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建宁府崇安县抢粮去了。”
元将显得更没好气。
斥候登时站不住了,匆匆拱手,“我这就回去禀报蒲大人。”
这个消息实在太他娘的是晴天霹雳了。哪怕他只是个区区斥候,眼界不宽,也能想得到这事非同小可。
拱手之后,他也不等元将说什么,便连忙向着外头跑去了。
很快,几个斥候驰马出城。
崇安县。
此时一片惨烈。
崇安县本是元军地盘,而江南西路到得城外后,竟是如同蝗虫般,直直就杀到了城内去。
刚进城,就开始烧杀抢掠,百姓们呜呼哀哉,苦不堪言。
城内的元军根本就不敢挡。
这群饿疯了的人,摆明的谁挡谁死。连军中将领都去抢吃的了,上去拦他们,不是找死么?
于是,城内元军只是眼睁睁看着江南西路的元军纵兵抢粮。
时间又过两天。
崇安县总算是稍微平静了些,填报肚子的元军们也不再那般凶神恶煞了。
文天祥军中斥候也终于得以赶到邵武县外。
在出示令牌后,他得以入城。
而邵武县城虽然半个月前还饱受摧残,但此刻,比之光泽的情况自然是要好得多。
城内尸首都已经被堆积焚烧,虽然房屋还远远没有修缮起来,但街道上,还是能看到不少百姓了。
这就是生机。
这斥候也是惊讶。
他听说过江南西路元军到邵武的事,本来来之前还担心邵武城已经失了,或者正在大战,没想,仗竟然打完了。
而且,头陀军竟然还占据着邵武城。
他们是怎么挡住那么多元军的?
在士卒带领下,这斥候很快便到了府衙。然后便被带到了黄华面前。
斥候表明身份以后,黄华问道:“军机令差你来有何事?”
斥候却道:“军机令有封信,需要属下亲自递呈给皇上。”
黄华微愣。
听得这话,他当然意识到这事非同小可。
“你跟我来。”
当下他也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带着这斥候往府衙后头走去。
赵洞庭,此时自然还在邵武县内。邵武这边元军不彻底被打溃,他不放心离开。
府衙。
蒲寿庚刚刚回到正殿,就对高兴吩咐道:“高将军,传令邵武,让我朝士卒暂且休战。”
高兴动容,“蒲大人,议和之事成了?”
蒲寿庚摇头,“成与不成还尚未可知,还得等大宋皇帝的决定。不过我已经和文天祥达成共识,先休战吧!”
“好。”
高兴便不再多问,点头答应后,便立刻出去调遣斥候去了。
等他再回来,蒲寿庚却是挥手将正殿内的其余元将都挥退,仅仅将高兴留在正殿内。
以前高兴和黄华是他在军中的左膀右臂,此时黄华已经投宋,他的得力助手便可以说仅仅只剩下高兴了。
两人私交也是不错。
等得众将离开后,蒲寿庚稍微向前探了探身子,问道:“高贤弟,你觉得议和之举如何?”
他称呼的是高贤弟,而不再是高将军。显然,这是当做私人对话。
高兴沉吟许久,才道:“此事于百姓有利,于宋、元两国也应该都有利,但于大人您,怕是不利。”
“此时没有外人,高贤弟还称呼我为大人作甚?”
蒲寿庚露出很是亲近的样子,“那你且说说,为何于我不利?”
高兴轻轻笑道:“蒲大哥您自己定然清楚得很,何必非要我说呢!”
“是啊……”
蒲寿庚轻轻叹息,“皇上只想着暂且议和,以求休养生息,可却没想过,我蒲寿庚该怎么办,我的根基,可都在这福建。”
“大人您!”
高兴好似突然意识到什么,脸色微变,声音猛地低下去,“您该不会是想要拥兵自立吧?”
“你觉得如何?”
蒲寿庚意味深长。
高兴眼中满是凝重,“您真要我说?”
“自然。”
“以大人您现在的兵力,若是拥兵自立,北有元朝,难有大宋,怕是难以持续啊……”
“那若是投宋呢?”
“这……”
高兴再度露出惊色,“您若降宋,自然可以继续呆在福建。可是,元皇不会震怒?”
蒲寿庚道:“如果投了宋,那就是站在元朝对立面了。还需管那位震怒不震怒做什么?”
听得这话,高兴自是明白蒲寿庚的心思了。
他又沉默起来。
过去好半晌,才又疑惑道:“降宋倒也是保住根基的良策,只是既然如此,您何必还前往宋军军中议和?直接投宋不就是了?”
他是个有志向的人,但心中也很清楚,自己只有跟着蒲寿庚这条路可走。
他是蒲寿庚手下的将领,蒲寿庚也是他在元朝中的根基。若是蒲寿庚降宋,哪怕他继续为元朝效力,怕也难以得到重用。
甚至,高兴心里头此刻也是赞同蒲寿庚降宋的。起码,蒲寿庚降宋后,不必离开福建,而他高兴,也可以继续在福建做他的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