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何腾蛟入京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431 字 2024-04-23

这一招果然管用,何腾蛟烧掉书信,便火急火燎的往南京而来。

没奈何,自己招降的人,自己要负责擦屁股。

如果高义欢突然反了,何腾蛟也要完蛋,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来替高义欢游说。

当晚,王世琮如约来到何腾蛟在南京刚买下的宅子,被下人引入书房内,同何腾蛟密谈。

王世琮一进来,就看见何腾蛟的气色也十分难看,显然今天不知道在哪里吃了憋。

王世琮向何腾蛟说明了他这半月来游说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南京没有将高义欢视为自己人,对于清军攻打高义欢,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

高义欢能打赢,北使团议和能谈出更好的条件,打不赢,就全当是让高义欢消耗清军,为明朝减轻压力。

两人交谈一阵后,何腾蛟一时间,也是一筹莫展。

他今天与内阁几人商议,陈述厉害,不过几位大学士态度都很冷淡。

向北求和,联虏平寇,是几位大学士制定的国策,何腾蛟一来,就要推翻,不是打他们的脸,指责他们推行两年的策略有误吗?

这不是谁说的有道理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大家的面子和政治前途,如果他们改弦更张,就是承认自己的策略有错,不是就得下台么?

何腾蛟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是一筹莫展,只能让王世琮回去,不过次日一早,王世琮又匆匆来拜见。

何腾蛟的书房内,王世琮道:“阁部,我今早得到一个消息,韩国公在汝宁大败三万虏兵,斩获东虏贝子满达海首级,人头和俘虏,已经到了江北!”

何腾蛟闻语眉头一挑,不禁站起身来,在屋里踱来踱去,忽然紧盯着王世琮,目光炯炯,“昆玉,老夫有法子了。”

(感谢肆柒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订阅,推荐。求支持正版。)

对于东林党而言,甚至整个东南来说,高义欢这种流寇,抢夺士绅的财物,损害士绅的利益,天生就是与他们不对付。

高义欢损失多少,或者败亡,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不仅能消灭一个潜在的威胁,还能打击何腾蛟,这个政治上的潜在对手。

至于清军真的南下,也有马士英、阮大铖的人马顶着,同样也是一个削弱政敌的机会。

明朝有长江天堑,不像北宋一样,整个中央几乎被金国一锅端,条件比南宋建国时要好许多,所以他们并不太担心,清军会打过长江。

因此东林党人,对清军攻打高义欢,并不着急,高义欢抗住了,那有利于他们求和,抗不住便借机为朝廷除一隐患,对他们没什么坏处。

王世琮与陈子龙出来,一筹莫展,愤愤而去。

画舫里面,钱谦益安抚了郑森几句,又同黄澍说了一阵,表示会给予左良玉一笔钱粮,然后让人安排一个千娇百媚的小娘,黄澍便离开雅间去教小娘吟诗作赋了。

画舫的老鸨,又说姑娘们也想牧斋先生指点下诗词,却被钱谦益摆手拒绝。

他已经老了,实在玩不动,让老鸨一阵失望。

王世琮离开画舫后,就与陈子龙分别,夜里转转无眠,想着还有什么法子,能够解开时下的局面。

从豫南传过来的消息,战事并不太乐观,清军两路人马,二十万人围攻魏武军,他实在有点担心高义欢会顶不住。

次日一早,王世琮洗漱后,就红着一双眼睛,准备去拜访杨文骢,他走在街道上,一顶官轿却忽然在他身旁停下,侧帘掀开,一人从轿中打量着他,出声唤道:“昆玉?”

王世琮扭头看去,看清那人是谁后,脸上瞬间一阵欣喜,忙上前行礼,“何督宪,督宪何时到的南京?”

何腾蛟道:“因为招抚一事有功,陛下点名让老夫入阁。本来老夫要在湖广过年,不过收到韩国公一封书信,所以提前赶来。”

说着何腾蛟看了王世琮一眼,压低声音,“那事还没进展?”

王世琮有些丧气,何腾蛟不待他说话,就已经猜到不太理想,便皱眉道:“这事老夫知道了。老夫先去内阁,晚上你到太平街老夫的府邸来,我们再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