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李岩出城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544 字 2024-04-23

“没有发现,不过节度的官服太显眼,路上的人都注意到了。”

高义欢腮帮鼓动两下,沉声道:“管不了那么多。”

李岩正忧心忡忡的走着,一两马车却忽然到了身边,侍从当即伸出头来,急声道:“节帅,快上马车!”

李岩微微一愣,定神一看,是自己的侍从,他走了一路,也冷静下来,于是上了马车,却发现高义欢也在,脸上立时露出不喜的神情,“你在这里做什么?你不是怕被我牵连么?”

高义欢却直入重点,“节帅,现在东征已成定局,非节帅一人之力能够阻止,而既然不能阻止,节帅就该想一想,万一东征失败,虏兵入关,该怎么办?”

李岩听了,心头不禁一振,高义欢却继续说道:“节帅,我收到消息,牛金星想对节帅不利,还请节帅赶快出城,返回河南备战!”

李岩听了,瞬间沉默起来。

一个时辰后,近千顺军士卒,忽然出现在驿馆外,周荣华领着近百士卒,匆匆进入后院。

“将军,没有看见李节度!”士卒们纷纷过来禀报。

周荣华脸色一沉,急步往外面走,这时一辆马车停在驿馆前,高义欢从里面钻了出来。

“周哥,这是?”高义欢看见围住驿馆的兵马,见周荣华走过来,心头一振,他果然没有猜错。

周荣华见高义欢一脸惊疑,并没回答,而是先问道:“高兄弟去哪儿呢?”

高义欢疑惑道:“去给毫侯拜个年,我曾是他的部下。”

周荣华点了点头,又问道:“高兄弟,你没和李节度搞一块儿吧!”

高义欢面露震惊,忽然抓住周荣华的手,使劲的摇晃,“辛亏周哥昨天提醒我,别和李节度走太近,我为了躲他,回来就出去了,早朝时也没一起走。怎么,李节度出事呢?”

周荣华见此,将手抽了出来,讪笑道:“没事,高兄弟想多了。”

宫城内,李自成惊疑道:“李岩已经走呢?”

牛金星抱拳,“是的,命令迟了一步,他已经回了河南!”

李自成面色阴冷起来,李岩逃回河南,他再想拿人,便不太好办,只有等占了北京,彻底坐稳宝座,再来对付李岩了。

高义欢并没有抓到刘良臣,那厮当场就被刘黑子开了瓢,他自然没有审问过什么。

他之所以说吴三桂与东虏有联系,主要是给李自成提个醒。

避免李自成被吴三桂和清军,杀个措手不及,让他心里有个数。

抄了范家,则是希望李自成能摧毁清军在关内的眼线,这都是有利于大顺军站稳脚跟的举措。

李自成迫切的想要成为真正的皇帝,大顺上下也迫切的想要取代明朝,东征已成大势,不是个人能够阻止,高义欢能说的就这么多。

既然李自成硬是要东征,那边只能给他这些提醒,希望大顺军,不要向历史上一样,一败涂地。

朝会上少了李岩的阻止,接下来的廷议,便进行的顺利许多,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

中间唯一进行激烈争论的一件事,就是谁留下看守关中。

在孙传庭被灭后,大明朝在北方,已经没有什么精兵,只有姜襄、唐通、吴三桂等几支边镇人马。

大顺军东征没有什么阻碍,杀到北京,推翻明朝,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从龙入京,瓜分北京城内的财物,显然要比留守关中,更加吸引人。

就像五营主将,没人想接替高义欢,去豫南一样,各大将帅,也都不太愿意留下看家。

现在关中是李自成的老巢,镇守之人不能太差,最后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决定由顺系武将的二号人物田见秀,以及皇后高氏等留守西安,李自成、刘宗敏、牛金星、宋献策等人,则统率着大顺军主力由西安出发,发起东征之战。

决议定下,内侍高唱退朝,李自成起身离开,百官恭送后,高义欢便急忙同众多文武向大殿外走去,匆匆赶回驿馆。

牛金星最后走出大殿,不过却没有跟着众人一起出宫,而是扭头吩咐道:“去通报陛下,本相有事情要求见。”

御书房内,牛金星被内侍引进来,给李自成行礼。

李自成有些疑惑,“相国,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牛金星忙道:“陛下,今日李节度在朝堂上折了脸面。臣担心他会怀恨在心啊!”

李自成眉头一皱,瞬间反应过来,明白自己把李岩赶出朝堂,有些不妥,两人之间已经形成一道巨大的裂痕。

牛金星悄悄看了下李自成的脸色,当即又躬身抱拳,“陛下,臣以为绝对不能让李节度回河南,以免生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