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他回府后会来拜见,母亲却仍叫沈家人陪坐在侧,可见来往已十分亲密。
梁靖只扫了一眼便挪开目光,朝梁老夫人行礼问候。
老夫人上了年纪,最看重的便是儿孙满堂、承欢膝下。这一年没见梁靖的面,好容易盼到孙儿归来,脸上堆满了笑意,亲自起身将他扶起,握着梁靖两只手不肯放开,只管上下打量。
“瘦了,瘦了很多。”她心疼地念叨着,苍老的眼睛里便有些浑浊泪意。
梁靖对老祖母感情颇深,扶着她坐下,继而朝母亲薛氏行礼。
薛氏倒没老夫人那么激动,一身秋香色团花锦衣穿得严严实实,仍旧站在椅旁,只关怀道:“路上顺利吗?用饭了不曾?”叫旁边仆妇去准备些糕点小菜,继而又笑道:“这位是沈夫人和沈姑娘。”
说着,微微一笑,递来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梁靖眸光微敛,对她眼底的暗示视若无睹,只客气拱手,“沈夫人,沈姑娘。”
沈夫人含笑点头,直夸梁靖年少有为,又有胆识,考了进士还能去边地从军历练,如今回了魏州,定能襄助梁家,成就一番事业云云。
她说完了,旁边沈柔华便也盈盈行礼,叫了声“梁大哥”,见梁靖并没往她这边再看,便悄然收敛目光。
气氛有片刻尴尬,显然梁靖对沈家女眷只有客气,没半点即将融为一家的亲近。
梁老夫人跟侯爷夫妻多年,心里有陈年旧事的疙瘩,对梁元绍极力推崇的沈家态度不算太热络。
只是事已至此,也只能听凭儿子和儿媳安排。
薛氏却是一心想把沈柔华娶进家门的,方才外头仆妇来报消息时,也是她极力挽留,想让梁靖借机见见沈柔华。若两人能看对眼,那可就皆大欢喜了。
如今气氛稍觉尴尬,薛氏只能出来打圆场,热络了几句,亲自将沈柔华母女送出客厅。
回来后,见梁靖正坐在老夫人下首说话,陪着听了会儿,便又忍不住探问。
“你父亲家书里提过的事,晏平你可考虑过吗?方才那沈姑娘你也看见了,容貌长相不必说,别说咱们魏州城,就是搁到京城里,那也是出挑的。品行也好,性子温良端方,进退有度,实在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你觉得怎样?”
梁靖方才跟老夫人说着军中的事,陡然被问到这个,神情微顿。
旋即淡然道:“不怎么样。”
“这是什么话!”薛氏跟梁元绍换个眼色,是让他开口的意思。
梁元绍对沈柔华倒没执念。
这世间多的是美人,看多了也就那样,且沈柔华虽端庄温良,却因拘束太过,木头似的,他瞧着不算喜欢。不过沈家也是魏州高门,她父亲是都督府长史,府里跟皇家沾亲带故,若娶了此女,对梁靖定有许多助益。
设了防盗,比例一半哈玉嬛来魏州时,梁靖早已在外历练,他偶尔回魏州的时候也没张扬,两人没打过照面。不过这个名字玉嬛却听谢鸿和冯氏念叨过几回,加之梁章常将他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二哥挂在嘴边,听也都听熟了。
她便点了点头,“怎么,难道那位鼎鼎大名的魏州才俊要回来了?”
“听说过些天天会到,正赶着梁老夫人的寿辰。他们难得阖府齐全,又有永王殿下在,寿宴怕是会办得很隆重。”
“唔。”玉嬛点了点头,对素不相识的梁靖不太关心,却无端想起了他的弟弟梁章,旋即攀住冯氏的胳膊,低声道:“老夫人寿辰,咱们得去贺寿吧?那……梁老夫人打算的事情,”她咬了咬唇,低声问,“能回绝了吗?”
梁老夫人的打算,母女俩心知肚明,只是先前没捅破,不过各自揣测而已。
冯氏没明着说,玉嬛也就当作不知道。
如今梁靖归来,他跟沈柔华的事便得推到台面。不管最终梁靖是否会点头,这口子一开,梁章的事便也推不得了。玉嬛即便是个缩头的鸵鸟,也无处可躲,索性早点说清楚,免得出岔子。
而冯氏今日过来,也确实是为了这事。
原以为玉嬛跟梁章相处得挺好,她会稍有眷恋,听她断然回绝,倒是意外,“你不愿意?”
玉嬛抿着唇笑了笑,没说话。
冯氏觑她神色,不像是口是心非,迟疑了下,又试探道:“那你觉得,先前在府里养伤的晏平,怎么样?”
“他啊……”玉嬛没想到话头会忽然转到他身上,绞着衣袖,“提他做什么。”
“就问问而已,看你中意怎样的男子。”冯氏玩笑似的,“他身手出众,看言行举止,家世也不差。我瞧你跟他也处得来,性子也合适。若你中意这样的,娘亲往后便按着他的模子来挑。”
这哪儿跟哪儿呀!
玉嬛脸上一红,只觉得冯氏实在想太多,连人家底细都没摸清就说这些。
更何况……她嘴里含着块甘甜的荔枝肉,摇了摇头,“晏平是狼是虎都不知道,远着呢。”说罢,随手将誊抄好的两张碑文取过来,“爹安排的事,我都做完啦。”
双手摊开,眼含期待,是一副邀功的小模样。
冯氏瞧着那泛红的脸蛋,笑而起身,“走吧,那坛子鹅掌怕是也糟好了,就给你尝尝。”
有美食可吃,玉嬛当然欢喜,将拓印的碑文取了,摩拳擦掌。
目光扫见梁靖那张纸条时,却又停驻片刻。
晏平对谢家有恩,她当然感激铭记在心里。可他为何无端施恩,玉嬛其实还没摸清楚。从他后来的行事看,既然将秦骁盯得死紧,又有本事将秦夫人从永王眼皮底下弄出来,恐怕是跟京城的事有关,藏着许多弯绕呢。
那人城府颇深,神出鬼没的,虽无恶意,却叫人不敢轻信。
何况当日逼供时那阴森冷厉的模样实在吓人,玉嬛觉得,她还是躲着点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