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失物从孙现府上取回来了,一一归还失主,签字划押后,李涵命人把这几个闹事的人关起来,颠颠的送秦子轩回府,然后打马进了皇宫。
孙现那头怎么罚还得看皇上的意思,同时孙现也派人送出消息,请好友出手相救,这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弄不好,自己的官位是保不住了。
皇上得到消息气得拍桌子,赵伍儿身死还没查明白,他的好臣子居然又出招陷害军人,给大军抹黑,他想干什么?造反吗?
就在皇上准备命人抄家时,孙现的救兵赶到,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荣亲王,这位份量还是很大的,荣亲王来到近前扑通跪倒。
把孙有财的事情告到了皇上面前,只说孙现气坏了,这才想到这歪招,情有可原,李涵一听不乐意了,抓贼拿赃,这脏水泼的,他们有证据吗?
没有证据就是诬告,这是陷害兵马大将军呢,这罪名大了去了,李涵瞪着眼睛与荣亲王争吵,反正没有证据她是打死不承认,她可不是孙现派的那几个小贼,一诈什么都吐出来了。
这还不算,李涵一转身,给孙现与荣亲王安插一个罪名,那就是陷害大将军,这是造反呢,吓得荣亲王连连叫冤,他只是来说情的,不是来诬陷将军哪。
皇上盯着李涵暗自打量,打伤孙有财的十有八九是这货干的,不过那孙有财也该打,打死都不亏,李涵忙着国事,秦子轩帮着买些年货理所应当,哪里轮到他孙有财出口讽刺。
而孙现更过分,居然想到往大军身上泼脏水,这事要真坐实了,军人还有什么威信,所以姓孙的得罚,还得重罚,立刻传下圣旨把姓孙的关进大牢,待到年后再处理。
至于孙有财在自家后院被人套麻袋,呵呵,皇上可没心情审那等小案子。
教了李涵一种简单的拓印脚印的办法,让李涵拿着那几个脚印去孙府对比查人,李涵听得频频点头,小相公就是聪明啊,这都能想到。
本着有热闹不看白不看的原则,秦子轩亲自陪着李涵去了军营,此时大营外已经聚了一群人,别看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闲人也不少。
不过重点脚印都保护起来了,还是失主自主保护起来的,他们也怕脚印消失后,大军一推二六五死不认账,那他们找谁说理去了。
这年头聪明的人还是很多滴,看到李涵过来,立刻有人带头叫着让李涵还他们公道,公道是什么?李涵表示不知道这二个字怎么写。
其他的都不管,先派人把脚印拓印下来,跟着李涵一起来的秦子轩则是盯着人群暗自打量,如果说没有人在里面挑事,不可能聚来这么多人。
这是成心让他过年添堵呢,若是如此,那更好了,呵呵,秦子轩暗自打量,发现了几个特别会挑事的人,暗自吩咐白静把人拿下。
白静也不管秦子轩在想什么,反正王爷让拿人,她就拿人,这一拿人,群众不干了,差点爆发冲突,还好李涵爆发,声音太大,吓住了老百姓。
秦子轩指着爆动的人群喝道:“失主在哪,站到一起,不是失主的再参与闹事,重打三十军棍,拖出去喂狗。”
这罚的,打都打了,怎么还喂狗呢,有人不服,但是拳头打就是老大,不服打到服,李涵指挥士兵加入镇压,看那架势是真的要揍人呢。
于是混乱压下,失主也一一排好队不叫唤了,他们没有底气跟将军斗,斗不过呀,秦子轩让白静把抓起来的几人推到人前,让失主辨认。
这一认不得了,这几人与失主半点半系没有,哪怕有个拐弯亲戚也行啊,啥关系没有,混在人群里叫声那么大,如此热心有问题啊。
秦子轩围着几人打转,低头看看他们的脚,发现有人把脚往后缩,呀呀,呵呵,都不用去孙家就能找到小偷吗?这运气是不是太好了,还是这事跟孙家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