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仕强带着海军从隐藏的地方走了出来,本来想在华天雄逃亡时偷袭,现在看来不用了,再隐藏下去自己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唐仕强上书请罪,说自己带兵无法,请皇上收回成命,再派将士前来接收海军,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交出军权,唐仕强都生出离开玉京去东海找诚王混的心思了。
如果监御史的丑态没有报出来,唐仕强上书或许会授,这会皇上觉得唐仕强在打脸,心里那叫一个不爽啊,恨不得把唐仕强抓住打一顿。
唐仕强的上书被驳回,继续让唐仕强带着海军战斗,陈忠倒是没有矫情,半点解释的意思都没有,陈忠算是看明白了,当年游魂关事件陈忠受累,这次又受累,他能说什么呢?
怪将军还是诚王爷,他也合不上啊,将军对他有知遇之恩,王爷对他有授业之恩,自己的兵法战书是王爷送的,如果没有王爷赠书,那些皇家军事学院的内容他也碰不到啊。
现在陈忠只想打好这场仗,王爷将军不在,他来守护大秦,最后是生是死由天定,反正他是尽忠了,后事留给后人评。
想通的陈忠打起来更狠了,知道陆天成陷害自己,陈忠更是咬着牙要把陆天成弄死,陈忠最恨的就是这种叛徒,陈忠一发狠,咬着华天雄不放,那是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双方就没休战的时候。
一计不成,陆天成又一计,现在朱雀帝国战船不够,所以军心不稳,如果咱能弄到战船那岂不是稳了军心,大秦的战船就不错,最好的战船就在东海。
于是陆天成献计,让华天雄派出一支精锐前去秦子轩的船厂抢船,此计得到华天雄的赞许,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他也看中了秦子轩的船,速度太快了。
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华天雄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带着几千士卒悄悄出动,目标直奔秦子轩的船厂,而华天雄本人则是带着自己的队伍继续与陈忠周旋。
就在华天雄为难时,有人出来献计,这人不是别人,而是原山阳县县令陆天成,陆天成知道自己就算回到大秦也没好果子吃,决定一条道走到黑。
于是陆天成给华天雄献计就是咱们先避吧,然后花钱买通御史台派来的监御史,让他上书大秦皇上弄跨陈忠就是了,这里面可操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陆天成把自己的计策如此如此这般一一讲来,听的华天雄目瞪口呆,原来大秦皇上比自家皇上还混蛋啊,居然放着有才华的人不用还算计他人,太坏了。
同时华天雄也在暗想若是那杀神李涵在此,她会如何作战?是像陈忠这般还是更高明?至于比陈忠还要低级这个华天雄没往这方面想。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从陈忠身上就能看到李涵的本事,对这位还没见过的对手,华天雄期待的同时也有点怕怕,想与李涵决战那得再请援兵啊。
华天雄果断避战,听从了陆天成的安排,就在陈忠气势汹汹赶到时,华天雄采取了退避的态度,你来我就走,反正就是不跟你拼。
这让陈忠很无奈,同时也大骂华天雄无耻,居然带着一帮大头军逃的跟兔子似的,好在对方的粮食不足,逃避也不是个事。
陈忠决定再换一个打法,那就是拖!你不给我正面交锋没问题,反正我粮草充足,倒要看看华天雄能撑多久,这个华天雄真不能撑太久,他在等啊。
就在双方对持时,皇上案前摆上了参陈忠与唐仕强的奏折,前方御史参陈忠只顾自己立功,不顾部下生死,不是良将,让无数士卒惨死,应该押回玉京受审。
参唐仕强出兵无功,除了轰了对方的战船外,再无寸功,到现在连场正面战斗都没有,主将无谋士卒受辱,大秦海军就毁在这种无能之辈手中。
御史台的人在对待诚王系的问题上出乎意外的一致,原因就是秦子轩下了整个御史台的脸,他们与诚王系的人马那是面子大仇,不能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