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戒尺,许堂作为一个长期求学的学子,自然是常见的。
不只是常见,求学之路漫漫,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无论是他在蒙学之时,还是他拜得名师之后,若有行差踏错,自会有先生手持戒尺,教导于他。
其实,许堂对这样的戒尺,也是很熟悉的,只是,他熟悉的不是这病,而是在庾坚白老先生那里,常常看到的那把。
许堂从小边便认真上进,在蒙学之时,很少受此捶楚。只是,在他拜得庾坚白老先生之后,老先生的教导严格,性情却甚为豁达,堪称为宽严并济之典范。
那时,他初初拜庾坚白老先生为师时,这种戒尺与他亲密接触,那更是家常便饭。
天地君亲师,此五者,自有训诫子弟的权利。
只是,许堂的前半辈子,天地君,他从未见过真容。亲,则是和风细雨般的存在。唯有这师,会让他畏惧上两分。
许堂对长姐俯了俯身,然后对许婧说:“弟弟知错,既已知错,愿受责罚。”
许婧对次颇为满意,但是,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你这次的行为,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麻烦,为你操劳也是我分内之事。只是,爹娘的年纪毕竟大了,他们受不得什么刺激了,若是爹娘因为担心你而病倒,你未来该如何自处?纵然爹娘性情温和,不会对你多加训教,但是许堂,因为爹娘性情温和,你便一味不听爹娘的,那么,这便是你若犯下的不可饶恕之过。”
许婧的话,点出了问题的本质,为什么在许婧这个姐姐回来之前,许向东和徐绣也曾多次劝导。但是,许堂根本就不听劝阻,反而让事情发展的越来越严重了,究其根本,不过是认为爹娘的性格温和,随意应付便能了事吧!
经过许婧的提醒,许堂也想明白了这一点,他倍感羞愧。
是啊!他最烦那种欺软怕硬,柿子挑软的捏的人了,可是,他这次的行为,不恰恰正验证了这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