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天狼回头,看到乱军中还有己方的旗帜在火光中飘摇,当即就想率着士卒再杀回去。
苗右里看到他又忽然勒住马,心里一突,当即明白戚天狼是什么打算。
他连忙大吼道:“众士卒,快快随本将赶往西门和元帅汇合。”
他真是害怕戚天狼再做什么浑事。
从情感上来说,他们此时当然应该杀回去。但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苗右里心里很清楚,这种情况下杀回去,不仅仅没法挽救那些没能突出包围圈的士卒,只会将他们仅剩的这支人马也献进去。到时候,天伤军会死绝。
电视里面所演的那些,将军们绝不抛下麾下任何哪个士卒,多数都是假的。
能在军中为将者,多数都是大局观极为出众之辈,岂会因小失大?
真正的将领,都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从这点上来说,赵洞庭绝不能算是合格的将领。戚天狼也不是。
不过苗右里的这声大吼声,总算是浇灭戚天狼心中的想法。
他自然也明白,以现在的兵力,不可能再将那些弟兄救出来了。他刚刚想要回马冲杀,全是因为冲动。
“啊……”
他募的仰头长啸了声,满脸悲愤,愤愤拍马继续向前而去。
他回头,会将这些仅剩的士卒们陷入死地。而不回头,却只能让得他自己陷于深深的自责中。
之前,张珏何尝又不是这样?
为将者,常常要在情感和理智中做出抉择。哪怕官职再高的大将,亦是如此。
千余天伤军士卒紧紧跟着大纛,往城西门奔逃。
后头,元军骑兵紧追不舍。
天伤军士卒跟着大纛的人越来越少。
有人大吼着,不再奔逃,往回冲杀,“大宋万岁!”
一幕幕热血上演。
只是,在大军中,这些热血场面,却显得是那般的渺小。
战争年代,总是能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但那终究只是极少数。更多的人,都是染血沙场。
只有功成名就的,才名流史册,被后人知道。
太多太多的人还没有来得及成名就战死,纵是死得再为壮烈,也不为人所知。
元军大军再也没有任何阻碍,从东、北两面城墙缺口处纷拥入城。
梧州城,彻底失守。
有传令兵到城东门时,戚天狼已经率着士卒和元军彻底的厮杀起来。
双方旗帜、火把混乱交织。
而若是在高处看,定然能看得出来。其实天伤军已经隐隐被元军团团围着,形势紧迫。除去将旗周围还聚集着不少士卒,其余散乱的队伍接连被元军剿杀。
戚天狼虽然骁勇,率着士卒左右冲杀,但仍是难免他麾下的士卒越来越少。
元军的包围圈逐渐缩拢。
从城西门赶来的传令兵见到这样的情形,也不敢轻易地冲上去。
他们背后插着数支令箭,谁都能看得出来他是传令兵。若是冲进去,根本跑不到戚天狼的身边。
他们只得在原地立马,大声喊道:“元帅有令,速速撤军!”
十余人同时喊叫,声音也是颇大。不过,这却也让得元军注意到他们,立刻有元军士卒冲杀上来。
而城外,还不断有元军汹涌入城。
所幸,包围圈中,有天伤军将领听到喊声,在乱军中寻找将旗所在。然后立刻向着将旗跑去。
不管戚天狼冲杀到哪里,将旗总是跟着他这个都指挥使的。
十余传令兵抽出兵刃和元军厮杀起来,嘴里还在不断地呼喊着文天祥的命令。
但他们的声音,终究是愈来愈小。
冲上来的元军士卒足足有数十人之多,他们被骑兵团团围住,根本不能坚持得住。
但是,他们是文天祥带出来的兵。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都硬是没有人选择撤退。
直到临死,他们都还在传达文天祥的军令。
或许,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只是不起眼的人物。但他们的精神,却是让得连那些元军都颇为动容。
文天祥这些年来能够在元军的围剿中坚持那么久,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麾下上到将领,下到士卒,多是悍不畏死的人。
抗元复宋的壮志,将他们牢牢的团结在一起。
过数分钟,终于有人蹿到戚天狼旁边,喊道:“将军,元帅有令,即刻撤军。”
戚天狼这时已经杀红眼睛,浑身是血,连握三角叉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天伤军士卒们多是他的族人,可到现在,已经折损不知道多少。
戚天狼又是将军,又是族中首领,此时他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
听到这话,他竟是喊道:“老子不撤!杀啊!为弟兄们报仇!”
他挥叉将近前的元军骑兵刺下马去。
苗右里和何方松两人此时也在将旗下不远。
他们听到戚天狼这话,都是愕然。然后苗右里立刻拍马向着戚天狼而去。
在乱军之中驰到戚天狼旁侧,他喊道:“戚将军,大军定然已经出城,我们何必在此枉送将士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