有勇气的行为,同时也是危险性最大的,比如现在。

在即将相遇的时候突然拉起来,如果是后世的那种类似f22,拥有超一流的空战推重比的战机,那倒是也可以一试,但是,对苏-15来说,这样做太勉强了。

尤其是,现在的响尾蛇导弹,是最新服役的型号,拥有先进的近炸引信,它的爆炸,恰到好处。

此时,苏-15已经拉起来了,前面的进气道不会有吸入异物的情况了,但是后面的发动机,却不可避免地暴露在了这些可怕的钛棒形成的金属暴雨之中!

不同的武器,战斗部是不同的,穿甲弹的战斗部,就是一块坚硬的金属,舰炮级别的,会在中间塞炸药,在穿进去之后爆炸,否则只打开一个窟窿也没用。而全部装满炸药的,就是榴弹,利用爆炸形成的可怕的冲击波和弹片伤人,那形成的气压,就足以把人拍死了。

而空战的导弹,这些都不合适,它不能靠爆炸的冲击波,也不能靠实心弹,而是要靠碎片杀伤。

只要能够有大面积地散开的碎片,就能起到最好的杀伤作用,甚至都不用有其他的速度之类的要素。

因为飞机本来速度就很快,飞机撞鸟就相当危险了,如果撞到前面空域中的一条废螺丝,那绝对能够从前面一直打到后面,把发动机的叶片啥的全打烂。

空空导弹的碎杆战斗部,就是这样的方式。

它是由一组金属棍采取首尾相连的方式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金属环,平时压缩在一起,爆炸时由于炸药产生的冲击波瞬间,金属环瞬间张到最大。这种战斗部爆炸时威力很大,比以前的破片战斗部的效果要好得多,金属环张开时产生的机械力能甚至能将邻近的敌机拦腰切断。

而现在,纷飞的钛棒,向着苏-15战机的尾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