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9章 辽国叛乱(补)

丰碑杨门 圣诞稻草人 2494 字 11个月前

()“嗯”

杨乐之乖巧的点点头。

在杨七四个孩子中,他算得上是最乖巧懂事的。

杨宗卫性格跳脱,是个待不住的人。

杨七的大闺女早就被他宠坏了,每天跟着穆桂英疯玩。

杨七的三儿子,如今还是一个一丁点儿大的小家伙,只能由他母妃伺候着。

杨乐之是一个难得的能静下心的学东西的,所以杨七不介意多指点他一些。

陪着小家伙又聊了一会儿,杨七打发他出去玩。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杨七都在为构建燕京的水泥路忙碌。

修路就需要占地,而在新路没有修好前,老路还得使用。

所以杨七就没办法直接在老路的基础上构建新路。

对于水泥路的设计,杨七跟刘亨商量过,准备构建两丈宽,可容纳三辆马车并行。

在没有柏油的情况下,两丈宽已经算是极限。

再宽的话,很容易出现龟裂的情况。

水泥路是一个新的尝试,所以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

杨七不得不在占取了百姓的房屋、田地以后,给予一定的补偿。

拆屋还屋,占地陪地。

赔钱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规划持续了两个多月。

在燕京城兵马的配合下,完成了所有的安置。

而修路的人手也被运送到了燕京城。

第一批修路的人手,由大晋国提供。

杨七在交割清楚了财物以后,大晋国就派人将修路的人手送到了燕国边军手里,再由边军押送到了燕京城。

当杨七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心里是五味杂陈。

这些被大晋国卖给燕国的苦役,居然是杨七当初送给折御卿的辽军俘虏。

折家人手很黑。

这些人在去府州的时候,还是一个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现在却变成了一个个皮包骨头的骨骼架子。

这些人在府州受了多少苦,杨七不愿意过问。

他要用这些人,要用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他不能眼看着这些人瘦下去。

在水泥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杨七先养了他们半个月。

水泥到位了以后。

一场轰轰烈烈的修路工程也随之展开。

奠基的当日。

杨七亲临现场。

围观的百姓不少,可没有人看好朝廷的这一项举动。

许多人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修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主持了奠基仪式以后,杨七就将此事交给了工部衙门和刘亨两个人负责。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个月。

一场邻国的战争,打破了平静的燕京城。

皇宫。

御书房。

彭湃奔跑着进入到了御书房,喘着粗气向杨七禀告,“陛下,出事了。”

杨七让彭湃缓了两口,才道:“发生了何事?”

“辽国为了凑齐给朝廷的岁币,出兵搜刮了百姓,引动了百姓们叛乱。三王爷一行被堵在了辽国皇宫里。”

彭湃喘了两口气,急忙道。

杨七眉头下意识皱成了一团,“三哥怎么会出现在辽国皇宫里?”

“还不是为了商量借道的事情。”

彭湃苦笑。

杨七脸色微冷,沉声道:“辽国叛军势力如何?”

“遍地狼烟!”

杨七深沉的道:“看来辽国百姓,果然被压迫到了极点。不然也不可能奋起反抗。难怪一个借道的事宜,会商量这么久。很有可能是辽国早已有了叛乱的苗头,所以辽国朝廷才不敢答应咱们借道的事宜。”

杨七缓缓起身,踱步到了御书房的窗户前,背负双手道:“朕原本是想留着辽国,等狄青、穆桂英长大了给他们练练手。如今看来,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抢孩子们的玩具,朕还有点羞耻。”

“罢了,朕回头再给他们另觅一个对手。传朕旨意,令燕国北部兵马,全线推进,由杨延光节制。传令给殇倾子,让他的人马活动活动,给朕拿下上京城。等到了北部兵马赶到的时候,朕希望他能够打开上京城的大门,让将士们长驱直入。

朕可不希望,北部的兵马到了上京城以后,看不到他们的主帅。”

“喏”

随着杨七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固守在燕国北部长城上的兵马,正式开拔。

时隔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