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知道了,我会跟他们说的,师傅家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我今个还特意杀了一只老母鸡,待会你一起带过去。”周福的话没有让豆花生气,相反还舔着脸笑着讨好道。
因为这几年,看着侄子的出生,原本还算疼自己的爹娘弟弟性子大变,自己一回家或是一来家里,就是家里缺什么了,侄子想要吃什么了,叫自己去买送回家。
豆花也清楚的明白了,女儿再好也是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里比的上儿子和大胖孙子,现在自己的唯一价值就是捞好处。
说真的要不是血浓于水,豆花早就不想管了,这些年除了必要的节日之外,豆花基本上都不回家,虽然只有几步路的距离。
说实话,原本周福就是答应照顾黄爷爷黄奶奶的,爷奶都死了两三年了,周福能继续这样每月送粮,还有增不减,周福确实是仁至义尽了。
“别以为你这点小心思我不知道,得了,晚上你就先和东东他们先吃吧,我在我师父那吃。”周福继续搬着粮食说道。
“知道了,那你待会把剩的半截火腿也带上。”豆花点头道。
周福驾着自己新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骑向了师父师娘家去送钱粮了。
后座一边挂着三十斤白面,另一边挂着二十斤大米和十斤小米,中间还绑着一个大包裹,里面有着各种干海鲜,还有豆花临时准备的火腿。
车头两边也各挂着几个点心盒子,还有一只杀好的新鲜老母鸡。
你们别说了,饭菜好了,赶紧吃饭了。
“嗯呐,师娘炖的鸡汤就是香,有段时间每吃了。”闻着满屋的鲜美鸡汤味,周福吸着鼻子讨好笑道。
“好吃你就多次点,来,吃个鸡腿。”周福的话让韩氏很高兴。
“不用师娘,碗里还有呢,你自己吃。”周福那里肯吃,赶紧将鸡腿有夹给了韩氏碗里。
鸡汤虽然好吃,但是在周福家却不稀罕,之所以这样也是为了逗韩氏开心。
“不吃拉倒,看来你这在大汉奸家当师傅待遇不错呀,当初要是知道你给汉奸儿子当师傅,我肯定是不会教你功夫的。”看着周福这样,韩慕侠阴阳怪气的说道。
虽然早就知道周福给高尧叫功夫的事,即使高尧是个正直的好孩子,韩慕侠还是有些生气,每次都不忘讽刺几句。
“要是我不教功夫,您老吃的这粮食那里来的。”听到这周福也不生气,还笑着调侃道。
周福其实也知道师傅早就消气了,因为他叫的不是汉奸,而是他的儿子,更何况他的儿子还小男子汉呢。
“难道我自己没有手脚,刚开始我不也没饿死不是。”韩慕侠是死活也不会承认自己现在没有了。
“你还好意思说,就你那摊子一个月有两个人吗,好不容易有个人还是熟人,一分钱没得,你说你能养活自己吗?”这时韩氏却毫不留面的揭老底。
韩慕侠听了这话,一张老脸顿时挂不住了,只得喘着气低头喝鸡汤了。
看的周福忍不住笑了出来,可是韩慕侠一个眼神过来,周福又立马憋住了,憋得脸通红。
“来,阿福,多吃点,你别听你师傅瞎说,要不是你,我和你师傅早就要饭了。”韩氏给周福夹着菜说道。
“你放心,师娘,就算我要饭也不会让你们二老要饭的。”听了这话,周福保证道。
“嗯,你的孝心我跟你师父是知道的,这么多徒弟也就你这些年不离不弃的。”说道这,韩氏眼睛就忍不住红了。
“师娘你这是干什么,孝敬师父师娘不是应该的吗,来师娘快点吃饭,待会饭菜就凉了。”看到这,周福赶紧说道。
这样热闹的一餐每个月都会在这个小院上演一番,也因为周福的接济,韩慕侠夫妇一家过得很好,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困苦。
时间过得很快,我军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全国人民抗日的决心更加坚定,情绪更加高昂。
这几年,周福和老二周博平老韩等人的接触更加密切了,周福家这里就成了天津市的地下联络点了。
这时候,天津市周范围的地下工作人员也都认识了周福一号人,虽然周福没有加入他们,但是也差不多了。
当然这期间,也发生过危险的情况,有一次老二周博平他们暗杀了天津的一位重要日本官员,惹得全城搜索。
周福他们这也来了不少日本兵和伪军警察,幸亏老二他们躲到了密室里,加上周福在高汉奸家当师傅,所以也多少认识不少人。
靠着这层关系,在周福家也是随便看了看就走了,而且周福的这一层身份也得到了地下人员的肯定。
让周福继续干,为他们探出了不少的重要情报。
自从进入1942年以后,就陆续听到河南大旱,例如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末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末收。
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等报道很多,之后紧接着又是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新蔡等地情况。
虽然有很多描写河南灾情,但是所用词最多的还是都“大旱”、“绝收”等词,这些词简洁明了,但是足以从中看出背后的惨状。
“豆花,忙着准备做饭呢?”后街的张大妈上门笑着问道。
“是啊,怎么了张大妈,有事?”看着张大妈扭扭捏捏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有事。
“是有点事。”张大妈有些不好意思。
“什么事,都是这么多年的街坊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看着这个样子,豆花都有些着急了。
“那大妈也不跟你客气了,是这样的,你也知道我家媳妇刚生完小孩,现在这个光景你也知道,没有好的吃,孩子没有奶,我就想在你家借几斤小米回去,给孩子熬点米汤喝。”张大妈不停地搓着手说道。
张大妈一生没有向人开过口,要了一辈子面子,总觉得向别人开口,答应还好,要是拒绝那不是丢死人了吗。
这次向豆花借连也是经过好长时间思想斗争的,这时候吃饱都不容易,更别提小米这样的细粮了。
之所以向豆花借粮,那是因为大家伙都知道谁家没有粮食,周福家也不缺粮,没看到他家现在人都没得吃的时候,还养了那些狗,还一个个肥的很。
加上豆花平时为人不错,跟自己关系还行,再想到饿的自哇哇叫的孙子,张大妈就一咬牙上门来了。
“我当什么事呢,孩子没有奶可不行,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拿去。”对于当娘的,豆花自然知道孩子没有奶吃不饱,大人是什么滋味。
不一会儿,豆花就拿着小半袋小米出来了,递给了张大妈说道:“这些够吗,家里就剩下这么多了,等吃完再来借,都是街坊,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够了,够了。”原本只想借个一两斤的,这小半袋起码有四五斤,足够孩子吃一段时间了。
“豆花,大妈真的谢谢你,你放心,过段时间等家里买了粮食,肯定立马给你送来。”
“没事,不着急,现在这个光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家里没有那是没办法。”豆花笑着说道。
“是啊,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张大妈也叹息道。
“豆花,那大妈就先回了,今个这事真的感谢。”
“没事。”豆花也走到门口送送。
张大妈走远了,豆花刚想转身进院子,就看见周福坐着一辆黄包车回来了,后面跟着一辆,只不过上面没有坐人,而是堆着三个大麻袋。
“怎么现在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