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于整部电影的作用无异于画龙点睛,把这两个角色交给老前辈易水寒也稍稍放心。
徐正强沉浸喜剧界多年,凭借着宽广的人脉,很多角色都有了大致的意向和人选。
还有如大反派火云邪神、主角的同伴肥仔、给主角武功秘籍的乞丐、两个瞎子天残地缺等人都有了初步的人选。
易水寒大致斟酌了一番,徐正强的眼光还是值得信任的。
他一来就解决了绝大多数人选的问题,倒让易水寒松了一口气。
只要等这些人过来试下戏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但依旧还有许多的角色没有合适的人选。
譬如颇具特色的龅牙珍。
这个的戏份不多,但出奇的让人印象深刻。
袅袅婷婷的身段,娇媚爱美的女儿常态,格外出位的龅牙,这几种似乎矛盾的属性集合于一人身上。
她不是美女,但当她第一个站出来为了三位高手和包租婆大吵的时候,又是无与伦比的气势和情义。
还有那格外呆萌的酱爆。
他看着一副呆傻的样子,表情木讷,其貌不扬,每次出场还都露着半个屁股。
看起来是个丑角,但是却软硬不吃,在被威胁的时候半点表情也没有。
这个时候你才发现,那哪里是傻气,就像《审死官》里黄一飞演的管家始终居高临下的眼神,竟然无端生出份冷和硬,还夹杂着微微的嘲弄。
这个人物或许是最值得期琢磨的一个角色。
想要演好这个角色,说实话,最重要的是契合的气质。
这也就是易水寒准备海选的原因了,不选名气大的,不选演技好的,只选最合适的。
还有那三个隐居在猪笼寨的三大高手,这些演员更是难找。
你要是找些连武功底子都没有的演员,只会徒成笑料罢了。
好在易水寒等人不急,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对剧本的研究越是细致,徐正强越是惊叹。
这部剧本的出色并不仅仅是构架和主线,也在于剧中的配角甚至群演。
包租公、包租婆、斧头帮老大琛哥、火云邪神、苦力强、酱爆、甚至没有太多剧情的龅牙珍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
特别是猪笼寨中那种颇有生趣却不凌乱的生活描述,着实是让人叹为观止。
那种细节中油然而生的有趣和笑点自然又和谐,比其他喜剧电影那种生硬尴尬的笑点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对于创作出这样作品的易水寒,徐正强更是欣赏和感慨。
在确定了执导《功夫》之后,徐正强和易水寒有过很多次的交流。
有些时候,易水寒的观点和看法让他觉得和自己的理念和契合,但更多的时候,易水寒提出的建议甚至让他觉得惊艳。
就好像在易水寒的脑海中已经构建出一幅幅场景,一切细节和画面都了然于心。
这种无与伦比的天赋,直让他觉得易水寒更适合做一个导演。
易水寒只是笑笑不说话,他对细节和节奏的把控更多的是来自原作品的印象。
但对于徐正强所说的做导演的事情,易水寒不置可否。
这个时候,演员跨界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了。
演员转型导演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但更多的时候结果是,始于冒险,终于烂片。
“演而优则导”的背后,拍电影这样的商业行为,对于要转型的演员来说意味着冒险,意味着可能的失败和人设崩坏。
其中的风险自然是极大的,但对于易水寒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
这种想法的初衷,依旧是想要能够更好的演戏。
尽管作为一个主演有极大的自主权,但当他的理念和想法和导演有冲突时,却还是要服从导演的安排。
很多时候你演出了自己想要的感觉,但在剪辑之后却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尽管很不想承认,但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的核心所在。
所以易水寒才会萌生自导自演的想法。
这也是易水寒找导演需要和自己理念相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