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佛象鉴定——打眼了!

天才收藏家 白马神 3317 字 11个月前

当然,也不排除自己的异能出现了问题。

方明想了一下,左手扶着佛像倾斜,右手则往佛像的底座探去,他想看看那下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佛像实在是太大,而且又有相当的份量,一时没有扶好很干脆地往地面倒了下去,当方明回过神来想扶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佛像翻倒在地,因为是瓷的所以这一下“咣”的一声摔裂了。

“啊!”

周雅芳看着那倒在地上的佛像,低声发出了一声惊叫,这玩意虽然说是假的,但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

方明直起身子,先是愣了一会,然后很光棍地拍了拍手,说:“得了,这回是真的不用再研究了。”

佛像已经砸烂了,没有什么价值了,研究也没有什么必要了。

钱放也乐了,笑了起来,说:

“呵,看来它都知道自己是假的,所以摔了。”

方明也“嘻嘻”地笑了起来,这件东西严格上来说是自己进入收藏这一行后第一次捡漏,打眼就不说了,最后竟然还把东西给摔了,这也算是值得纪念和回忆的事情了。

走到店里找来扫把,方明把碎了的佛像片扫到一起,然后再拿出去。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没有太注意,但是扫了几片之后,他却慢慢看到佛像之路似乎透出一股特别的光芒来。

“咦?这是怎么一回事?”

方明把扫把扔到一边蹲了下去伸手扒开佛像散落下来的碎片。

方明的动作马上就引起了周雅芳和钱放的注意,他们也坐不住了,一起站起来走了过来,也像方明那样蹲了下来,而且两个人都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伸手和方明那样扒瓷片,他们也想知道那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雅芳斋一时间安静下来,方明、周雅芳还有钱放都专心致志、小心翼翼地把那些一块块散落在地上的瓷片轻轻地拿起,然后又轻轻地放到一边去……

“钱老,到底怎么样?”

看到钱放半天没有说话,而且脸色相当的不好,方明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摇了摇头,钱放叹了一口气,说:“方明,这件东西不是什么好东西,典型的仿的。”

周雅芳也点了点头,说:“钱老,这东西方明是从江华的手里买来的,我也不看好。”

周雅芳的“不看好”其实意思和钱放一样,只是不好说得太直接,担心打击了方明罢了。

“啊?”

方明愣住了,惊讶地瞪大了双眼,这佛像怎么可能是假的?分明是有貔貅出现的啊!

“这尊佛像是高浮雕式,舟形光背,弥勒三尊并列在一起,至于莲台下承的是四足的方库。”

“这有什么问题吗?”

方明瞪大双眼看着钱放,毕竟他在这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也没有多少知识积累,根本听不明白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周雅芳把佛像转了过来,指着背面最下的一处不起眼的地方说:“看到了没有,这里有几个字。”

方明走过去了看了一下,说:“太平真君三年?这是什么意思?”

“没有错,正是这几个字,太平真君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年号,他在位的时间一共是11年,也就是从440年六月至451年六月,这个佛像底座的地方刻下这几个字意味着这个佛像是北魏年间的。“

周雅芳停了一下让方明消化了这些知识之后才继续说:“每一个年代的佛像都有它的特点。北魏的同样也是如此。首先看光背,也就是佛像背后的整扇的东西,你淘来的这个佛像小舟一般的,但是比较一下这个时期的佛像光背,就可以发现完全不是这一回事,真正这个时候的佛像的光背都比较高大,比例舒展,挺拨而有力,从长度上来说是比较长的,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皇兴五年仇寄奴造观音像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特点。这个在你的这个佛像上是看不到的,反而透着一股小家子气。第二,佛像上的火焰纹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地方。北魏初年的佛像上的火焰纹的特点是细瘦,扭曲盘旋而有力,这是受到了汉代的影响,这种纹饰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尖锐如刀,给人一种仿佛是燃烧的火焰一般的跳跃的感觉,而你买回来的这个佛像上的纹饰却是后来很常见的祥云状,仔细看可以发现这些祥云翻滚之间一点生气也没有,这对于北魏的佛像来说是很不正常的。”

钱放看了周雅芳一眼,他倒是没有想到她在这方面也有如此认识。

方明淘回来的这尊佛像有很多“弱点”,除了周雅芳说的这些之外,从莲座上来说也可以看得出来很大的问题来。北朝的佛像所坐的莲座,一般来说里面的莲肉的部分都会高突而起形成台面,莲瓣是属于饱满而有力的那一种,从构成来说每一瓣都是由两个椭圆的球状突起一起组成的,这种形式的莲座一直影响到接下来的一些朝代。相反,方明淘回来的这佛像在莲座这方面则是显得很是瘦,就像是缺少了水分的灌溉一般。

除此之外,台座也很有问题,北魏的往往是呈现梯形的,但是比较矮,四个足面比较宽阔。但是眼前的这一个的正面则是三椭圆形的,这根本不可能在北魏看得到。

“方明,周小姐说得一点也没有错,这尊佛像很有问题,所以这一次你打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