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华夏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华夏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亦称牺皇、皇羲,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神农,是华夏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骁勇善战,在华夏神话中的他是兵主战神!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有说是和炎帝同属一个部落。传说蚩尤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敌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约81个氏族部落)与黄帝在涿鹿展开激战。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
祝融,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被称之为“火神”,又被称之为“南方之神”!传说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发现了击石取火的方法,还发明了火攻战法,曾与水神共工大战。
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奇书《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也塌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灾难,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重回正常。
大羿,本称“羿”、“大羿”、“司羿”,帝尧时期的射师,嫦娥的丈夫。他善于射箭,曾经帮助帝尧射下九日,匡扶黎民。帝尧之时,十日齐出,烧得草木、庄稼枯焦,怪禽猛兽、残害人民。大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猰貐、九婴、修蛇等,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
太一,又名“泰一”,是汉代朝廷崇拜的主神、天帝“太一”,也是《九歌》体系中所祭祀的天帝、至高神,又被称之为“东皇”。传说太一乃是太阳之神的化身,在后世一些小说中又是妖界之尊,与帝俊同为妖族帝君。东皇的东,在此并非指的是地域方向,而是尊贵程度。东,为五方之首,在华夏,帝王受封禅于东岳泰山,日月出升东方,华耀大千。
可以说,这十个神灵,都有着神奇的传说,该选哪一个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呢。但是,根据他们的传说,李诺大致也能猜测出其中一些他们可能发挥的作用。
女娲应该是会加速领地人口、流民刷新有关,神农多半是会加速领地农业、医术发展,仓颉可能会提升领地文化、或者智力相关指数,蚩尤会增加部队战斗力,祝融能加速火攻战法威力、成功率,共工能提高领地水军属性和水产业发展,大羿的加成应该是在弓箭手的战斗力上。
而黄帝轩辕,和东皇太一,这两个神灵,李诺就完全猜不出,他们可能会发生作用的领域。至于伏羲,也有些拿不准,李诺估摸着应该是音乐、阵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