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过去十余秒,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才上前两步,道:“皇上,宋国有使节到,在宫门外求见。”
耶律铸,耶律楚才之子,其父耶律楚才追随成吉思汗多年,是成吉思汗左膀右臂。而他自己也曾虽蒙哥伐宋,在蒙哥死于钓鱼城下后,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皇位,他毅然舍弃阿里不哥,追随于忽必烈,可以说,在忽必烈坐上皇位的过程里,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得是虎父无犬子。
在朝中,作为中书省左丞相的他,有着哪怕是连伯颜也不能及的地位。
有许多政事上,忽必烈都常常听及耶律铸的建议。
哪怕说耶律铸是元朝第一重臣,兴许都不为过。
大宋使节到大都的事,殿内许多大臣都知晓。但这事,谁都知道只能由掌握中书省的耶律铸上奏,没人不知趣的逾越。
不然,皇上问为何中书省不报,你们这些不坐镇中书省的大臣却知道宋国使节到大都的事,如何作答?
外国使节求见,可都是先经过中书省的。
龙椅上,忽必烈两道浓眉微微蹙起,不怒自威,“宋国使臣,这个时候来求见作甚?”
耶律铸腰弯得更深,“老臣不知。”
忽必烈眼中却是划过洞悉之色,道:“直说无妨。在朕面前,你就不要打马虎眼了。”
可以看得出来,他对耶律铸的态度实在是亲近得很。
耶律铸当然不可能真的不知道,听得忽必烈这话,便道:“是有关明珠公主之事。”
“明珠?”
已经稍显老态的忽必烈微微动容,“既然如此,宣他们进来觐见吧!”
黄粱策便捏着嗓子冲殿外喊了声,“宣宋国使臣觐见。”
声音尖细,绕梁不绝。
殿内诸臣神色各异。
他们有很多人都知道大宋使臣到的事,但却未必知道大宋使臣到大都,到底是想为什么。
要以明珠公主要挟皇上不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宋使臣铁定是要失望而归的。
他们个个都清楚得很,皇上绝不是那种会服软的人。要不然,也当不得有人暗地里给他安上的“铁血”两个字。
殿内,悄然无声。
耶律铸也退了下去。
过去十余分钟,便有穿着大宋官袍的一人由太监领着到殿外。
这人抬手拂了拂官袍,抬头挺胸进殿,无视众元朝大臣们,对忽必烈拱手:“大宋使臣……岳玥,见过元国皇上。”
岳玥!
飞龙军士卒个个持着神龙铳,带着轰天雷,枪法其准,可谓龙精虎猛,气势汹汹。
他们较之畲民士卒,着实不知道要强悍多少。
元军在城内各处布置有不少弓箭手,大街中还有士卒挡道。可是,那些弓箭手往往才冒头,就被飞龙军士卒射死。
街道上的元军还未冲杀上前,也是成片成片的倒地。
特别是那些站在投炮车旁边的元军,还没有来得及点燃轰天雷投放,就被飞龙军士卒们个个着重照顾。
有的人才刚刚点燃轰天雷,没来得及放到投炮车的巢臼内,就被子弹射穿了脑袋。
轰天雷爆炸开来,将周遭不少元军士卒炸得血肉横飞,连带着投炮车都被炸得四分五裂。
只是短短时间过去,在飞龙军的冲势下,接近甬道防守的元军硬是被打得溃不成军,惶惶向着后头退去。
而这个时候,城外又有数百热气球突然飘进了闽清县城上空。
飞天军也出动了。
数百热气球在空中很快就超过下面的飞龙军和畲民士卒,到了前头去。
颗颗轰天雷落向下头。
火光四起。
炮声阵阵。
在成片的轰炸下,闽清县城接近城门的区域,不知多少房屋被毁于一旦。
而大街上的元军,则是被炸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至于百姓们,在昨夜畲民攻城时,的确已经大多数都跑到城内的更深处去。是以,街道上并没有多少百姓惶惶跑出来。
不过那些被炸毁的房屋内,也定然有百姓遗留。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战争,不可能不伤及到任何无辜的百姓。而且,真要论起来,这些百姓怕也算不得无辜,毕竟他们实际上是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的。
须臾间,飞天军摧枯拉朽,连破元军三道防线。
任伟在空中看着下面的元军抱头鼠窜,哈哈大笑,输棋一整夜的郁闷也没了。
而在下头,赵大、赵虎两个却是满脸不爽地看着上头的热气球,嘴里嘀咕:“娘的,又被老任给抢先了。”
然后两人几乎同时愤愤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大喊:“弟兄们,冲啊!跑到飞天军的前头去!”
“杀啊!”
一个个飞龙军士卒好似打了鸡血,向前狂冲。
府衙。
不苟言笑的高兴坐在主位上,这时候脸上也是有些疲惫,微皱着眉头,让得下面将领们也是个个神情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