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和好

好在刚刚容峘没有否认,否则的话,她非要容峘知道花儿为什么那么红。

“别以为你用了美男计,我就可以原谅你了。”一记长吻结束,叶子衿用一只手指用力戳他的胸口威胁。

“如果我要是知道美男计对你管用的话,早就在你生气的时候用了。”容峘吃吃地笑起来。

叶子衿不再和他生气,他觉得心情简直好到要飞起来,“两天都不理我,好狠的心。为夫深刻感受到了王妃的威严,以后绝不再惹王妃不高兴。”

“这句还像人话。”叶子衿咯咯地笑起来。

容峘翻身将她搂紧,“天色还早,咱们再睡一觉。”

“还睡,再睡太阳都晒到屁股上了。”叶子衿对他说谎能力见涨表示嗤之以鼻。

“反正又不会有人上来。”容峘抱着她不撒手。

“别想岔开话题,那些美人怎么办?”叶子衿想想都觉得心塞,果然找了太优秀的男人总是会有人惦记,都是这个男人惹得祸!

想到这儿,她狠狠地瞪了容峘一眼。

容峘不由得心里一凉,“放心,她们到不了定州。”

“完全是馊主意。”叶子衿白了他一眼。“就算你阻止了一批美人,那么下一批呢?更何况送来的美人,全是从各个世家中挑选出来的贵女,要是她们出了事情,你也落不到好处。”

“怎么,王妃想通,还想鼓励我红袖添香不成?”容峘觉得叶子衿不在乎他,说出的话都带着酸味。

“想得美!”叶子衿闻言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送多少美人全都收下,不过得单独盖房子让她们住下。你要是敢单独过去见美人,呵呵。”

说到这儿,她的目光落在了容峘最重要的部分,“你也知道我的刀到底有多锋利了。”

“多谢王妃体贴。”被她恶狠狠地威胁一番,容峘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得什么似的。

“哼,男人果然不可靠。一听有别的美人,马上就兴奋了。”叶子衿白了他一眼。

容峘……

两个人在床上腻歪了一会儿后,才起床。

因为叶子衿的小楼不是独立,所以两个人一起下楼的时候,还是惊呆了叶家人。

“王爷他?”马氏吃惊地指着容峘问叶子衿。昨天晚上她看叶子衿一脸疲惫的样子,一大早叶子衿又破天荒没有起床,所以马氏特意想过来看看叶子衿。没想到,到了楼下,叶子衿却直接给了她一个意外的惊吓。

容峘做了坏事被抓包,脸上却没有露出半点儿的尴尬之色。“伯母。”

“啊?”马氏还处于发懵状态,整个人显得束手无措。

“娘,甭理他。”叶子衿白了容峘一眼,“这种想左拥右抱的男人最可恨了。哼,别以为一大早过来道歉,我就会原谅你。对了,你是怎么进门来的?”

马氏听了,也立刻转头看着容峘。是呀,容峘是怎么进门来的?还到了闺女的绣房,呸,当然,叶子衿的房间也不算啥绣房,那丫头不讲究。可就是再不讲究,容峘也不能……

她用诡异的目光盯着容峘看。

容峘指指墙头,“京城里的事情只是误会,我担心有人在的时候,你又不愿意搭理我。所以我就单独过来找你了。”

容峘避重就轻地解释一句。

马氏听了,还真被他糊弄住了。毕竟做父母的,还是希望子女的亲事能顺顺当当,叶子衿这几天对容峘的冷嘲热讽,她看了一直不能心安。

容峘想私下里和叶子衿说清楚,说明容峘是真心对待叶子衿。她冷静下来以后,又发现容峘身上的衣服和昨日不同,心也就彻底放下来了。

马氏却不知,一大早天权早就从别院中给容峘送来了新衣服。

“娘,咱们不搭理他。”叶子衿过去,抱着马氏的胳膊撒娇。

“去去,说开了,怎么还耍小性子?你们慢慢走,娘去厨房看看。”马氏点了她的脑袋教育,然后冲着容峘笑了笑。

“王爷威武哟。”叶子衿见马氏心急火燎地走了,回头冲着容峘笑呵呵地眨巴眼睛。

容峘淡笑,“最威武的是王妃。”

两个人并肩往花厅方向走去,一路上,下人见他们有说有笑,个个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啊?”当两个人一起进了花厅,叶苏凉第一个发出惊讶的叫声,眼睛也盯在他们身上。

叶子衿呵呵一笑,家里人吃惊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昨日她对容峘的态度还那么恶劣了。

叶子楣和叶苏离、杏儿还好,眼中的惊讶都是一闪而过,至于叶良禄,则是满脸笑意。

最可恨的人就是钱多串了。

此刻,这货正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叶子衿,“恭喜王爷王妃和好如初!”

叶子衿听出他语气中的讥讽,不就是嫌弃她没有坚持力吗?

容峘的眼神一冷,“我和子衿一向很好,何来和好如初之说?”

钱多串眼睛一瞪,哼,说谎脸都不红。两个人吵架,好像谁不知道似的。

“容峘,甭搭理他。单身狗什么的最可怜了。”叶子衿拉着容峘故意气钱多串,“哎哟,胖子,你为老钱家开枝散叶的宏伟目标什么时候实现呀?”

钱多串果然被他气到了,“什么单身狗。我要是想娶亲,自有大把的美人扑过来。”

“那你倒是娶一个试试呀。”叶子衿没有说话,叶子楣就开始火冒三丈了,“成天赖在我们叶家算什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叶家欠了你多少呢?对了,老宅子那边就有一个对你投怀送抱的美人,你不去老宅子,留在我们家干什么?”

叶子楣的声音有点儿大,胖子被她吼得差点儿落荒而逃。

他好想哭得说,他不就看叶子衿和容峘不顺眼,随意说了两句吗?又没有得罪叶子楣,为什么叶子楣要吼他?

“老远就听你一个人喊,有你这样待客的吗?”马氏进来逮着叶子楣骂。

叶子楣被骂,又狠狠地瞪了胖子一眼。

“子楣。”叶苏离拉架。

胖子情绪一下变得低落,不管他和叶家的关系多么亲密,说到底他也只能是叶家的客人而已。不像其他人,想到这儿,他偷偷地瞥了容峘一眼。

容峘的表情十分自然,正低头和叶子衿说笑。

顿时,钱多串觉得一切更加索然无味了。

马氏训完叶子楣,又安慰胖子,“是伯母没有教育这丫头书,多串呀,你别她大一岁,你就别和她计较了。”

“伯母放心,我不会放在心上的。”胖子收拾起低落的心情,挤出几分笑脸回答。

叶子衿欺负完胖子,见他情绪低落,心里总算舒坦。

马氏吩咐人上菜,钱多串有吃的,所有的小情绪也立刻消散。

马氏见他又变得生龙活虎,心也就放下来了。

没想到,吃完饭,糟心的事情又来了。

“多串哥,我给你做了一双新鞋,等会儿,你试试。”作坊里忙得热火朝天,大家放下饭碗,就开始往作坊走去。可是还没有作坊门口,钱多串就被叶兰泽给拦住了。

叶兰泽的手里拿着一双黑色的棉鞋,羞羞答答地叫住了钱多串。

叶子衿……

叶子楣的眼神暗了暗,没有说话。

“胖子,我们先走了。”叶苏凉拍了拍钱多串的肩膀,低笑着说。

杏儿担忧地看了叶子楣一眼,在感情方面,女人总是要比男人敏感得多。

钱多串下意识偷瞄了叶子衿和叶子楣一眼,他见叶子楣和叶子衿脸上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特别是边上的容峘,眼中的讥讽更是显而易见。

胖子一下炸毛了,“谁是你哥?你别瞎认。我有鞋子,家里的下人多的去,用得着你给我做鞋子吗?你谁呀?成天缠着我,烦不烦?”

说完,头也不抬就往后面的作坊跑去。

叶兰泽手里捧着鞋子,看着钱多串肥肥地身影跑远了,忽然“哇”地一声大声哭起来。

叶苏心和叶苏协其实就跟在叶兰泽身后,兄弟两个目睹了整个过程,说实在话,早上他们看到叶兰泽拿着鞋子出门的时候,就感觉不妙。可是叶兰泽的脾气太过倔强,他们就算想拦住她也没有好的办法。

不过,妹妹到底是亲的,他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钱多串欺负叶兰泽而无动于衷。

就在兄弟两个气势汹汹找去找钱多串算账的时候,三辆马车从他们身边过去,在叶子衿身边停下来。

“叶姑娘。”就在叶子衿纳闷的时候,白上水的脑袋从马车里伸了出来。

叶子衿戴着口罩笑着走出了作坊。

第二站,她要去的是隔壁院子里。

隔壁做的是各种各样的酱菜。因为已经到了冬季,所以作坊里腌制早就结束,作坊也就空下来了。叶子衿打算就在这边做粉丝。

做酱菜,各种蔬菜都需要反复清洗,所以作坊墙角处打了一口水井,夏季的时候,还可以接从山上流下来的清泉水,十分方便。

这一间院子很大,还很奢侈,头顶上居然是用透明的雨布罩着,所以人在下面,也感觉不到冷。

此刻,院子里正坐满了老人,每个老人边上全都放着一个装满红薯的筐子和一个空筐子。他们正用刀子给红薯削皮,然后将削皮后的红薯放进空筐里。

筐子一放满,就会有人过来抬走称重。

接着,红薯就被抬进另一间空房子里用石磨磨成浆沉淀。

这几道程序已经做了好几天了,叶子衿从定州一回来就开始吩咐人带着干了。

“嗯?”叶子衿一进作坊,就看到陈氏和老爷子居然也坐在红薯堆旁削红薯。老两口身上穿的也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旧袄子,正一手拿着刀,一手抱着红薯在认真削皮。

叶子衿觉得奇怪,是因为她知道老爷子和陈氏身上并不缺银子。

马氏和叶良禄都不是愚孝,他们按照原本老宅子的要求,每个月都会给老宅子那边送去二两银子。现在的二两银子对于叶家来说,或许只是小钱而已,但是对于老爷子两口来说,一个月二两银子完全算得上是巨款。

“那边听说这儿收人进来削皮,没打招呼就坐下来了。”金氏看出叶子衿的疑惑,低声告诉她。

听到门口有动静,不少人抬起头看过去。当他们看到是叶子衿过来,不少人笑着和她争先恐后地打了招呼。

老爷子和陈氏也看到了叶子衿,不过老两口很快就低下了头继续认真削起来。

叶子衿……

说实在话,这样的老爷子和陈氏,倒是让她无从下手了。她又不是神经病,真的会和一对老人没事找事闹起来。但要是让她和老爷子和陈氏太亲昵,她同样也做不到。

毕竟骨子里,原主对这对老夫妻是有怨恨存在的。

叶子衿想了想吩咐玉衡,“给他们送去两盒擦手的药膏。”

“是,王妃。”玉衡答应一声。两盒护手的药膏,如果放到市面上,完全算得上是百金,给了老两口,糟蹋了。

不过这话玉衡肯定不会说出口,只要是主子吩咐下去的,别说百金,就是万金,她也会送。

叶子衿进了最后的烧锅间,“将晒成品的红薯粉拿过来。”

金氏听了,亲自过去将红薯粉拿了过来。

“锅里的水已经开了。”夏氏抬起头说。

叶子衿点点头,“很快就好。”

“粉来了。”金氏和几个人抬着几袋的红薯粉过来。

“青山叔你们过来看着。”做红薯是力气活,需要壮力和这边配合,叶子衿特意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过来。

“都围过来。”叶青山吆喝一声。

大家赶紧全都过来站好。

“用沸水浇粉,八成熟以后,顺一个方向揉面,不能有疙瘩,直到不沾手,揉成能拉丝的面糊。”

叶青山等人听了,就将外面的棉袄脱掉,又在盆中反复洗好手以后,四个大汉站在了大盆边上,金氏用瓢舀了热水倒进大盆中,四个汉子相互配合,然后开始揉面。

这个过程算是力气活,纵然是四个大汉,将一大盆的红薯粉揉成面糊后,也感觉吃力。

不过这才是做红薯的第一步,剩下的就要试试漏斗了。

叶子衿让如兰站在椅子上,手里拿着特制的漏斗。叶子衿将一团糊糊丢进漏斗,面粉很快就成丝状往下漏。

“漏丝前先试一下,看粉团是否合适,如漏下的粉丝不粗、不细、不断即为合适。如下条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应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明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漏丝前调粉以一次调好为宜。”叶子衿认真叮嘱大家。

金氏等人听了,连连点头答应。

面糊丢进漏斗,很快下来成了丝状。

“拍打要按节奏来,否则的话,成的丝不均匀。不紧不慢即可,以后你们要找固定的人来培养,算是大师傅了。”叶子衿吩咐。

“王妃,让小人来吧。”一个汉子站出来说。

“小的也可以。”另一个汉子也站了出来。

叶子衿抬头一看,原来是家里的下人,她微笑着点点头,“你们也不必过多考虑,常言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多找几个师傅练手,今年只是开始,明年的时候,才是重头戏。”

两个说话的下人脸色一红,的确,他们是担心家里的秘密被村里几个人学去了。

叶青山几个听了叶子衿的话以后,却深受感动,纷纷表态会认真学,绝对不会将方法外传。

叶子衿听了微微一笑,说实在话,她也不怕外传,毕竟,粉丝的销路以后不会太差,但小作坊出来的话,产量会更低。她的目标是各州的大客户,所以不怕有人和她竞争。

如兰本是练武之人,所以击打什么的,对于她来说,简直是易于反掌。

从漏斗中出来的粉丝,刚开始漏出的时候,显得很粗。过了一会儿,慢慢地变细,落入锅里,就显得特别细。

粉丝落入锅中以后,叶子衿立刻让金氏和夏氏,将粉丝用长筷子夹起,顺着锅台上的皮罩子拖入了冷水中。

然后再换一个冷水桶,直到所有的粉丝能分开,她才让金氏和夏氏用竹竿挑起,然后挂到外面去晾晒。

老爷子和陈氏看到作坊里的人抬出竹竿的时候,吃惊地半点儿没有说话。其他削皮的人也看傻了眼,这些难道全是红薯做成的?咋看着那么像细细的面条呢?

叶子衿见第一锅就成功,满意不少。

她继续坐下来,“红薯做完了,就用米粉、土豆粉做。”

金氏一听还可以用其他的粉做,顿时高兴万分。这样说,村里人根本闲不下来了。

叶青山等人听了也高兴,做熟了以后,速度也快。只要做得好,月底的奖金肯定少不了。

大伙全都憋足了劲干,一天下来,外面就摆放了不少的粉丝。

黄昏的时候,叶子衿终于从粉丝间出来,她又回到了香肠那边。

香肠这边更加显得壮观。

六头猪被杀,接了满满一缸的猪血,全都放了盐,成了猪血块。剁肉馅的人一天下来,累得胳膊几乎都抬不起来。灌肠的速度就更不用说了,一天下来,成果辉煌,院子里的绳索上,全都挂满了香肠。

“这才第一天,明天怎么办?”叶苏凉见她过来,摸着脑袋上的厨师帽问。

“作坊里放不下,就放到别的地方晾。”叶子衿笑呵呵地回答,“在荒地那边打上木桩,然后派几个人和两条狗专门在那边看着就是。别离开人就行。”

“行,就照着你的方法去做。”叶苏凉高兴地答应一声。

“这些下水、骨头和猪血咋办?”叶苏凉又问。

“晚上我配料,让人在外面的大锅中煮了,算夜班加班。”叶子衿乐呵呵地回答,“然后给工人分了,算是提前给工人的一部分福利。猪血的话,孔掌柜明早会派人过来拖走。至于大骨头,咱们自己煮汤喝,排骨红烧,多余的也分一些给别人好了。”

“还有猪皮。”叶子楣插言。

“做皮冻吧。”叶子衿想都不用想,“一起卖给孔掌柜,还可以做辣皮酱。”

“光说有什么用,别人又不会。”叶子楣嘀咕。

“得了,晚上我做,明日正好让孔掌柜的人拉走。”叶子衿摆摆手说。

“这么一说,真是半点儿也不浪费呀。”胖子蹦跳过来嚷嚷。

“明日还可以做熏肉,也可以放置的时间久一些。”叶子衿想了想说。

叶苏凉等人听了,想到这么多赚钱的门路,个个顿时高兴不已。

几个人说笑回到家里,就看到容峘站在廊檐下淡笑等着他们回来。

钱多串一见到容峘,就想到了早上容峘对他说的话,顿时整个人的心情都不算美妙了。

“累呢?”严格来说,容峘的眼中只有叶子衿。

叶子衿皮笑肉不笑看着他回答,“累,怎么不累。不过对比王爷来说,我这点儿累算什么。毕竟王爷以后要养多位美人,还要兼顾美人的心灵,同时还得滋润美人,让美人们雨露均沾。到时候我还担心王爷身子骨不行,到时候累到了怎么办呢?对了,如冰,猪腰子全都拿回来了吗?”

如冰同情地偷偷瞥了容峘一眼,恭敬地回答,“回禀王妃,奴婢全拿回来了。”

容峘听了,脸色半分不改,依旧笑眯眯地看着叶子衿,“多谢王妃关心。累了一天,赶紧过来坐下来歇歇。”

马氏和叶良禄早就回来,正坐在花厅里。听到外面的动静,马氏正准备过去吩咐人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