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沛虽对一些投在身上打量的目光以及时不时的主动搭讪有些不习惯,但对此并未太过放在心上,每天只要进了署衙就会看到案头的各种折子卷宗骂的整整齐齐的,等着他去审阅,哪还有精力分神去在乎其它的。
自二月初二登基大典时,蒲阳来京参加会试的书生渐渐的多起来,因朝廷要修建科举考场的贡院,会试延迟到三月二十二日。到三月份时,人流量已达到高潮。
文风蔚然的铭岳书院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夫子自三月三起每日轮流开坛讲学,无论是科举学子还是尚未下场的学童,纷纷慕名而来,一时成为蒲阳城的盛景,传为佳话。
每日下衙临近明华街时,江沛都会下车而行,一是人太多行车速度太过缓慢,另一原因是他特别想看看那些背着书箱三五成群的走在一起的学子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模样,此情此景他心中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般快?建好了?”江沛下了衙,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拥挤的明华街悠悠的走回家,进了院门,发现三牛正在院中逗弄团团和淘淘。
一问才知道他是来通知自己匠人们已把酒馆建好,再置办些酒楼里必要的物什就可以请人算日子,开门营业了。
“二哥,还快啊,我和大山急的舌头都生疮了,白花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真心疼人啊。你看看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会试的考生,早点开业,早些赚银子。”
三牛现在不敢对他翻白眼,可也没因他当官和他生疏起来,大概是江沛在他们面前也没把自己当做官的人吧。
江沛算算日子,才发觉三月上旬眼看快过完,这些日子公务实在是太繁忙,虽然会试的准备工作不需要他参与,但今年是加恩科,几乎只要有举人功名的都会来尝试,人数之多,超乎想象。
户部另外一侍郎刘斐要做副考官还要出算术题,会试科举是位朝廷遴选人才的,当然排在第一位,从三月初他就不怎么管户部,因刘斐是审计司郎中,这样以来江沛要做的事明显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