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命数将尽

通天神途 冷剑 3737 字 11个月前

硬朗而深沉的面貌,依旧不苟言笑,不含情绪,一片冷淡。

凌贵裕深吸口气,嘴唇嚅动许久,才怅然说道:“你去吧。”

凌天佑没有任何惊讶表露,波澜不惊的脸色仍旧不显情绪。

他安静的听着凌贵裕的话,沉默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

将手中抓着的一把火纸扔进了火盆,凌天佑才站起身来。

他仍旧一语不发,只是将披着的素衣脱了下来。

扔给了旁边一个十余岁的精瘦男孩儿,随后扯紧腰间素带,蓦然转身,朝着灵堂外走了出去。

院内簇拥的人群见状,纷纷惊骇,面容惊变。

凌天佑此去,代表着什么,早已不用多说。

那意味着凌家就此低头,向孙逸俯首。

不论后事如何,这一次交锋,无疑是凌家输了一筹。

“大哥,不可啊!”

有老人执拗上前,拦住凌天佑,劝阻凌贵裕的决断。

“老爷子,天佑此去,凌家荣威何存啊?”

旁边不少中年男子也是纷纷劝阻,拦住凌天佑的去路。

“天佑不能去,孙逸小儿玩些什么花招,我等尚不可知。就这样让天佑贸然前去,恐陷不利啊!”

“天佑,你不能去!”

阻拦者,越来越多,凌家高层将凌天佑簇拥淹没,不容他挣脱而去。

“让他去!”

灵堂之内,凌贵裕回头,两眼怒睁,含着煞气,瞪着劝阻的高层人物喝道:“谁都不许拦!”

嘈杂的劝阻声,迅速寂灭,一位位高层人物脸现僵硬。

“大哥……”

有老人颤声低唤,不愿放弃。

凌贵裕怅然轻叹:“凌家输了,从一开始,便输了。”

叹息声,满是疲惫。

许多人都是不解,茫然无措。

但看凌贵裕颓丧的气势,凌家高层却愈发不安。

凌天佑适时动作,顺利脱身。

排开人群,走出院内,站在门庭下,凌天佑忽然驻足,回头看了一眼失魂落魄的高层人物。

嘴唇嚅动,平静说道:“孙逸与凌家之恩怨,皆起于我与何浩之争。只要我担下责任,宗祖自然无恙。”

满院高层默默注视着凌天佑,一语未发。

他们只是端详着凌天佑昂藏的身影,心底酸楚不已。

名震天下的浮庭凌家,何曾低过头啊?

门庭下,凌天佑说完,便是甩袖转身,步履昂扬而去。

昂藏的背影,在门庭下,渐渐隐没。

满院凌家人默默凝视,心底祈祷。

原先桀骜不逊的气势,消失不见,转而被忐忑彷徨,焦躁不安所取代。

早前不可一世的嘴脸,更是尽皆消弭。

现如今,似乎没人再敢轻视孙逸。

那被他们百般轻视的竖子小儿,如今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而在凌家一片愁容之际,孙逸却是无暇顾及,毫不在意。

寄居酒神山,整日的沐浴着浓郁的天地元气,他可没闲着,抓紧了机会坐关修炼。

稍有闲时,他便吞吸吐纳,炼化着灵性力量,壮大自身。

不过,与他住在一起的何浩,却是整日躁动,静不下心。

势压凌家,结局如何,他始终没有底气。尽管孙逸已经将计划提前告知,让他做足准备,但他的心底,仍旧忐忑交加,彷徨不定。

警神钟不轻响,响声亦不轻。

一旦敲响,便是天下瞩目的事情。

警神钟架立以来,时近千年,从未响过。

凌家逼不得已,才走向这一步,准备打破第一次。

勤川拦路,却让凌贵裕心中一沉,倍感紧张。

勤川乃是贺德隆的个人护卫,几乎是象征着贺德隆的态度。

他若是拦路堵截,必然是受贺德隆示意。

其中意图,不言而喻,摆明了酒神山要压制凌家。

凌贵裕紧盯着勤川,眼神煞气渐浓,目光凛然如刀。

但是,勤川却是波澜不惊,淡然从容的迎视着他。

眼看着他将要暴起时,勤川却是侧开了身子,让开了道路。

这一幕,让凌贵裕煞气一滞,脸色一凝。

“这是何意?”

凌贵裕皱眉询问,眼神不善。

勤川背手而立,仍旧平静,听到询问,便是讲道:“奉大人之命,在此守候,转告凌老一席话。”

“什么话?”

凌贵裕沉声询问。

勤川微微昂首,漫不经心的道:“大人说,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什么意思?”

凌贵裕瞳孔收缩,脸色一紧。

勤川平静解释:“人有忠义,心怀信念,固然是好事。但,若格局狭隘,鼠目寸光,便误人误己,自取灭亡。”

自取灭亡?

凌贵裕脸色骤变,粗重的呼吸都是猛地屏住。

贺德隆这番话,可是十分严厉。

这是在警告凌家吗?

若是执意妄为,便要覆灭凌家吗?

凌贵裕心尖颤动,心绪不安,久久难宁。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告辞!”

勤川转告之后,便是转身离去,步履不停,从容不迫。

凌贵裕目送着勤川的背影消失在山崖外,矗立的身影久久未动。

他陷入了犹豫,惊疑不定,不敢肆意胡来。

敲响警神钟容易,承担酒神山的怒火难。

若是酒神门庭心怀不善,凌家百般反抗,恐怕都是徒劳。

时间推移,天色渐晚,凌贵裕在警神钟前矗立良久,最终仰天一叹。

“凌家之命数,将尽了吗?”

颓然摇头,凌贵裕甩袖转身,离开了酒神山。

犹豫许久,他终究是没敢敲响警神钟。

……

凌家,一片缟素。

外堂哀乐阵阵,跪倒了一片年轻人,披麻戴孝,静守灵堂。

院中四方,高层簇拥,林立长廊间,痛议纷纷。

看着灵堂棺柩,一位位高层痛惜交加,恨怒勃发。

“天铭潜心发展吾族,劳心劳力,鞠躬尽瘁,最终却不得善终,实乃吾族之耻。”

“自他接任以来,凌家事业,蒸蒸日上,声威远扬。功绩之累累,不在先贤之下。如今屈辱而亡,吾族之痛也。”

“天铭决不能就这样受辱枉死,吾族定要为他讨还公道,让凶手偿命,为天铭陪葬。”

痛议声,此起彼伏,饱含的杀意,更让院内空气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