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 蒙以养正(2)

白送的钱,谁不想要?

然后张恒又把高老七叫来,让他从明天就专门负责去邻近的县城收购鸡鸭鹅的雏苗。

如今张恒已经正式的默认了高老七在张家的管事身份,事事都交给他去办,高老七似乎为此很高兴,因此张恒这一吩咐下去,他立时就说要去附近的阳陵县看看。

他既然如此积极,张恒当然不会阻止,于是将鸡鸭鹅的雏苗钱交到了他手里。这事情就交给他去办了。

“缺乏人手呀!”吃过饭后,张恒无聊的在庭院中逗弄着小鸡雏,这些小家伙如今长大了一些,似乎对张恒还有印象,一只只黄绒绒的小鸡雏围着张恒的脚边,似乎在等待着主人拿出鲜美的蚯蚓来犒劳它们。

张恒如今却是在发愁了。

煤矿是找到了,可这上哪里去找人手?

显然,雕版这里的人手是不可以调动的,第一套雕版印刷的书籍,当然是越快出现越能够占据先机。

而张家里其他的壮劳力都得忙着田里的活计,也抽不开身来。

“要是刘据这时候来就好了……”张恒嘀咕了一声。确实,要借人手的话,还是向刘据要更合算,而且刘据的人手还不要工钱,这老刘家的便宜不占白布占不是?

正嘀咕的时候,门被人推开了,刘据那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了门口。

“王兄……”张恒哑然。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抱歉,起来太晚了,现在才更新-0-

推荐一本书《欢喜仙》挺有意思的,貌似还是以前某位巨巨的马甲,汗一个,俺看了之后觉得很不错啊

书荒的同学不妨去看看-0-

欢喜仙》]

“苍颉作书,以教后辈。幼子承诏,谨慎敬戒。”

清晨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张瑜专心致志的跪坐在案几前,反复朗诵着刚刚学到的这一句还不明白意思的句子。

张恒则找来了一块平整的大木板,拿着毛笔在木板上写着一些东西,若仔细一看,就能够发现,张恒写的全部都是张瑜正在朗诵的那一句《爰历篇》中的文字。

只是张恒将这些字按照结构和特点进行了拆分。

昨天晚上张恒生平第一次开始了备课,主要备课资料就是《爰历篇》。

《爰历篇》在官方上很早以前就不叫这个名字,大约在孝文前元年间,阎里一位学者将《爰历篇》《博学篇》《苍颉篇》这三部前代的启蒙教材合二为一,断为六十字一张,合计五十五章,改名《苍颉》。因每篇起首都有苍颉二字,民间称为‘三苍书’。

如今三书虽然合一,但事实上《爰历篇》《苍颉篇》较为简单,而《博学篇》相对复杂,所以民间一般是先教《爰历篇》或者《苍颉篇》。

张恒原先考虑过是不是教一下张瑜学习《千字文》或者《三字经》。

但是,现如今不管是《千字文》还是《三字经》都还没有出现,《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的产物还跟王羲之有关,张恒很担心会惹出事端。

再者,以启蒙来说,《爰历》《苍颉》《博学》三书显然已经差不多足够了。

仍下手中的毛笔,张恒只觉得浑身都出了一身大汗,他现在总算明白过来了,为何周公他老人家要在《易》中强调:蒙以养正,圣功也!

搞启蒙教育,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汉字是形象文字,以字体结构分为‘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指事’六大类,而且要命的是,这个时代的文字比起繁体字更复杂,又不可能有什么图画之类的启蒙教材辅助。

《易》云: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张恒总算明白了这句以前一知半解的话的意思。

感情这启蒙老师就是个保姆,事事都给学生考虑到,若是学生学错了,就要赶紧的指正。

不过还好,张恒以前有个女朋友是做幼师,当初两人恋情似火之时,张恒天天都去女朋友工作的幼儿园,这一来二去,倒是学会了点怎么教小孩子识字的办法。

张恒知道,张瑜不比赵柔娘,不管他天资如何,在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总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