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九点,于明辉才过来打招呼,然后抬脚走了,看样子倒也没什么悲伤难过的,毕竟虽然不住一个屋檐下了,还住在一个村里不是,每天过来溜达一趟也再方便不过了。
俩人去了郭玉洁屋里,看到她手里攥着两百块钱,“你哥给我的。”
“给你就拿着!”于聪慧根本就不在意,这是应该的,这点钱也根本就不算多。
火炕都烧过了,上面铺着炕席,坐在热炕头上别提多舒服了,关河就很喜欢这个热炕头,纯天然的火炕,不是空调和暖气能比拟的。
“今晚你们就铺着旧的被褥,妈都洗过了,放在那里也没用。”
“我那新的结婚用的被褥什么时候能做好?等在家里放一套吧。”
“那可不行,三铺四盖这是咱们老家的规矩,你得都带过去,不过结婚后想在家里睡觉,到时候妈给你再多做一套。”
关河点头,“那姨就多做一套吧,我喜欢这种被褥。”
“行!”郭玉洁笑的很和蔼,“小慧啊,你嫂子就那么个人,改不了了,以后你嫁到城里,也不常回来,别和她一般见识,说到底也是文晓和文峰的亲妈,孩子也都这么大了,难道还离婚不成?也没做啥顶了天的错事儿。”
“不孝顺您,这还不是错啊?她岂止是不孝顺,简直就是把您当牛做马,我于聪慧的亲妈,谁给她的底气来欺负您?您不在乎那是您的事,我可看不惯她,整天就知道想着作妖,真以为她自己多了不起呢。”
“瞧你,人不在眼前你都能生气,这脾气得改,小关啊,小慧这脾气你日后多担待些,她有时候就是急躁了点,可是个好孩子。”看着闺女,马上就要嫁人了,还是这急脾气,郭玉洁心里怎么能不担心。
关河点点头,笑道:“姨您别担心,我知道小慧的好,她脾气不好没关系,我脾气好,能让着她。”
“哎,你们都是好孩子,以后遇到啥事别急,有商有量的,我也没别的想法了,就是想看着你们俩和和美美的就行。”
“我们明白。”
晚上,俩人躺在暖和的被窝里,舒服的关河一直说个不停。
“以后咱们经常回来看姨,反正开车也就两个来小时,就是咱们住的楼房,不让用土灶,不然我非得在家里盘一张土炕不可。”
于聪慧嗤笑,“想得美。”
效果后,她有想起了许宁。
将在帝都发生的事儿,和关河说了一遍,然后叹口气道:“也就这件事,张莲是在让我忍无可忍。”
“许家表姐知道这事儿吗?”关河问道。
于聪慧摇摇头,“不知道,让小叔和小姑给拦下了,不然我妈当时不同时,指不定他们俩在最后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能做出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来。”
“和人家要钱这种事的确不好,关键是家里的日子也不是艰难,至少吃喝不愁,每年都有余钱。”关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是很正的,他自小的生活说不上大富大贵,至少父母之前也都是有工作的,现在也领着退休金,自小就没吃过苦,手里也经常有零花钱,再加上现在也有自己的店面,店铺还是自己的,以后若是不想开店了,只是店铺的租金每年也不少钱。
于聪慧倒是赞同,“说的是,其实我对许家的家世也很心动,不过不是我的东西,我可没脸去占便宜。”
“喜欢钱这本身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现在社会谁不喜欢钱,关键没钱寸步难行,不仅仅是日常吃喝。不过咱们靠自己的本事赚钱,不去占便宜本身就值得赞扬。”
“就知道拍马屁。”于聪慧嗔怪的瞪了关河一眼。
关河笑了笑,将她搂在怀里,没有说话。
“许宁表姐这个人其实很好,这次去那边玩,给我们安排的是五星级酒店,吃的也都很丰盛,还专门找导游带我们在帝都到处逛了逛,这次出去没花着什么钱,回来更是准备了那么多的特产和礼品,就只是送了那些化妆品,总价值也十来万了,更别说是奶粉茶叶啥的,我已经很知足了。”
“我就喜欢你的知足。”关河含笑说道。
见于聪慧扶着郭玉洁进来,在场的人都纷纷打招呼,这里面有郭玉洁嫁到于家后的晚辈,也有郭家的晚辈,院子里稀稀拉拉的有十好几个人,屋顶也有几个青壮年在换碎掉的瓦片。
至于瓦片也不需要重新买,墙角那边就对着几百片,都是当年换瓦片的时候剩下的,几乎家里盖房子的都能剩下不少砖瓦,平时家里有点别的东西需要堆砌的,也都用得上,不会浪费掉。
“这玻璃裂口了,现在大正月里,可得往家里灌风!”一个长得瘦高的男人站在敞开的土炕间外面,冲在屋子里收拾东西的郭玉洁道:“姑,小四今年刚换了铝塑窗,家里那些老木窗框都拆下来了,玻璃也有,都是旧的,我给你换上行不?”
“行,没碎就行,姑不在乎这个。”郭玉洁看着那青年道,这青年是她娘家侄子。
也不用担心这些玻璃不合适,其实都是多余的,他们村的房子,几乎都是自己村里的泥瓦匠给盖的,除非是谁家特别要求才会给你放大,不然都有固定的图纸了,照着图纸盖起来就行,几乎有点年纪的房子家家户户窗户都一样大,甚至屋子的格局也都一样大。
“小慧啊。”郭玉洁喊了闺女一声,“今晚得留他们在咱家吃饭,现在这个点也不知道小林庄的集散了没有,你和小关开车去那边看看,买些菜啊肉啊鱼啊啥的回来,晚上请他们吃饭,不能让人白忙活。”
于聪慧这才反应过来,一拍脑袋,“对,差点忘了,现在还不到三点,那边的集差不多四点左右就散了,关河咱们快点。”
“好!”关河放下手里的相框,拎着车钥匙就和于聪慧走了。
小林庄这边有个集,五天一个,农村的大集一般都是五天一个,这似乎已经是老规矩了,而城市里的菜市场却不同。
小林庄离着郭庄有十二三里路,开车也就十分钟左右的功夫,毕竟这里是农村,来来往往的人也多,而且还是弯弯绕绕的。
等赶到小林庄的时候,这边的集已经散了过半,蔬菜那边倒是还有几家,不过也已经开始收摊了。
两人赶忙上前去,招呼那对中年夫妇说要买菜。
“要啥菜?这快收摊了,算你们便宜些。”他们一般大清早就过来摆摊,一整天下来,菜都不算很新鲜,而且都是挑剩下的,可好吃还是没问题的,毕竟都是大棚里种的,菜也都是去下面收上来的。
两人买了一些芹菜,蘑菇,山药,豆角,黄瓜和西红柿,每样要了三无斤,现在天气冷,这些菜在家里放个几天都坏不了,自家吃又不是上大席,谁还在乎这个。
之后又去买了蛤蜊,青口,两条活鱼,两根鲅鱼和几根带鱼,当然也去一个肉摊上买了几斤五花肉,两斤烧肉,猪大肠以及一条卤好的猪腿,这才满载而归的回家。
“咱早上带来的那些馒头,还在大哥家里呢。”回去的路上,关河说道。
于聪慧满不在意道:“回去的时候,在门口听听,我去拿着。”
晚上那边还要吃呢,大哥家里有米有面的,自己做呗。
“等结婚前给姨买台冰箱过来吧,隔段时间就给她送些馒头过来,她也不用做了,冰箱里能放很长时间,吃完了再送。”
于聪慧点点头,“也好,明后天洗衣机就送过来了,再买台冰箱也行,正好你明天回去,去那家买一台,单门的就行,我瞧着有一台冰箱是1200来块钱,好像是搞活动,红色的,容量也不算小。”
“知道了,明天上午我回去看看。”
在于明辉家,顺道去厨房里把馒头给拎出来,张莲坐在炕头看到于聪慧的举动,心里恶心的要命,嘴上嘟念着,却因为关着窗户,外面根本就听不到。
走到门口,于聪慧想起一件事儿,扭头对里面喊了一声,“文晓,今晚你爸在奶奶那边吃饭,你俩是在家里还是过去?”
文峰从里面冲出来,“姑,去奶家吃饭。”
“哦,别喊你妈!”说罢,就上车离开了。
文峰回头看了眼坐在炕头上的张莲,啥也没说就回屋去了。
进去说啥?我姑不让你去奶家吃饭?他还不得挨揍啊。
回到家里,俩人拎着东西进屋,院子里的人看到后,纷纷打趣。
“买这么多东西啊?你俩这是把集给搬回来了吧?”
“小慧,都买的啥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