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时光匆匆而过,春尽夏至,夏末秋初,德庆帝一心开海禁,命人在泉州打了几艘大大的海船,船下了水,祝江的海军也组建成功,练兵的时候顺带扫荡了许多沿海的海盗窝子,得来银钱无数,叫德庆帝将借的户部银子还上还余下许多,余下的银子德庆帝都用来造枪造炮给海军换了装备。
除了这个,泉州等几个大的海关也开设起来,朝庭和各大商户都组建船队出洋,几个月的功夫,德庆帝将宫中还有织造坊积压下来的历年旧了的绸缎还有一些官窑烧制不满意的瓷器全都搬到海船上贩卖出去。
因着打着皇家的名声,再加上虽然东西陈旧了些,可到底还是好东西,西洋东洋的人哪里见过,一时间疯抢了,这几个月的功夫倒是给德庆帝弄来不小的进宜,大朝上德庆帝只说得来二百多万的银子,可李鸾儿算着帐却不只那么些,除去贩卖东西得来的银子,德庆帝竟然从倭国弄来许多的白银,这些银子可也算是收益呢。
只是李鸾儿能算这笔帐,朝中大小官员却是算不明白的,也只认为得来二百多万两的白银,便是这样,也很叫那些官员吃了一惊,如此,海商事宜才算是轰轰烈烈的展开。
李鸾儿也瞧出出海的利益来,便也拿了许多银子参了股,这几个月来收益虽然不大,可却也不错倒也算是意外之喜。
秋中时,李富娶亲,裴家三娘带了丰厚的嫁妆,李家的婚事也办的很是热闹,叫许多人艳羡不已。
裴三娘到了李家丝毫没有娇女的架子,侍奉翁姑很是尽责,对李富也温柔和善,治家也算是严谨,得了李家上下的称赞。
李富娶亲后不用多久,就要到李梅成亲的日子,裴三娘给李梅整治的嫁妆也很能拿得出手,这杨家虽是庄户人家,可为人很是实在,再加上杨父杨母也只得了杨远青这一个儿子,便想着左不过家财都是他的,给李家的财礼上也很丰厚,倒也算给李梅挣足了面子。
杨家为着娶亲,给杨远青在京城买了宅子,小二进的宅子,虽然不大可却也很精致,小两口住着倒也是极宽敞的,杨父杨母安顿在新宅子里专心等着儿子成亲。
这时候也到了秋收之时,李鸾儿和严承悦在城外庄子上种的红薯和玉米也都该收了。
两个人参加完婚事便去了庄子上,两人才过去便见庄头在外迎侯,严承悦跳下马车就问:“红薯可收了?”
庄头一头的汗,脸上的笑意却是怎么都遮不住的:“大爷,红薯都收了,玉米正收着呢,这红薯真真是好产量。”
“一亩地能产多少斤?”李鸾儿赶紧问了一句,满脸的急色,她心中盘算着现代的时候红薯有那好品种的一亩地产上一万斤也是有的,只这古代没那般大的产量,不过应该也有千来斤吧。
庄头笑着,也顾不得抹汗:“回大奶奶的话,这产量小的是绝不敢想的,因伺弄的好,这一亩地产了约摸有两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