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梁慢悠悠的赶来,开始帮着干活。
沈念看到沈梁来了,有点意外,其实沈梁十个有点自私的男人,但主要是他耳根子软,啥事都听赵氏的,不然,他干活倒也是个好手。
摆了两桌的饭菜,粗面的馒头管够。
“大家过来吃饭吧!”春柱媳妇喊了一声。
帮工的几个人便放下了手里的工具,打点井水洗手,然后开始吃饭。
没等众人上桌,赵氏拉着沈秋白找了个好位置坐先坐下了,而且,赵氏已经瞄好了豆角里的一块五花三层的肉片。
春柱媳妇拍了拍沈念,“你看。”
沈念看了一眼,不由嗤笑,“她们还真是厚脸皮,没来帮工,还大方的来吃饭!”
“我赶她们走。”沈桃气呼呼的说道。
沈念却拉住她,“别,咱们当她不存在就行了,我倒要看看,这人的脸皮,能厚到什么样。”
等众人都洗完脸上桌,就有人时不时的看着这娘俩了。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男人那桌,有爱说的不由说道,“你们这外女真孝顺,饭点还把舅母妹子都叫来了。”
春柱看了一眼,没说话。
大部分人是都知道情况的,沈梁听了,老脸一红,低着头没说话。
赵氏可不管这些,她只管自己吃饱,全家吃好,省一顿是一顿。
等众人都做齐了,赵氏跟沈念说道,“念丫头,你这席面都赶上娶媳妇了,这得花多少钱啊?”
“娘,人家有的是钱。”沈秋白冷冷的说道。
沈念不看她们俩,只是对几个帮工的媳妇说道,“婶子们快吃吧,管够。”
“好嘞。”春柱媳妇立刻应了一声。
众人也都笑笑,拿起了筷子。
说干就干,春柱媳妇又找来个跟她要好的村妇,叫钱云,三十多岁,大女儿已经嫁人了,小儿子才十来岁,丈夫在镇上做木工,收入不错,钱云是个闲不住的,不管多累的活,都能干。
沈念安排钱云给盖房子的打下手,每天是五文钱。
那个钱云很能干,话不多,长得壮实,挺实惠的人。
张寡妇和春柱媳妇在开始干的第一天,早早就来了,帮着沈念把菜都摘好备出来。
“姐,老母鸡带着鸡仔下窝了,一直没回来,我找找去。”沈桃突然说道。
沈念一边洗番茄,一边说道,“快去找吧,这边也快完事了,不用你了。”
沈桃听沈念这么说,急忙起身去找。
春柱媳妇收拾着鱼,说道,“这个时候,可得看住了,不然,有人见你家忙活,浑水摸鱼。”
毕竟村子里又几个特殊人士,就喜欢偷鸡摸狗,占小便宜。
“是啊,我看人多,怕小黑伤人,把小黑栓上了,不然,母鸡都不敢出院子。”沈念抱怨道。
张寡妇一边和面一边说道,“念念,蒸馒头的面起子在哪啊?”中午,打算给大伙吃馒头顶饿。
面起子?
沈念微微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一般人家蒸馒头,总会留一小块面,在下次发面的时候放里面,面就会特别宣软,也很容易发酵。
“我还真没有那个。”沈念笑着说道,她毕竟是现代人,商店都有酵母粉,她也不需要留那所谓的面起子。
春柱媳妇看了看天,“你不用面起子不行,到中午的时候面都不能发。”
“我家有,我去回去取。”张寡妇立刻说道。
沈念笑着说道,“那就谢谢张婶了。”
“别外道。”张寡妇不像春柱媳妇那么直性子,她倒是有点沉默寡言,不过,跟沈念在一起干活的时候,才会开朗一些。
张寡妇摘下了围裙,就往家走去,拍着身上的面粉,脚步匆匆。
谁知道,半路遇到了正在树底下背阴凉的赵氏。
“妹子,你去给沈念家帮工去了?”赵氏一边磕着瓜子,一边问道。
张寡妇点点头,“是啊,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