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八风不动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2969 字 11个月前

琴音绵绵。

听着韵锦弹唱的满江红,他的思维似乎要更为清楚些。

只是,想过许久,却仍想不到秦寒的话语中有什么破绽。他为抒发胸中才学而来,似乎合情合理。

韵锦弹毕一曲,见赵洞庭眉头紧皱,忍不住轻声问道:“皇上心中有事?”

赵洞庭看向白衣胜雪,美艳绝伦的韵锦,眼中闪过惊艳之色,问道:“你觉得秦寒之人如何?”

韵锦微蹙着柳眉想了想,答道:“奴婢看不透他,只觉得他孤傲。”

赵洞庭又问:“那你觉得他可信吗?”

这个问题,连他自己都没有答案,韵锦自然更加答不上来。她轻轻摇头,“奴婢不知。”

赵洞庭也没想过韵锦会有什么看法,继续低头沉思。

“皇上何须管他值不值得信?”

这时,韵锦却是忽然说道:“我朝东坡居士曾有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若说的是对的,皇上便信,若是说的不对,皇上便不信。如此岂不是少去许多烦恼?”

这却是她被慕容川骗后,苦苦悟出来的道理。当初若不是她听信慕容川的话,李元秀便不会死。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赵洞庭咀嚼着这句话,眼睛忽地明亮起来,跑到韵锦面前,踮起脚尖,吧嗒在韵锦吹弹可破的精致脸蛋上亲了一口,“你真是聪明极了!”

然后他便满心欢喜地往院外跑去。

刚刚韵锦这句话,可谓是让他茅塞顿开了。

是啊!

管他秦寒是不是有什么鬼心思,我自保持本心,该信的信,不信的便不信便是了。

进军广西是大势所趋,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他秦寒的话而犹豫不定。纵是没有秦寒,赵洞庭自己也会想方设法收复广西的,因为南宋不可能仅仅守着雷州和琼州这丁点大的地方,地盘太小,发展再快也耗不过远朝。

韵锦看着赵洞庭跑开的背影,摸摸自己的脸颊,俏脸晕红,眼神有些痴了。

好半晌,她跺跺脚,羞答答地往房间里跑去,但嘴角,却是有极好看的微笑荡漾开来。

如秦寒这样的鬼才,对任何皇帝而言,能为己用是贵人,可要是不能为己所用,那可就是忧患了。

赵洞庭忽然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些辅佐贤君开国的开国功勋们大多都没有好结果,不是皇帝要兔死狗烹,而是他们太有本事,让皇帝感受到了威胁。

赵洞庭心想,假若自己以后真的能打造帝国,怕也绝不会让秦寒这样的人手握兵权。那实在是莫大威胁。

只是,纵然他想覆灭鬼谷学宫,也做不到。

首先,鬼谷学宫在蜀中,那里现在是元军地盘,赵洞庭根本去不了。

其次,赵洞庭也心有忌惮,不敢得罪这些学究天人的家伙,要是惹恼他们,全部去帮忽必烈,纵是穿越过来的,赵洞庭也不觉得自己会有丝毫胜算。

眼中杀机渐渐敛去,赵洞庭笑道:“这也无妨,你既然被称作是鬼谷学宫兵家天才,想必你那些同窗们本事必不如你,有你相帮,朕大事可期。”

然而向来自傲的秦寒这回却是说:“他们或是擅长纵横之道,或是擅长奇门遁甲,或是擅长奇技淫巧,便是我,也不敢说断然胜过他们。”

赵洞庭点点头,复又沉默。

纵横之道说白了就是合纵连横,纵横家说成是谈判官、外交官也不为过,只是现在天下形势颇为明朗,元军威震天下,南宋岌岌可危,不是诸侯混战的局面,想来那些纵横家再能说道,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而奇技淫巧,赵洞庭不觉得这个年代的人还能发明比自己脑袋里装着的更厉害的东西。真让他有些忌惮的,也只有那些精通奇门遁甲的人了,古代打仗,奇门遁甲着实有大用。

不过秦寒精通兵法,想来不可能不懂奇门遁甲之术,是以,赵洞庭也仍不是特别担心。

沉默过后,他又问秦寒,“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眼下南宋初定雷、琼两州,面对元军,或是坚守,或是进取,显然也该有个战略方针了。

秦寒自然早已想过这个问题,闻言便斩钉截铁地答道:“进取广西,发动义军,联理抗元!”

理,自然是说的大理。

赵洞庭眼中闪过精光,“可大理已经降元十余年,他们会愿意和我们联合?”

这个时候,大理国君段兴智已经降元,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秦寒道:“大理国自后晋时起便自成一国,国君段智兴迫于元军威势投降,岂会真愿意俯首称臣?只要我军继续大捷,让大理国君看到我朝光复临安的希望,再让纵横家前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允诺他复国后仍让他为大理国君,互不侵犯。他大理地势高峻,素无大志,只求安守,到时我朝收复广西,北进蜀中,彻底隔开元朝和大理疆土,他们和我们毗邻,自然应该偏帮我们。”

赵洞庭轻轻笑着,“可你就不担心他们远交近攻么?相较于元朝,我朝现在可是式微得很啊,若我是大理国君,势必不会孤注一掷选择助我大宋,因为即便胜元,他也很难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而若是失败,我大宋灭亡之后,他必会承受忽必烈雷霆之怒。可他要是助元灭我,说不定忽必烈也会许诺他重新做为大理国君,自称一制,这显然要容易得多。”

秦寒面露诧异,大概没想到赵洞庭竟然有如此心智,而后道:“元军忽必烈野心勃勃,铁骑横扫各地,开疆扩土,以他那样的性子,怎会容许有国中之国的存在?”

赵洞庭道:“那若是大理国君心存侥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