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节 兄弟(3)

它程短,而且机构复杂,容易损坏,一般只配备给军官和那些jg锐骑兵部队,作为近战武器使用。

汉室骑兵jg锐跟匈奴作战,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冲击对方阵型时,在近距离内掏出连弩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通连就算不死对方,也能打他们的阵脚,甚至破坏对方的阵型。

匈奴人在连弩面前吃了不知道多少亏。

只是,这种兵器因为太jg密了,所以……

它的零件很容易损坏。

好在由于是在秦弩的基础上开发完成的,所以它跟秦弩有一个很好优点,那就是它的所有零件都是通用的,在战场上一个零件坏掉,从另一张损坏了其他部件的连弩上拆下一个就能继续使用。

成宜县虽然小,但有钱。

而城中的盐官,又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为了保护他的小命,同时也为了更好的震慑和盘剥那些在盐池里工作的工人。

因此,盐官通过他的途径来了百来张连弩,加上上面派发给成宜县守备的连弩,小小的成宜,曾经在最高峰时竟拥有超过三百张连弩。

只是平时的损耗和方才的守城,让这些连弩中的不少都损坏了。

县尉知道,假如要出城去接应休屠援军,那么出城的人必须配备连弩。

否则……靠成宜县驻扎的野战兵和曾经上过战场的亡命徒,恐怕连靠近匈奴人都不可能,更别提去接应援军了。

“只剩下一百多张完好的了,其他的修修补补,大概还能凑出几十张……”县尉想了想回答道。

现在,援军虽然来了,但毫无疑问,对面的援军数量不过两千多人,只相当于包围成宜的匈奴人数的一成。

就算这些人都长了三头六臂,也很显然没办法独力击败外面的匈奴人。

只有先将他们接应进来,然后凭城固守,等待汉军支援。

原本,成宜上上下下都以为必死无疑了。

但,这些援军的到来,却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汉室在整个河套地区,驻扎了超过三万的骑兵,根据以往的经历,这些骑兵从得到命令到集结到动员,最多最多只要三天,再加上赶路的时间,也不过两天左右。

也就是说,成宜县只要支撑五到六天,就能等到朔方、五原的援军,甚至就连汉室驻扎在河套地区后面的上代之军也会支援过来……

到那个时候……

原先,单靠成宜的力量,别说是五六天了,就是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都是一个疑问——匈奴人虽然不擅长攻城,但并非不会攻城,他们甚至曾经攻陷过上谷、渔阳、右北平那样坚固的军塞。

但,有了这两千多生力军,就不一样了,只要应对得当。

五六天时间不过弹指一挥,轻松之极!

县尉跟县令相视一眼,他们的眼中都绽放出了炙热的光芒。

单单就是固守城池而不失的功绩,就足以让他们连跳好几级,甚至就是一下子蹦上两千石级别也不一定,说不准还能捞个关内侯什么的光宗耀祖!

“恩!”县令点点头。

“某愿领兵前去接应友军入城!”县尉大义凛然的道。

他的算盘打的滴滴的响。

他是县尉,是武职,出城接应友军,即使本分,也是功劳,等成宜解围之后,论功行赏,这一块大部分的功劳就全是他的了。

县令当然知道自己这个搭档的想法。

但他是文官,对他来说,只要守住了成宜不丢,那么这次他的功劳就是最大的。

相较之下,卖个脸面给同僚他也不反对。

就像他往年经常骂成宜盐官与民争利,不知羞耻、见利忘义。

可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他却能跟成宜盐官勾肩搭背,笑脸相迎。

在这个世界上,当官的,都是现实的人。

像过去,成宜盐官搞来连弩的时候,他就曾经言辞激烈的反对过,认为对方完全是胡行事。

但现在,他却已经想好了,假如能活着看到解围,那么他就会在给天子的奏疏中给那位盐官表上一功。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