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定议

苏志航也想今日同丘处机赶到北京,休息一晚,明日接人也方便,同意了丘处机的提议,在问过神雕需不需要休息之后,得到神雕“一切ok”的答复后,就让神雕可以出发了。

神雕得了苏志航的指示后,也不迟疑,长鸣一声,就展开双翅,腾空而起,也不高飞,只是在低空盘旋,苏志航也不犹豫,金雁功运起,一跃而上,稳稳站在神雕背上,丘处机看到苏志航的示范,心领神会,同样一跃而上,同样的金雁功,如今的丘处机在苏志航帮助下全真心法业已圆满,各个方面与原著里当真不可同日而语,轻功虽然还及不上此时的苏志航,但是也当得起高绝二字,想跃上神雕还是很轻松的。

见丘处机已经稳稳落在身前,苏志航提醒丘处机几处神雕身上可以用于抓取,稳定自身的部位后,再与地上的马钰打了个招呼。最后,苏志航提醒丘处机一声,就让神雕出发了。神雕一声唿哨,不再盘旋,双翅一振,猛地升上了高空,在马钰的注视里向北方飞去。

作为武侠世界,苏志航很可能是这个世界第一个从高空俯瞰大地的人类,苏志航以前看过很多小说,无数穿越者如果穿越回正史古代,往往将热气球献给皇帝就能增加极大的好感度,充分说明了人类对飞行的渴望。提问:“一个人第一次飞行会有什么表现?”答案看看现在的丘处机就知道啦,就算是脾气最急,情绪最易外露的全真七子,丘处机表现得如此失态还是第一次。看着前方大喊大叫的丘处机,苏志航倒也不奇怪,毕竟,就算是从后世来的苏志航当时也是连续乘着神雕飞了数日才冷静了下来,幸亏能够再次飞翔的神雕也十分兴奋,每天也是不飞不舒服斯基,才没导致神雕罢工。要知道当初从飞机上和在雕背上看到的风景虽然相同,但亲身的感受可谓是截然不同,简直是天壤之别,当然,这也是因为苏志航不想压抑这种发自内心那种的热些沸腾的感觉,才会有这种表现,否则就算是此刻苏志航立马就能御剑飞行,只要想的话苏志航也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心绪,只是这种压抑很不利于心境的修行,自从领悟出剑芒后,只要不是必要时刻,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怒哀乐苏志航都不刻意压抑罢了。

终于,等到丘处机冷静下来,饶是觉得自己和苏志航的关系匪浅,也是不禁老脸一红,咳嗽数声后才学着与苏志航一般,坐在了神雕背上,不过双眼还是盯着身下的风景,苏志航也不出言打扰,如此又过了许久,丘处机才悠悠发出一声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一览众山小啊!”苏志航听得这句话,也想到自己虽然在神雕世界算得上纵横无敌,但放到无限世界仍旧不值一提,也不禁感叹道:“世界的广阔,确实不是现在的我能够想象的。”······

等到丘处机终于收拾好心情,习惯了雕背上的路途,苏志航与丘处机的话题就不可避免的转移到苏志航此次的下山历练上。

苏志航先是基本讲述了自己一路上的所作所为,丘处机也依靠自己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看法,指出苏志航一些行为的不足之处,也夸赞了苏志航不少做法痛快之极。当然,苏志航也趁机告诉了丘处机自己发现了杨铁心尚在人世的消息,果然丘处机又一次激动了,苏志航也觉得此时以全真势力找一个穆易完全没有难度,何况这对父女绝对不是低调的人(废话,敢一路上比武招亲的人能叫低调嘛?),有了苏志航提供的数条线索,丘处机对能否找到杨铁心也是自信满满。就这样,一路交流,在天色将晚之时,两人顺利到达了北京,丘处机见夜色将近,夜晚不宜神雕飞行,也就接受了苏志航的建议,先找了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再解决杨康之事。

俗话说得好,水里游的不如地上跑的,地上跑的不如天上飞的,普通雕类的飞行速度就能够达到七十公里每小时,虽然论短距离爆发,苏志航的速度不会有丝毫逊色,但是论到长途奔袭,还不能凌空虚渡的苏志航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形影响,要达到这个速度就很不容易了。普通雕类就有如此速度,而神雕这个规格外就更加惊人了。神雕天赋异禀,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时速一百二十公里。当然,如果背上载上苏志航的话,这个速度不但不会下降,反而因为得到背上苏志航的真气补充与强化后,不仅速度能够凭空提升三成,持久力也几乎被强化至无限,在神雕面前,什么日行千里的渣渣还是默默离开算了。所以,托神雕的福,只不过半日的时间,苏志航就从赵王府赶回了终南山。

回到终南山,不比别处,多年下来,在终南山还鲜有不认识苏志航的,自然光靠刷脸就一路畅通无阻。回山后,苏志航自然要先去拜见师傅郝大通,表示自己历练完毕签完到后,然后大体叙述了一下苏志航此次下山的收获,就向郝大通询问丘处机的去向,还好,此时丘处机并未离山,然后苏志航就在重阳殿找到了正在交谈中的马钰与丘处机。

丘处机一见到赶来的苏志航,立刻笑道:“志航回来了,来来来,这次下山你做得很好,那些货色就该如此收拾,没有堕了我全真威名,哈哈哈···”

苏志航连忙行礼:“师伯夸奖了,晚辈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罢了,不值得师伯夸奖。不过,晚辈此次下山历练的确受益良多,相信不久后就能更进一步了。”

马钰期待道:“哦,看来志航这次下山真的收获不小,竟然足够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别人不清楚,全真七子可是十分清楚苏志航的武功到底到了何种地步,能够被此时的苏志航称为更进一步,可见进步着实不小。“此次下山志航去见了郭杨两家后人,说说看,到底感觉如何?”

苏志航与全真七子相处久了,亦师亦友,也不客套:“就晚辈所见,郭家兄弟赤子之心,性格淳厚,有古之仁者之风,虽然不善变通之道但根基却十分坚实,与我教内功相得益彰,乃大器晚成之象,而郭氏遗孀身上的病灶也已经被晚辈根除了,两年后嘉庆比武应当是不会出什么问题了。”苏志航顿了顿,就开始说杨康的情况:“至于杨师弟,晚辈有个问题想向丘师伯询问。”

丘处机道:“是杨康闯出什么祸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