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当初苏志航传承的是独孤九剑,那苏志航练到最后撑死了也就令狐冲的水准,并不是说独孤九剑不给力,而是说单纯的招式再强,没有一个前进方向的指引,终归很难传递创造者的理念,所以许多神功秘籍中才会有许多看似无用的形而上的哲理,并不是创造者故作高深,而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承者不会误入歧途。
当然了,这种武理要消化也不如同单纯的招式那般容易,不过,对如今的苏志航来说,并不着急,一切收获都甘之若饴,所有的进步都是值得自己争取的。
就这样,在苏志航与黄药师各自的感悟中,在老顽童与小黄蓉一天到晚“神隐”中,时间很快就到了黄药师选中的祭奠之日,苏志航也知道这种日子自己和老顽童还是不要在场比较好,尤其是老顽童这货,在这种日子里绝对能把黄药师撩拨地想要杀人,所以苏志航只是把《九阴真经》的手抄本抛给了黄药师,就拖着一脸不情愿的老顽童告辞离开了。
至于黄药师会不会偷看《九阴真经》,苏志航并不担心,甚至反而希望黄药师能够偷看一下,不过,以这段时间的相处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小,虽然当时苏志航只是随手一抛,仿佛这人人梦寐以求的《九阴真经》只是一本随处可见的《三字经》一般,而黄药师也没有保证什么,因为短短十数日,两人已经相交莫逆。
并不单纯是因为苏志航毫无保留的教授,更多的是两人的意气相投,这才短短十数日就能相交莫逆。苏志航来自后世,虽然深受当世的影响,但是有些特点还是保留了下来。黄药师有些观点虽然偏激,但是苏志航也并不是不能理解,只是不太赞同罢了,真正朋友间的交流并不一定必须观点相同,最重要的是需要互相理解。
虽然苏志航对黄药师的有些想法并不赞同,甚至有些时候更是针锋相对,但这些碰撞并不会影响两人的交情,恰恰相反,随着两人的各抒己见,又相互理解,这才是苏志航与黄药师交情上升的如此迅速的原因。苏志航也无比赞同这一点,真正的挚友并不是毫无二致的应声虫,观点不同很正常,只要能够相互理解,并不需要刻意地迎合。
。
看着陷入沉思的黄药师,苏志航也知道现在并不是打扰对方的好时机,是以只是静静站在一旁,细细体悟刚刚用出的那套沧澜剑法,虽然这种进步对此时的苏志航来说微乎其微,但一点不影响苏志航的信心。
此时的黄药师和苏志航可以说是代表着体悟时最有代表性的两个阶段,黄药师代表着入门时的突飞猛进,那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瞬,因为从未了解过,所以能够敏感地体悟到许多东西,所以此时黄药师沉思地越久,得到的好处越大,甚至产生天翻地覆的差别也不为过。
但是,随着接触时间变久,就会变成如今苏志航的状况,能够被自己轻易体悟的逐渐被体悟完,剩下的自然就是慢慢地摸索了。当然了,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原因,所以个人的感想都不尽相同,总有自己忽视或者想不到的地方,所以如果此时能够有一位同道之人交流一番,其进步远胜于自己苦苦探求数载时间。
要知道可不是每个人都如同苏志航这般有着“主神大大”撑腰,没有寿命的限制,大多数修行者所求的就是能够在寿命耗尽前突破,这区区“数载之功”已经能够决定许多人的命运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药师除了日常的与苏志航交流之外,更多地就是静坐在桃花林中,感受着以往被自己忽视的种种,苏志航知道自己的用意已经传达到了,所以也是十分期待,华山论剑的时候,黄药师会回报给自己怎样的惊喜。
当然了,苏志航也不是一无所获,不说阵法、医术上的交流,黄药师的音攻之术也是赫赫有名的。音攻之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者就是少林狮子吼一般,凭借深厚的内力震晕对方,此种方法苏志航可以说无师自通,最多只是效率上的差别。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可以说另一大类的代表,以音律牵引人心,扰乱对方心神,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了,与天龙中的珍珑棋局有异曲同工之妙,话说老黄,乃真不是逍遥派传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