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以往,像这种事情,通常都是民不告、官不究的。
现在,虽然有“民”告了,但是,这个“民”却和正常的“民”,意义不太一样。
说是民不告官不究,一般都是苦主不告,官府便不追究。
但像孙二少这样的,还是少之又少。在官府看来,这个孙二少,分明就是一个旁观者嘛!他来告什么告?这简直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但是,既然有人告了,那官府便不能不受理,尽管孙二少不是苦主,但是,他毕竟提出这件事了,而且还说得有鼻子有脸,有人证、有物证的。
当刘三子被传唤到公堂之上时,便听惊堂木一拍,官府的大人厉声喝道:“公堂下可是刘三子?”
刘三子虽然第一次上了公堂,但是,刘三子的前半生,都已经与人为奴并辗转过几个主人了,其中,不乏位高权重的主人,那气势,比这公堂上的大人更要胜上几分。
所以,在这长期的压迫下,刘三子并没有像正常的来到公堂上的人一样,战战兢兢、颤颤巍巍的说不出话来。
所以,当刘三子听到这位大人这么问的时候,便立即跪地回答道:“见过大老爷,奴才正是刘三子,是午瑾胭脂的东家——许婧的家奴。”
原来,在这个朝代,奴隶是主人的私产。若是审问平民百姓,则这个百姓只用口称草民即可。
但是,若是审问的是奴隶,那么,这个人便连称草民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口称奴才或者是奴婢,并且,在回答完问话之后,还要说出自己属于谁?
平常看来,刘三子当了许婧的管事,他手中的权力和攒下的私产,是远远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要多的。但是,真到了政治领域,这奴隶和普通百姓的地位便显而易见了。
这个世界上的人,若是有办法生存,便绝对不会当奴隶的,若是选择了当奴隶,那便一定是活不下去的人,才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