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永睦之战(上)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3011 字 11个月前

轰然巨响。

城门不出意外的坍塌下去。

数百黑袍人不做犹豫,并不进城,当即便折身,又向着护城河对岸跑去。

白马军中战鼓如阴雷,霎时间响彻不断。

万余步卒喊杀震天,齐齐攻向城门。

拓跋森当机立断喝道:“弃城头。”

然后自己率先向着城头下蹿去。

头顶夜空五百热气球浩浩荡荡飘向城内。

这个时候,李望元和仲孙启赋等人并未入城太深。就在主街旁侧茶馆外仰望城头。

有斥候前来禀报:“禀皇子,敌军已经破城。大军正向城内攻来。”

李望元点点头,“嗯,让守城将士且战且退。”

斥候便又离去。

仲孙启赋忽的抬起头。

有数人如魅影般从阴暗处走出来。

仲孙启赋道:“通知城外军马准备厮杀,另外,拓跋森不能留。”

没有人应答,只是数个笼罩在黑袍下的人又悄然隐匿到黑暗中去。

白马军破城势如破竹。

万余步卒在护城河上架起无数云梯、浮桥,如履平地,冲进城门。

城内西夏军以箭阵射杀前头数百人,便就被白马军精锐步卒冲杀到近前。战阵混乱,两军厮杀不休。

喊杀连天。

城门口霎时间无数人喋血。

拓跋森带着麾下仅剩的百余人下城头,在不远处观望,并未上前参战。

城外。

申勇毅银甲白袍坐于马上,嘴角带着轻笑,“西夏军还是这么不堪一击。”

又挥手。

军鼓再鸣。

这回便不是仅仅万余人进城了,而是所剩的军卒全部都向着城内涌去。

城内的阵阵炮响,让申勇毅觉得拿下这永睦城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

西夏军虽然作战算不得孱弱,但是他们拿什么抵挡轰天雷?

光靠那些在轰天雷出世后,在白马军中便渐渐被冷遇的弓箭、弩车、刀车?

在轰天雷面前,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忠州之战,西夏军未破城内片瓦,损失将士足足万余。眼下,又从境内卓啰和南军司调兵遣将,城内守军将近六万。

对于西夏而言,这自然是决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仗。

西夏黑水镇燕、黑山威福、西平、甘肃、白马强镇、卓啰和南六大军司,再加上坐镇中兴府侧的翔庆军。党项、汉族等民族交错混杂,军中、朝堂势力堪称剪不断理还乱,总共军力不到二十万。忠州战,西夏已伤些许筋骨,再败,仲孙启赋等人辛苦积攒数十年的名望、兵力、财力、民心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届时,极力主张夔州的皇子李望元怕莫都会受到境内百姓、豪绅抵触。

刚刚归附的临洮、凤翔、利州东西两路就更要形势难测。原本坐镇几路的元将未必还会甘愿绑在西夏这条船上倾覆。

是以,虽然拥有热气球和轰天雷后对打败白马军有些信心的西夏将臣们,看着轻松,但其实心中也是凝重得很。

胜了,国泰民安。败了,内忧外患。

赫连城等将从李望元身边离开以后,分散向城头各处,鼓舞士气。

到夜里,南城门外便有接近五百放着火光的热气球升天而起。

城头号角声响。

李望元矗立城头不动。

城头上守卒不过数百,瞧着热气球缓缓而来,心中生惧。

忽的,李望元偏头问旁边仲孙启赋,“老师,城外布置得如何了?”

仲孙启赋道:“齐天军已经就位。只待炮响,定能杀白马军个措手不及。”

李望元抬头望天,不再言语。

五百热气球接近城头。

城外白马军大阵前有数百穿着黑袍的人出阵,步伐飞快,腰悬轰天雷,抬着云梯冲向城门。

垂垂老矣的西夏帝师轻轻笑道:“这些白马军取得忠州之胜后,还真是未将我们西夏军卒放在眼中了。”

李望元双手轻轻握住悬在腰间的双刀,低声冷哼:“自然有他们的苦头吃。”

以他眼力,自是看得出来。这数百在夜色中急窜的黑袍人都是白马军中高手。

这是要炸踏城门的尖刀。

若是之前,数百军中高手还真足以。但现在,想要近城门那也是痴心妄想。

旁边有党项族的将领对着李望元拱手,“殿下,是否准备迎敌?”

李望元看向仲孙启赋,老帝师轻捋垂到胸口的灰白胡须,微微点头。

党项族将领便出声大喝:“准备迎敌!”

李望元带着仲孙启赋走下城头,抬头又望向天空,“拓跋森怕是再也下不得城头了?”

仲孙启赋道:“城门必破。拓跋森为国捐躯比活着更有用。”

复姓拓跋,在西夏是顶尖的豪门贵族。堪称除去西夏皇室以外,在西夏最为根深蒂固的古老家族。

拓跋森出身不过拓跋家旁支末节,隶属翔庆军,是千夫长。原本守城未必用他,仲孙启赋却偏偏向李望元推荐用他,显然心中有些计较。

李望元也不多问,点点头,往城内深处走去。

区区拓跋森,死了也不至于让拓跋家心生不满。他李望元自然不会太过在乎。

五百热气球到城头,携带这忠州之胜的跋扈气焰,刚到城头就扔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