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神武厚德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3031 字 11个月前

他们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见过皇上这般生气过了。据大都以后,皇上修身养性,不再像以前在蒙古时那样喝最烈的酒,睡最灵性跳脱的娘们,说最脏的脏话,渐渐的喜怒不形于色,再未露出过这般模样。

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惹得皇上如此生气。

莫非……

是伯颜、也速儿征南宋败了?

有伯颜、也速儿的政敌已在心中打着腹稿,只待忽必烈揭开谜底,便打算上言参他们两。

然而,忽必烈在长达数分钟的暴怒之后,却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忽然起身,往殿外走去。

众臣满脸不解,在太监喊出退朝两字以后,连忙躬身,“恭送皇上。”

等忽必烈走出大殿,便也各自离开大明殿。只是离去时,难免成群,成派系互相探讨这事。

忽必烈的这番暴怒,实在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而作为臣子,若是摸不清皇上的心思,那也就是危险的开始。

伴君如伴虎。

少不得,有位极人臣的大臣旁敲侧击地向伺候忽必烈的大太监打探消息。

但老太监,却只是闭口不言。让诸位大臣稍安勿躁,然后便也匆匆向着大明殿后头跑去。

作为皇上旁边的亲信大太监,他知道什么事能说,且什么时候才能说。明珠公主的事,现在显然不能走漏消息,因为他知道无论皇上作何决定,都会为皇上惹来不少流言蜚语。

救明珠公主,会被人诟病不以国家大事为重。而不救明珠公主,又会被人说薄情寡义。

虽然皇室本就没有太多亲情可言,可那终究只是私底下不是?明面上谁敢不做出其乐融融的模样?

到后头皇上批阅奏章的大殿内,老太监老老实实垂手立在忽必烈旁边,也是不敢多言。

但忽必烈却好似很是纠结,出声问道:“明珠的事,你觉得朕该如何?”

老太监实在不愿掺和到这事里,但又知道忽必烈性格,不得不说。

在心中做好措辞,他小心翼翼道:“皇上英明神武,厚德载物,老奴不敢多言。”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忽必烈闻言,却是轻轻叹息,“可明珠那丫头,着实是让朕心中疼爱啊……”

老太监英明神武在前、厚德载物在后,忽必烈岂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那就是先神武,再厚德,也就是说,让忽必烈以军事为重。

滕州境内,有郁江横贯,又延伸蒙江、容江、皇华江三条支流。

其中容江经过绣江镇的那段,又被单独命名为绣江。

而因容江、皇华江在郁江的分流处正好汇聚,是以,在两江源头处有个几近于三角洲的地带。

这里土地肥沃,可以说是滕州境内最为盛名的盛产之地。只是,如今已经看不到多少人烟而已。

而此时,迷蒙夜色中,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俨然扎着无数的泛白帐篷,还有许许多多的篝火在燃烧着。

这些篝火,和天上的星辰相印成辉。

许多旗帜迎风飘扬,在篝火火光中时隐时现。军旗上,镶嵌着各种动物祥瑞。

南宋除去绣江镇天魁、天罡、天机、天闲四军,此时尽皆汇聚于此。共分为十一个集团军部,其下再有二十七个师团部,皆是千人左右。

这些军队原本驻扎在郁江南面各村镇,在得到赵洞庭传令以后,匆匆汇聚到这里来。

只是,紧赶慢赶汇聚到这里,终究还是晚了。

赵洞庭发现元军意图的时候,元军已经大概对滕州形成合围之势。相较宋军,元军更占主动。

在容江、皇华江对岸,以及宋军军营南面十余里处,赫然也是有着无数篝火,帐篷林立。

元军在广南西路的军队,除去镇守梧州的数万人以及绣江镇旁侧的蒙托大军,还有宋碧涛麾下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两千士卒,也都尽皆汇聚于此。呈三角形,彻底对宋军形成合围之势。

赵洞庭本意让这些宋军撤退绣江镇,但也被南面十余里处的元军大军截断退路。

原本,元军尽可以大举进攻。十余万大军三面夹击之下,纵是宋军火器强盛,想要突围,也势必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明珠公主突然被擒,这无疑让得元军不敢再轻举妄动。伯颜主帅和也速儿副帅同时下令,谁敢妄动,便军法处置。

这虽然让得诸多元军将领极为不解,但也无可奈何。

而要说最为生气的,大概是杨帆无疑。

他献上围攻策略,且暂时掌管也速儿麾下大军,本以为这回可以大灭宋军,夺得头功,以后平步青云不再话下。伯颜和也速儿不得妄动的命令,无疑将他的如意算盘打乱。

迟则生变,这个时候不攻宋军,更待何时?

但他才刚刚到也速儿麾下不久,纵然有把握让宋军损失惨重,却也不敢违抗军令。

再者,纵是他想动,他麾下也速儿的那些将领也未必肯听他的话,更遑论伯颜麾下那些将领。

这让得杨帆这两日的心情极是烦闷,心中已不知暗骂过多少次伯颜、也速儿优柔寡断,不成大器。

他并不知道明珠公主被擒的事。

而在三角洲地带的苗右里、金灏、刘子俊、江修等人,原本汇聚到三角洲以后是准备大举冲击南面元军大营,突围而出的。他们也觉得迟则生变,时间越晚,元军的包围圈会更是凝实。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却也是收到从绣江镇送来的军令,让他们不得轻易突围。

这封军令由赵洞庭亲手所写,信中,并未隐瞒明珠公主被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