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在他的治理下”也还算井井有条,至少民众安居,也没听说有什么盗贼为祸或者民不聊生的事情。
那个黄门点点头,但没敢接话了。
跟天子说些城里的事情解解闷,那可以,但要评判一个大臣如何,这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黄门所可接触的事情了。
汉室对于宦官干政”一直有着很强的戒备心。
当初得宠的苏文、常融也不敢随意碰触政事,只能用曲线救国的办法。
刘彻却是忽然想了起来,貌似刘屈髦也有做丞相的资格。
他在涿郡十年,资历早就熬够了。
只是没做过九卿和三公,一步跃升为丞相”终究有些会为人非议。
但那问题不大,因为刘屈髦是宗室。
“改日吾看看这个刘屈髦,到底有没有宰相之才!”,刘彻心中想着,当然,他所谓的宰相之才,其实就是是否听话、老实。
。。。。
张恒走在长安的街道上,循着车水马龙前进。
最近,张恒迷上了徒步逛街。
这些天,基本上除了被禁止入内的皇宫、私宅和衙门之外”其他地方张恒都逛了一遍,算是把长安城给熟悉了”大致上不用再担心某人邀请,却不知道他家在哪里的尴尬。
还有一件山杳就是苏武搬家了,搬到了尚冠里。
这也让张恒感慨万分。
说到底,当字就是好,有房有车有权,让张恒都有些羡慕。
不过,目前来说,张恒是没希望出仕了。
只能老老实实的当好自己家庭教师的本分。
张恒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当日刘据带他到过的那个宅子前边。张恒也有些累了,就找了个附近的酒肆,进去吃了些东西,休息一会。
在酒肆里随便吃了东西,张恒出来的时候,正好撞上坐着马车经过的刘据,当然还有坐着晷外一辆马车的任莹莹。
两人见了张恒,都有些诧异。
“张公子,你不是应该在丈人家吗?”任莹莹感到很好奇,问道。还不是找你身边那位?”,张恒腹诽了一声,既然答应帮刘敬说好话,张恒当然要尽快找到刘据了。
但嘴上却是一本正经的道:“在下出来游历一下,逛逛长安城……”
“哦?”刘据笑了一声,看着张恒问道:“那么张先生逛了长安城以后,可觉得有些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王兄还别说,在下这么一圈逛下来,发现长安城最好添置一个新的机构来管理管理…………”,张恒用开玩笑的语气道。
“恩,愿闻其详!”,刘据却当真了。
张恒摸了摸头,反正是开玩笑,他也不当真,便道:“若能添置一个名为,城管,的机构,管管这长安城里的流动商贩,以及到处乱停乱摆的马车、摊子和招牌,想来长安会溧亮不少!”,说着无意,听着有心”刘据却上了心。
他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看着满街上随处乱摆乱停的车马,刘据早就有些不舒服了。
只是一直以来都习惯了。
只是要成立一个新部门,扯皮的事情就多了。
因此,刘据问道:“建立一个新衙门来处理这些事情,好是好,只是有些麻烦…………”
这是自然。
长安城本就因为历史的缘故,治安就分属了好几个衙门管理。
要成立一个针对长安商贩,并整顿车马停放秩序的新衙门”首先这就是个苦差事,还是个挨骂的差事,很少会有人来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更何况,这个衙门到底归谁管,也会让执金吾、京兆伊之间扯皮不断一没有人会愿意看到对手手里的权力增加,而自己两手空空。
张恒听刘据那么一说,不禁笑了起来。
“刘据难道真想要成立城管?”张恒摸着头想着。
对于城管”张恒说老实话并没有接触过,只是通过报纸、网络听说过一些城管的事情和战绩。
“假如城管真的出现了……”张恒腹诽着:“那么世界第一强军岂非就要就此易主了?”,在后世,城管号称只需三千就足拆掉米国航母,扒光毛熊皮毛,简直就是妖孽一般的存在,除了农业部和发改委,无人能与之争锋。
调侃归调侃,张恒还是知道,城管也有它存在的价值的。
至少有了城管,长安城就不会这么乱了。
而且,让市面保持干净和整洁也有利于防止疫病的传播。
因此”张恒笑道:“不麻烦,只要让这个,城管,直接听命于丞相府就可以了,至于城管的经费和开支,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有些上缴……”
“恩?”刘据来了兴趣,问道:“如何做到自给自足?”
要知道,刘据是清楚的,像一个能管理整个长安各街道的衙门,需要多少衙差。
起码也得数百人!
这数百人一年下来的开支,必定过千万。
一千万钱,虽然对于国库来说”属于可以承担的范畴,但是,拮据的国家财政收入使得当政者不得不对每一笔开支都精打细算”以便留出足够的余额来应付突发事件。
譬如说,天半万一又忽然来了兴致,想要出巡甚至再次封禅的话,那么开销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再者说,汉室自己还有茂陵那个无底洞要填。
张恒笑了一声,道:“这不难,只要给城管罚款的权力就可以了!”
“罚款?”刘据微微一愣。
汉室的律法中,早就有罚款的条倒了,譬如说刍稿税不交要罚两金。
“是啊……”,张恒笑道:“城管可以对那些随意乱停乱摆的车马主人进行罚款,每次从五钱到一百钱不等,同时还可以对东西两市的商人收些管理费,然后用那些管理费雇佣一些贫民,在东西两市每日闭市之后清扫垃圾……,这样,长安想必就会干净许多了!”
事实上,张恒知道,有了这个罚款的权力,城管非但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会非常富有。
但在草创阶段,只能如此。
正如那句话所说,乱世用重典,,在人们还不习惯自觉遵守秩序的时候,只能依靠罚款来让他们遵守了。
这样慢慢的,习惯成自然,过上一段时间,人们就会自觉的遵从。
而且,在这个时代,张恒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城管们会跟后世一样横行无忌。
因为,在这个时代,不管是谁,那个衙门,一旦名声臭了,激起民愤,那么它的末日也就来了。
天子会毫不犹豫的顺应民意解散那个机构。
而且,在这个时代,宗族、乡邻观念深入人心,就是城管自己也不可能做的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