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灰暗前途

锦衣仙途 孤君道 1726 字 2024-05-17

叹息一声,周朝秀是真的无奈,只恨自己开窍太晚,如果好好在卫学里读书,不提文试科举,说不好还能武举考个署职副千户的待遇。署职到实授,按律降一级使用,这就是一个百户实缺,正六品。

“偏偏我体弱无力,一旦编成屯军,那周家就得绝嗣,我要绝,大哥也要绝,他们都得绝。”

“屯军一年要纳十二石粮,我累死在边卫,你们这些军余就得选一人补上,谁能撑得住?一个个都得死,没活路!”

颇为悲观,周朝秀苦笑道:“除非我在路上病死,否则被编入屯军,还是在边卫,一家上下就得绝嗣。”

周朝英面色苦苦,他的妻子赵氏已脸色发白,倒是张氏依旧一副哀容,沉浸在自己伤心事中。

犹犹豫豫,赵氏盼望着问:“阿秀,就没个旁的办法?”

“也有,我平调边卫时,大伙一起去,你们是军余,随正军充实边卫也是有例可循的。这样去了边卫,人多力大,就能缴纳十二石岁粮。”

周朝秀说话间,卫学里的记忆交叠涌现,凡是先生说过与卫所相关的条律、案例都齐齐浮现,许多看过一眼的告示、文案现在也都理解了其中字意、深意。

不由得神色疲惫,对面面相觑的大哥、嫂子无力说道:“家里有六十亩军田,三户军余每家二十亩,每亩纳银一分五厘,你们每户一年纳银三钱,再补四石粮、两钱银给大宗。每亩产粮一石二三斗,仅是粮食一户就能收三十石,每年有余粮,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听他算账,算的有条不紊,引张氏抬头侧目,周朝英夫妇相顾一眼,无法反驳。

这也是大宗需要借贷才能娶媳妇,周朝英却能独自一户出钱成亲的原因。

周朝秀是军余家庭出来的,现在刚入继大宗,对家里的收入自然很清楚。都说军户苦,也要看是哪里的军户,又是什么职务的军户。

最苦的军户就是边卫的屯军,本来就土地贫瘠,一亩产出也就五六斗,每年还要缴纳十二石岁粮,人力投入与收获很不成比例。

与此相比,周家条件就好得多,京卫是七分屯种,屯军缴纳十二石岁粮,军余开荒需要缴纳一亩一钱五厘的银,不算很重;而周家代代服役,是正伍旗军,不需要像屯军那样缴纳十二石岁粮,只需要军余缴纳每亩一钱五厘的银。

不仅如此,正伍旗军根据职务、服役情况,还有口粮补助。是卫所体制内,为数不多受益的分类,但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要承担相应的服役义务,直面危险。

见哥哥嫂子沉默应对,不答应也不反对,持抵触态度。

周朝秀虽感无奈,可也不愿一步步被这些‘至亲’逼死:“这六十亩地,现在我名下。我愿意拿去抵押找刘百户借贷,他一定会乐意的,没有拒绝的可能。等渡过眼前这一关,我就把这六十亩地租出去。每年九钱的折色银不算多,与佃户四六分,我也能拿个二十来石。这一两年下来,怎么也能把外账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