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梧州之殇(一)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3102 字 11个月前

待得元军离城门不过四百米左右,完颜章举起狼牙棒大声呼喝。

旁边令旗兵挥起黄旗,向前压下。

横亘两山之中的百余米梧州城墙上,数十架投石车同时震响,数十颗巨大的石弹被投射出去,落在元军阵中。

但是,投石车攻城时是利器,守城时,威力却难免显得有些单薄。

石弹落下去,最多也就能砸死数个元军,甚至只有那么区区一两个,杀伤力实在太小。

完颜章心里也是叹息,但却没有办法。元军势众,他只能用尽任何能够消耗元军的法子。

元军中军,忽有鼓响。

不过数轮石弹,最前面的元军锋矢便已经跑到离城墙不过两百余米处。

“弩!”

完颜章鼓瞪着双眼,再度呼喊。

令旗兵又举起红色旗帜,将其向前挥下。

嗖嗖嗖的破空声不绝于耳,从城墙各处弩基中,有成排的箭矢齐齐向着城下元军阵中射去。

元军中不断有人惨呼,也有推着攻城车的士卒中箭倒地。但是,后面立刻会有人补上。

攻城车始终被以极快的速度推向城门。

宋军弩手不过五百,且都是单发弩,也未能阻挡住元军步伐。

直到城下元军离着城墙不过百米时,城头上忽有箭矢齐落,元军才总算是被迎头痛击。

在秦寒的安排下,驻守城墙的士卒虽不过两千,但却还要数千自告奋勇的百姓。这个年代,民间会拳脚会箭矢者不计其数,这些百姓们虽箭术不如兵卒,但基本的准头还是有的。

一时间,城头上怕是足足有数千箭矢同时落向元军阵中。

元军最前头的锋矢阵士卒不过千人,在这轮箭羽下,除去盾牌兵,可谓死伤无数,连后头军阵都折损不少。

但是,元军中军处鼓声却并未消停。

待得又一波箭羽落下,大阵中反而又有五个军阵向着城门处冲来。

孔元这完全是打算用人命强破梧州城门。

于此同时,梧州城外,也有大军攻城。不过攻城的是元军,而守城的是宋军。

元军数十军阵浩荡前行,军中号角声不断。为首将领浑身银甲,立于战车之上,手持长枪,满脸肃然。

这人并不是元军征宋都元帅伯颜,而是官拜武义将军的征宋先锋大将孔元。

孔元字彦亨,生于新河县邢彦村,自幼习武,才略不凡,十七岁时便应召进入元军为卒,其后随军出征,屡立战功,被宣授管军总把。

元十一年,大举伐宋,伯颜为都元帅,孔元为先锋,升武义将军,进军江南,如今屯兵广南东路。

整个广南东路境内,都只剩少许民间义军还在抵抗,连之前被都统凌震和转运判官王道夫夺下的广州城也已重新被元军夺取。凌震和王道夫两人沦为游军,只能在广南东路境内和元军周旋,已难成大势。

当初发生这事的时候,直惊得身在雷州的张世杰浑身冷汗,后怕不已,然而对赵洞庭坚守碙州的举动大感佩服。那时候要是真听信他的,率众前往崖山,怕是广州城破后,南宋早已像是史书中那样,被元军覆灭于崖山了。

赵洞庭坚持不去崖山,可谓逃过死劫。

伯颜做为征宋都统帅,领中军二十五万雄踞广东,此时只需稍许兵力用以和民间义军周旋。在收到阿里海牙的求援信后,当即便派遣孔元这位能征善战的汉族将军前来取梧州,驰援阿里海牙。

如孔元这种生在元朝境内的汉族人,并非是南宋降将,在元朝廷中倒是不受歧视的。

而孔元虽未汉人,亦是对元朝廷忠心耿耿。

率大军到得梧州城前数百米处,他举枪喝令三军,“止!”

元军数十军阵缓缓停住,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他们以千人为阵,粗略看去,怕莫有足足六七万人,马、步军皆有。

孔元生得高瘦,眼神却是极具侵略性,有着元将的狂野。他双眼缓缓扫过高耸的梧州城墙,还有两旁下面山体已被挖得笔陡的防寨,眼中露出几分了然之色,而后吩咐道:“大军轮番攻城,无需顾及两旁山寨,直取城门便可。再命水军同时进攻宋军水寨,不求破寨,只需牵制住他们兵力便可。”

“遵令!”

数名侍候在战车旁侧的传令兵领命而去。

孔元眼神又眺向城头。

从山、水寨的布置来看,这守城的宋将有些本事。可孔元觉得他还是百密一疏,宋军不过万人,元军只需破开城门,梧州必失。这山寨、水寨看似有用,但实际上除去能够多歼灭些元军外,并没有什么用,城门一破,就会沦为摆设。

至于那高耸的城墙,就更没有什么用了。

孔元从广州急行军到这梧州,军中根本就没有携带多少攻城器械,连投石车、箭楼都没有,仅仅只是带着攻城锤和少量的云梯。

他早就知道梧州的情况,也早打定主意直取城门,这样伤亡虽会大些,但也是最快破城的方法。

城门势必是宋军防守最为严密的地方,但同时,也是软肋。择其刚处而击之,以强破强,元军必胜。

城头上,秦寒、完颜章两人站在墙沿处。秦寒还是漠然模样,完颜章则是有些凝重,“军师,元军如此势众,数倍乃至十倍于我军,我们真能挡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