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小鬼子吃了亏不肯罢休,又发动了几波进攻,村子实在是受不住了,莫老伯一人之力,回天乏力,最后,也正是因为我跟小畜生关系比较好,把我带到了山上,这才躲过了一劫……”
“后来,小鬼子走了,村民们都回来了,家家户户都损兵折将的,人口都不齐了,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莫老伯是有大本事的人,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面粮油去请莫老伯住在村子里,其实为的就是等到再有危险的时候,能让他拿着长枪去给自己挡子弹……可是,莫老伯却是说什么也要走了……后来,就真的走了,我再也没见到过……”
“转眼几十年之后,小畜生回来了,都已经跟我现在一个年级了,呵呵,我之前问过莫老伯,说是几十年前就死在小鬼子手里了,小畜生倒是回来,重新住进了山上的小房子……”
这时候,赵吏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原来如此……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那,现在我们要找的莫师傅……”
“对……”
老汉点了点头:“你们要找的莫师傅,就是当年莫老伯带着的那个麻风病的小畜生,莫青……”
“唉……”赵吏长出口气:“可惜了英雄佳话没人传唱啊……”
这时候,杨辰又问道:“可是,莫师傅既然就在上,刚才老伯你为何又要说他可能已经不在了呢??”
问到这儿,果不其然,老伯瞬间气的双眼血红,道:“还不是被人逼的!!现在都吃饱穿暖了,那些官府的人,官僚气就上来了……说来话长,我现在若是再复述一遍,怕不是今晚就要被气死在这儿了!!!”
听到这老汉这么说,杨辰和赵吏双双皱眉……
“老伯,您还是跟我们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赵吏抽了口烟,忍不住问道。
第四百一十四章当年佳话,回马枪!
赵吏一听这个农家老汉的说法,楞了一下,因为老汉说的还是鲁东的方言,所以听得不是很清楚。
便拿出了口袋里的中华烟递给老头:“老先生,您刚才说什么呢?莫师傅不在这儿了?怎么回事儿?”
老汉认识中华烟,但是不喜欢抽,摇了摇头,拿出了自己的旱烟吧嗒一口,笑道:“你们这个烟,我抽不惯,我抽这个就行。”
杨辰点头道:“老伯,您好像跟莫师傅很熟悉??他怎么会不在这儿了?”
“你们找莫师傅什么事儿啊?”老伯问道。
“故友来寻。”杨辰简短的说道。
老汉点了点头,长长吐了一口气,皱眉道:“原来如此,唉,要说起我跟莫师傅的渊源,其实,深远了去了,看你们两个小伙子也没什么别的居心,我倒是可以跟你们聊聊……”
说着,这老汉坐下来,杨辰和赵吏,自然是洗耳恭听。
“当年,我还四五岁的时候吧,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家家都穷苦的很,而且家家户户都孩子多,有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七八个不止,谁也顾不上谁,都是村里面吃屎玩泥巴长大的……那一年,我们鲁山县,来了一个壮士,他带着一个小畜生,当然,呵呵,是壮士叫那个孩子小畜生,我当年跟那个小孩子是差不多大的……”
“那壮士穿着打扮很是讲究,自成一派的感觉,虽然穿的是粗布麻衣,穷的连饭都是不上,但是,衣服洗得发白了,却也还是干干净净,十份的讲究衣着,气节,礼仪等等,我现在都还记得那壮士,剑眉星目,一身英武之气,血气方刚,义薄云天,是个真汉子,当然,现在我什么都知道了,就不能叫他壮士了,应该叫他莫老伯了……”
“当年啊,谁都知道莫老伯是个能文能武,能够断字识意的好人,可是那年代,谁家都吃不饱饭,自己都不够吃了,谁能收留两个一老一少的外乡人呢?而且传言说小鬼子马上就要打进来了,家家都没有余粮,只能避而不见,闭门不出……”
“后来,莫老伯带着他的小畜生,就去了山里,哪怕村里面的人对他们并没有太友好,但是莫老伯很理解,从来不和村民们产生什么矛盾之类,再加上莫老伯勤勉做人,十份的勤奋,又不辞辛劳,倒是后来在山上,也安营扎寨,有了那么一个小院子和几间木屋……后来随着大家渐渐熟络了,和村民们也都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