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大宋死结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2967 字 11个月前

就这个数量,赵洞庭都已经绝对会对整个大宋的财政造成极大负担了。

他不想弄什么屯兵制,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守备军都需要朝廷用粮饷来供养。

兵就是兵,没仗的时候种地,那叫个怎么回事?

在文天祥等人还没有在这重大决策之中回过神来之前,赵洞庭又道:“朕还有意同时施行义务兵制度,就是我大宋境内百姓只要年龄超过十八者,可自愿申请到军中为卒。义务期限为两年,两年期满者可以得到抚恤金,选择回家,亦或是继续留在军中,拿朝廷粮饷,为朝廷效力。若是能积累军功为将,到时候转任地方官也并非不可。这件事,待朕回到宫内以后,会立刻写下详细要领,再和诸位定论。”

文天祥等人好半晌才回过神。

文天祥道:“皇上的意思,招募各地守备军时,咱们就以……义务兵这样的形式招募?”

“对。”

赵洞庭点了点头。

陆秀夫有些急了,“皇上,这对财务部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

现在财务部的担子已经极重,可以说被压榨到极限了,连陆秀夫都忍不住有些心疼陈江涵。

自从赵洞庭种种新政施行下去以后,陈江涵忙得连眨眼皮子的时间都没了。

赵洞庭微微沉吟,道:“等各地府衙进入正轨,财务状况应该会有所改观吧!另外,朕最近也在琢磨海运的事,这应该也能缓解财务部的压力。对了,说到这事,朕倒是还有件事情想和诸位大人说说,要想与海外诸国贸易往来,我朝总是要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的,如以前的绸缎、银器、玉器、瓷器等,就是极好的商品。待各地府衙运转起来以后,应将国营作坊和民营作坊同时鼓励起来,给予他们优厚的政策,让他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如此,我大宋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兴盛。”

陆秀夫面泛苦色,“可是皇上,现在哪怕各地衙门建立起来,可各地方也没多少百姓啊!”

宋元之战,被波及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陆秀夫这话没有丝毫夸大之嫌,有不少地方,甚至如当初梧州那样,已经沦为死城。

没得人,各地府衙拿什么去发展?找谁去搞作坊?找谁去生产?

他这话说出来,连赵洞庭都是有些头痛。

他迫不及待想要将大宋发展起来,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大宋要发展,首先得有足够的人,而要想有足够的人,就必须得经过漫长的时间。

好半晌,赵洞庭才咬牙道:“既然如此,就在搞那些民生凋敝的地方先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让百姓们可劲儿的生育,生出来胖娃娃,不管男女,朝廷都给予奖励。”

“那钱……”

陆秀夫欲言又止。

事情似乎再度回到原点,又回到财务上面。

这仿佛是个死结。

没人,经济发展不起来。而没钱,又很难把人发展起来。

偏偏很不幸的是,现在大宋这两样都没有。

“自然是以意志突破的。”赵洞庭微有得瑟。

小道士嘴巴张得大大的,十余秒内都愣是没能够合拢。

江湖中能以意志破虎柱的本就是凤毛麟角,而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突破的,更是绝无仅有吧?

白玉蟾他自己就是无量观中天赋最为突出的弟子,但他如今,也才堪堪突破虎柱而已,而且,还是用内气突破的。光是破虎柱,就足足用掉他两年的时间。

赵洞庭见小道士这般吃惊,更为得瑟,“怎么样?朕可是天纵奇才?”

小道士发自肺腑的感慨,“皇上在武道上的天赋,天下仅有。”

要知道,他修的是周天法。以他突破虎柱的速度,已经是江湖中顶尖儿快的了。

几个月时间内以意志破虎柱,哪怕是在小道士想来,也仍是觉得匪夷所思。

但他知道,皇上不会拿这种事情骗他。

皇上用得着吹牛逼么?

素来云淡风轻,出尘脱俗的小道士,此时心中都不禁是油然生出些挫败感。

乾坤一气功难道如此厉害不成?

小道士几经犹豫,终究忍不住对赵洞庭开口,“皇上可否将乾坤一气功传给贫道?”

他对金丹之道、天象都有着远超常人的着迷。

赵洞庭点点头,很干脆地答应,“可以,明日你捉几只珍珠鸡和仙鹤来换。”

小道士又是愣住。

他没有料到赵洞庭会这么干脆的答应。毕竟,乾坤一气功乃是江湖中最为顶尖的内功,其威名还要远远在周天法之上。周天法只是无量观震观的功法,哪里能和被龙虎山天师道奉为震教至宝的乾坤一气功相提并论?

回过神来后,小道士站起身深深作揖,“贫道多谢皇上。”

赵洞庭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叹息道:“佛门太盛,道教也该兴盛了。”

小道士眼神微敛,低下头去,没有说话。

他虽然常年呆在山中,但绝对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呆蠢之人。

赵洞庭的意思,他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皇上这是在赤裸裸地暗示他。

若是无妄子等人听到这话,只怕会欣喜若狂,但白玉蟾,却只感觉到肩头上沉甸甸的担子。

皇上将他当成朋友看待,他怎好辜负皇上苦心?

这夜,赵洞庭回房休息以后,小道士还坐在竹林内,看着夜空怔怔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