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说道:“每户一百元,其他的资金我们自愿捐赠修建祠堂。”
“李老师,这个方法能成吗?”
很多人都觉得要筹集几万资金来修建祠堂,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李老师是城里人,又是知识分子,说不定出奇迹。
“试试吧?如果不能,剩下的钱,再说,先把钱筹一部分起来。”
村长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捐款的那天,祠堂里面放着一个功德箱。
大家一个一个地进入其中捐款。
李均之所以给父亲提出那个建议,有他在,还怕筹集不到几万块钱修建祠堂。
他这个亿万富翁都可以自己盖了。
但是他现在还不想暴露出自己的身价。
自己的年龄摆在哪里,怎么解释自己那么多钱,怎么打发一些上门来八辈子没有关系的人,现在还不是暴露的时候。
捐款那天。
村子祠堂口,李家男厅不少,但是村子里这年代出息的没几人。
这年代大家都是过得苦哈哈的,有些人家都是处在贫困线下,既然匿名捐款,有人拿着一块,五毛去捐款的不在少数。
李均捐款的时候,从口袋里拿出了好几叠的钞票,有三叠,三万块。
这年代几万块钱那可是建一个相当漂亮的祠堂。
……
村人最后统计募集的款子。
震惊了。
震惊了。
一共募集了三万九千的款子。
村里的人居然这么有钱!
不少人想到自己只捐献了五毛,一块,现在款子都有三万九,很多人羞愧无比,暗暗较劲今年一定要努力,不能再继续穷下去了。
这里面当然也有明白事儿的人,比如李洪,此次捐款的法子是李均他爸爸提出来的,到时候捐款不够数,李爸肯定丢脸,而老板又有钱,这钱肯定是李均出的,但是他不会说出来。
腊月,李均在家悠闲了几天,就回老家过年了。
“大学生一家都回来过年啦!”
老家村人知道李均考上了大学,很多人都是羡慕不已。
大爷爷一脉昔日的劣少年也都已经长大了。
现在要数李洪混得最好,他是往家里拿钱最多的,他是装得最好的,他是最有气势的,他……
不过李洪心里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谁也没告诉,那就是他是给李均打工,他在为李均做事,李均跟他说了,露了一个字,开除!
他可不想失去那样的工作。走南闯北不说,还有大把的钞票可以赚。
他对那个堂弟是崇拜又畏惧。
现在家里们一个劲地巴结他,这些都是拜李均所赐。
“让我带去公司?”
“这个我得问我们老板。我们老板用人可是很挑剔,首先人品得行,不能欺软怕硬……”
李洪说的一个二伯家比自己要大的堂哥,句句戳他的心。
反正就是没戏,还得把你说一顿。
现在李洪可是很有资格说,他是一辈子中最出息的年轻了,给家里盖了小洋楼,其他的年轻人现在哪里拿得出钱给家里,自己管自己有时候都够呛。
李钟这次回来过年。
发现大家都长大了,也没有什么再打架的事情。
很多人对自己这个大学生,也极度的尊重。
特别是那个别人面前人五人六的对李均的那个态度简直了,点头哈腰,似狗腿子一般。
这落在别人眼里,感觉难怪李洪能混得牛逼,很是尊敬知识分子,那么谦卑,难怪那么有出息,那小子肯定以后也更有出息,会做人呐!
年前,村里人聚在祠堂里,这个祠堂很破旧了,大伙建议每家每户都出钱重新修建一座新的祠堂。
吵吵闹闹的。
有人说家里困难根本拿不出钱。
祠堂他们也想建,但是有心无力,出不起那么多钱。
开年了小孩子要学费,要开支。
祠堂被一场暴风雨吹得有小半是摇摇欲坠了,这不重修根本不行。
于是村长说道:“修还是要修的,每家都要出钱,但是不是每家平均的出,每家出一百块,剩下不够的钱,大家捐赠,就是你可以出两百,五百,一千都可以,我们建一个祖堂功德碑,就是捐赠五百和五百以上的记在功德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