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事实上,张恒跟场中士子们其实没有任何的利益纠葛。
“君子啊……”王城在心中将自己没有说出来的话补充。
所谓君子以直报怨。
王城知道,在场的士子,定然是方才看张恒的眼神颇有不善,让张恒心中有气,就借射礼之机,趁机摆了他们一道。
虽然说大丈夫快意恩仇,方为真丈夫。
但如此一来,一些本来有机会在今年获取一个举荐名额的士子,受此刺激,定然心神失衡,在接下来的环节中难免发挥失常,从而丧失了本来大好的机会。
“自作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心里面感叹一声,王城对张恒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这时起王城在心中牢牢的记住了,张恒不可轻侮,侮则必有代价这个事实。
“下一个!”王城挥了挥手,示意射礼继续进行。
果然如王城所想,接下来的几个本来被王城看好的士子,在射礼之中居然接连犯下低级错误。
有人太急于射箭,竟然忘记了朝嘉宾观众行礼,等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在嘉宾及观众心中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再射之时,心神恍惚,竟连靶边都未中。
有的人在上场的时候,居然连走路都因为太紧张,而有一些踉跄……
最终,参加射礼的士子们,除了张恒之外,合格者竟只得三四人而已。
这让王城面子上稍稍有些难看,须知往年乡射礼,大半参与者都合格了。
将最后一个合格者的名讳记在简牍上,王城叹了口气,道:“如此也好,正好看出了什么人是真君子,倒也符合圣人制定射礼之本意!”
在王城想来,连区区心理压力都承受不了的人,即便举荐上去,在朝廷上面也会被刷下来。
与其被举荐者被朝廷刷下来,退回南陵县,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举荐,这也可在上官那里得到加分,落下一个查举人才尽心竭力的印象。
如约完成4更,满地打滚求收藏,推荐票呀-0-。a
张恒站在场中,将手中的弓,递给身旁的一个身穿着黑色皂衣的衙役,他是今日担任射礼弓矢监督,以及查看箭靶的司射。
在私人举行的射礼中,司射是负责供应弓矢的下人。但在乡射礼中,司射却相当于是一个助理裁判,成绩的汇报,射礼者是否符合礼节,以及所用弓矢是否符合标准基本上都由他说了算。
司射接过弓,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将它还给张恒,从背后拿出一袋箭矢,然后恭身道:“请执射!”
鼓点顿时缓慢了起来。
张恒接过弓箭与递上来的箭矢,循着鼓点的节奏,慢慢的举起手中的弓。这是必然的礼节,在射礼中,最重要的不是展示百步穿杨的神技,而是要应和鼓点的节奏而行。
正如王城所言:立德正己,礼乐相和。才是射礼的真谛所在。
张恒规规矩矩的按照记忆中的射礼礼仪规范,脱下左手的外衣衣袖,然后戴上一只早已准备好的扳指,持弓向观礼嘉宾,士子,以及群众揖礼。
“射者,仁之道也!”张恒口中念着孔子当年说过的话:“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
在今天这样严肃庄重的场合,张恒也被场中浓厚的君子气氛所感染,在这刹那竟生出做个君子也是非常不错的事情的感觉。
张恒知道,这是文化的魅力,是传统的魔力。
张恒脸色严肃,竭尽全力去想着脑海中那些圣贤的言行,古代君子的美德,尽力让自己的思维与那些史上的伟大人物的思维相交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心中默念于少保的千古名篇,张恒尽力将自己代人于少保的角色中。
在这一刻,张恒满身正气,一脸肃然,右手轻轻拉开弓身,只在瞬间就将手中的一石弓拉了个满圆。
“好大的气力!”王城心中惊讶了一声,他却是没想到张恒能有如此大的手劲,需知一石弓在军中虽然只是轻弓,小弓,用于中距离阻截,但寻常人要想像张恒这般轻松写意的拉个满圆,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郎此时还真有古代君子的风范!”再看张恒一举一动都贴合鼓点的节奏,没有半丝偏差,满脸的严肃认真,颇有些先秦士子的风范,王城也忍不住在心中赞了一句。
“砰!”伴随着鼓点的尾音,张恒射出了自己的第一箭。
啪!箭靶上随即传来一声沉闷的中靶之声。
司射赶紧一路小跑,跑过去查看箭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