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见了,也不再多说,像这种事情,埋下一颗种子就够了,说多了反而徒惹人反感。
只要下次田肃不识好歹,惹恼了刘据,那么到时候,张恒今日的话就能起到作用了
回到长安城中,刘据卸下便服,换回太子衮服。
刘据就坐上早就在城中等候他的马车,准备回太子中。
此时,已经是黄昏了,街道上行人稀疏,偶尔见到几个人,也是匆匆忙忙的往家里赶。
这太阳一落山,长安城的各个坊市的大门就会关闭,到时候,可是连家都回不了了
“殿下”大约在马车上颠簸了两刻钟之后,刘据的马车停了下来,他的车夫在外面禀报道:“前方好像有官吏在巡查,已经拦下了好多人的车马”
“殿下,您看是不是,绕行……?”这本是自然的,自从当初张释之把先帝给堵在了太子外之后,汉室的太子们再出行晚归的时候,见到官吏就会下意识的绕行,免得被人学张释之,拿去扬名打脸。
“绕行吧”刘据挥了挥手,似这种事情,刘据从来都是中庸为之,不想给自己增添麻烦。
“站住”马车正准备掉头绕行的时候,前方的官吏发现了此处,立即策马过来,喝道:“天色已晚,宵禁已经开始,尔等不管何人,都给我下车,接受检查,盘问”
刘据的脸顿时拉得长长的。
一双手的拳头紧紧的攒了起来。
他是谁?
汉室储君,而且他乘坐的马车,亦是从太子中调来的,有很明显的太子标志,可那小吏却还敢如此嚣张。
显然是没把他这个储君放在眼里。
刘据知道,现在在长安城里,盘查宵禁的,就是直指绣衣使者田肃。甚至说不定,对方就是知道他今天外出,要晚归,所以才故意的在他回宫的必经之地设置障碍,为的就是恶心他,甚至打击他
将拳头重重的砸了一下马车的车边。
他想起了张恒跟他说过的话,喃喃自语道:“小人果是附骨之疽”
“田肃,尔是自寻死路”
原本,刘据一直没有把田肃放在心上,以为不过就是跳梁小丑。
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更何况刘据?a
第一百三十六节
健壮的耕牛,拉着曲辕犁,鼻子里喘出一口白气,奋力的前行,锋利而坚实的犁壁,将土壤翻到一边,把地里的粪便一类的肥料埋入土壤下层。
刘据颇为好奇的看着这一切。
“这犁具先生是从那里得来的?”刘据好奇的问着。
虽然并不是很了解农事,但是,过去刘据也是看过几次耕地的。在记忆里,刘据记得,一般耕地都是两头牛拉着一副犁。
而且,在更多的地方,大部分人耕作都是人拉犁耕地。
毕竟能买的起两头耕牛的人家,实在太少了
“这是我家的木匠和铁匠合伙做出来的”张恒笑着道。这曲辕犁,张恒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发明的。
因为这经不起推敲。
但他也没有说是田二跟张大山发明的,留下足够回旋的空间。
刘据却是没想这么多,闻言惊喜道:“先生能否为我引荐一二?”
尽管不是很懂农事,但这只需要一头牛拉的犁,还是让刘据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的好处。
不说旁的,朝廷在轮台屯田,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耕牛,每年只能垦出不到千亩的土地,完全无法供应轮台城每年所需的耗费,每年朝廷都不得不征发大量民夫,向轮台运送粮食。
若有了此犁帮忙,那么轮台屯田效率至少是倍增。
刘据都这么说了,张恒自然也不会拒绝,便带着刘据去了一趟田二跟张大山家中。
刘据在这两人家中,分别问了这曲辕犁的构造和是否容易打造等问题,当刘据得知,只要有熟练的木匠和铁匠,这曲辕犁相当好造的时候。
他不禁苦笑了一声,对张恒道:“先生,看来明日在下还又要麻烦先生了……”
“明日,在下想让家里的两个匠人来先生家,跟随两位师傅,学着打造曲辕犁,不知道先生能否……”
“无妨,此小事耳”张恒笑着答道。
这曲辕犁,张恒弄出来就是要推广的。本就是要刘据拿回去,作为功劳的。
张恒很清楚,刘据的地位越稳固,他的好处就越多。
而这曲辕犁,想必一定可以进一步稳固刘据的地位,为其将来顺利登基,打好基础。
“王兄……”两人走出田二家,在阡陌道上走了一会之后张恒忽然道:“前些天,再下去了长安城,奉搜粟都尉桑翁之请,前去贺寿,却不想在寿宴之上见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