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锦王谋世家(2更)

一寸锦绣 莫西凡 3806 字 2024-04-22

南宫炔停下脚步,静静的看着她,突然想起一句话,岁月静好!他身后的四个丫头也是暗暗打量,有些明白为何少主对她非同一般,同为女子,都忍不住被她吸引。

这随意躺着享受阳光的女子,遗世独立,万般静好,见过南蜀第一美人风华公主,再见她,还是被惊艳了,不是顶美,却如一壶美酒,闻香而醉。

“不知锦王可满意?”

“晚膳可愿留用?”锦山的竹叶青待客应该不错,一顿晚膳拖欠太久,好似不太厚道,此次风云山庄可谓损失颇大。

“求之不得,看来冻伤已恢复的差不多了,手伸出来,本公子把一把。”南宫炔不客气的在一旁坐下,一副正经的样子。

少主何时以郎中自居了,四个丫头纷纷低头看向地面,想一亲芳泽还这么直截了当,少主不要脸的时候,当真是不管不顾啊。

青锦微微侧头缓缓抬起眼皮,星眸扫了一眼,伸出手去,对自己的身子还是挺爱重的,只是有时候情非得已,这风云山庄的神医,据说一脉千金,今日占点便宜。

南宫炔虽然依旧是黑色长袍,墨发却梳了起来,挽了个发髻,倾国倾城的脸上少了几分柔美,多了几分刚毅,但是一点也不突兀,这么看,还是美,只是不会再有人误认他是美娇娥了。

手指触碰,冰肌清凉,晒着太阳,怎么也不见暖?南宫炔眉头轻邹了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仔细的把脉,细若游丝的一抹脉象让他心头一跳,面色也有些微沉,还是寒入骨髓了,虽然他当时废了不少好药,依旧没改变结果。

她的寒疾自小就随带,无法根治,应该也是精心养护了多年,才略有好转,但是受的这一场寒冻,不但白养了多年,还变本加厉,让寒气入骨了,想要再治愈,就连他也不一定有把握了。

往后寒冬腊月不但要受寒疾侵食的隐痛,最重要的是不能有孕,就算侥幸怀上了,也万不可留,因为产子时可能会要了她的命,就是养着,这样的身子,就算她内力再深厚,也不过十余年的寿命,还的祈祷没病没灾。

“如何?”见他许久不说话,青锦收回手,轻问了句。

南宫炔收了心神,脸上重新挂了笑,只是笑不达眼底,“没什么不妥,就是体内寒气重了些,往后的忌口,生冷的一律沾不得。”有没有把握,总的想办法试一试的。

这些话已经听的耳朵起茧子了,青锦也没在意,继续闭眼想再晒会,黎叔看着,转身出去忙了,小姐这样随意,说明是放心之人。

卷宗到洛老手上,洛老先是迟疑了下,最后还是打开细看,一卷卷看下来,看的忘乎所以、废寝忘食,卷宗所及可说是辛秘了,有了这些资料,事情办起来就利索了。

看过之后,又不免感慨,这些东西所记这么详实,该是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也就是说她早就看到了这一步,并做了相关准备,谋而后动,能有今日这番成就,都不是必然的,陛下不少糊涂之人,是惺惺相惜,是敬重,才会做错在此时将大元江山托付的举措吧,也确实找不出比她更有能耐的了。

看来是他多虑了,他能想到了的,她又怎会想不到,早就是个天下之局了,而她也是那下棋之人,询而和陛下,到底看的比他们这些老东西清透啊。

洛老心里有了定数,也知道该如何去做,立刻让人通知了几位辅政阁议,将自己的意思提了出来,而今陛下不在,这种交涉往来的事,还的他们出面办妥,再说而今家中有一个手持玉玺的锦王,做的了大元的主。

“这事不知几位大人有何想法?”洛老爷子将事情大概说了一边,咨询大家的意见,事情是要办,如何个办法,大家可拟定个章程出来,而且时间也拖不得。

白云曦在几人中年纪算是最轻的,可以说这平步青云了,所以为人也更加低调谦顺,一般议政也是先听取他们的意见,自己再做补充。

“洛相,此事按说是该提上日程了,南蜀早已有了动静,那些个门阀大家,都不是好说话的,此事也是事关重大,陛下不在,如何操办?这结交门他们,总的有互相看中的东西做砝码,即便他们几个是辅政,也难做这个主啊,钟太傅有些为难,又有些焦急。

洛老捏了下胡须,手指敲打了下桌面,轻声重道:“陛下不在,玉玺在,遇大事要拿注意,咱们尽可请示锦王。”

其他三人面色变了变,钟太傅骨子里就是个文人,虽然看的明白,却不喜深究,洛老这话一出,就表示,洛家对锦王已是看重了,也是个风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于勤本就是个在人情世故里打转的,吏部掌管官员任免,这些事看的比谁都明白,那锦王连洛老都能收拢,可见一般,哎,到底事关大元,又有玉玺在手,他也只能点头表示同意,纵观这些年,无论如何出格,那锦王到底功在社稷,功在大元。

白云曦更没意见了,对那个侄女,他早已心悦诚服,女子又如何,满天下找出几个能与之相比的男子都少有。

“既锦王在,那这事是可以操办起来,不知洛老可是有了想法?”钟太傅算是代表发话了。

洛老点头,想起那几个卷中所记,同他们娓娓道来,分析权衡,进行取舍,锦王让他张罗这事而不是自己亲自去办,自然有她的用以,所以他也没说这些都是锦王整理出来的。

按青锦的意思,那橙色必须拿下的几家,分别是韩家、墨家、樊家,韩家书香传世,秋湖书院乃当世最具名望的书院,天下读书人都想去的地方,所收学生,三国皆有,可谓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据闻秋湖书院藏书楼中囊尽天下孤本典籍,涉猎之广,只要你想知道的,都能在这里找到。

墨家是传闻中鲁家嫡传,墨家手中有天下最好的能工巧匠,只要你想到的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独门的手艺,只传本家,不收外徒,所以也占了个独一无二,墨家所造的东西千金难求,听传言说,用木造鸟能飞,虽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其手艺之高超,现在各国用的兵器初样就是他们打造的,只要是新东西,在墨家匠艺录里没有的,不管是哪国的,谁要的,他们墨家都接活,比如青锦送回的那些图纸,都是兵部找墨家做初样,再回来对照打样才做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