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办呀,我给工钱。”叶子衿嬉皮笑脸地回答。
叶良禄见她揣着明白装糊涂,立刻明白叶子衿暂时还不打算原谅老宅子那边。
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子女,双方的关系却不够好。叶良禄心里不痛快,不过他也不是怨恨叶子衿和几个孩子。这些年来,老爷子和老太太为了叶兰泽,一向偏心大房那边,几个孩子因为叶子衿的名声,没少吃苦。
日子好起来,想要几个孩子马上原谅老爷子和老太太,真的很难。
“苦日子已经过去了,你以后是越清王府的王妃。不管他们为什么改了性子,哪怕我们和那边断了亲,可是从血脉上说,却还是连着筋。娘不想你因为仇恨而蒙蔽了心,以后被人抓住把柄不放。你的名声好不容易好起来,可不能因为一点儿小委屈而被人再在背后议论。只要他们做的不是过分,面子上地事情还得维护住。”马氏也趁机劝说。说这番话,她的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她看到老爷子和老太太认真帮着维护二房的利益,而感到扬眉吐气。另一方面,她又觉得两位老人说起来也有些不易,同时还担心有人趁机在背后数落叶子衿不孝。
“你娘的意思是说,只要老宅子那边不是做得过分,你们就不要放在心上。要是他们做得过分,爹和娘也不会拦着你们。”叶良禄迟疑一下说。
拦着几个孩子干什么,他没有说清楚。不过叶子衿和叶子楣还是听明白了。
叶子楣没有发表意见,说实在话,让她一下子忘掉在老宅子受的委屈,她一时还真做不到。
叶子衿就更有意思了,她很清楚,叶良禄夫妻与其是在说给她们姐妹两个听,还不如是说给她一个人听。
对于老爷子和老太太,叶子衿还真没有太过计较。老人家偏心眼在乡下很常见,好在这对老夫妻人虽然糊涂些,倒还没有变成极品。家里不差那点儿银子和吃的,所以只要他们不是太过分,她还真不会有闲空去找他们麻烦。
至于老太太和老爷子为什么改了性子,愿意到二房这边来干活,她还真不清楚。
“行,爹、娘,我听你们的。”乐得当一回好人,叶子衿笑眯眯痛快地答应了叶良禄马氏的要求,“这么多天没有去作坊,我得过去看看。你们甭担心,洋芋的事情,我会趁机处理。”
叶良禄和马氏见她将话听进去,终于都松了一口气。
“我和你一起去作坊。”叶子楣见叶子衿要出去,连忙跟着嚷嚷。
“你还是先看看大哥的新房吧。”叶子衿摆摆手,“布置新房我不在行,姐你懂绣工,过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帮上忙。”
叶子楣想了想,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也就没有闹着继续跟着她出去。
叶子衿带着摇光、玉衡几个,很随意地到了后面的作坊。
村民们正在上工,因为钱家粮食送过来很及时,作坊里的生意一直没有断。叶子衿先到了油坊看了看,发现这边有叶苏协带着,正忙得热火朝天。
“东家,回来呢?”村民看到她,立刻笑着对她打招呼。
叶子衿笑着回应了。
油坊炸油后剩下的花生饼和豆饼,在今年起了大作用。所以作坊里干活的人,对花生饼和豆饼十分重视,每一块都会仔细晾晒,然后放在木头架子上码好。
叶子衿转了一圈后,又来到方面便和坤面的作坊内,这儿都是直接入口的东西,卫生把握得十分严格,她只是站在门口看了看,也没有进去。
作料房内味道比较大,过滤酱油的,筛选香醋的,搅拌料子的村民忙得不可开交,作坊内也是热气腾腾,不少工人在这儿只是穿了薄薄的袄子,大家全都带着大口罩,头发也是用布包起来,几乎分不成谁和谁。
“子衿,回来呢?”带着村民干活的叶苏心和叶苏明过来,和叶子衿打了一个招呼。
“怎么样?”叶子衿问。
“前些天还在担心料子不够,好在你让人及时送过来了。”叶苏明笑着回答。
“辣椒不太多,辣椒酱是不是要停下来?”叶苏心直接将问题报出来。
叶子衿点点头,“辣椒先紧着薯片和豆腐乳用,辣椒酱和火锅底料就先停下来。”
叶苏心明知道后果会如此,但听了以后,还是挺心疼。冬季里,火锅底料十分畅销,作坊里只要生产一些出来,就会被运走,价格而且奇高。停下来,掉的就是银子,想想不心疼才怪了。
“来年就会好起来,咱们整个镇子都会种植辣椒。”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其实她倒是想来个大棚生产,但是她目前还没有找到能替代塑料的物品用来保温。不过明年开春育苗的话,倒是可以提前一些。
“辣椒是个好东西呀,只可惜要到明年才可以继续做辣椒酱和火锅底料了。”叶苏明同样惋惜。
“没关系,酱油、醋和酱料就够大家折腾的了。开春酒厂正常运转,还需要一批信得过的人来做。就咱们村这些人,根本不够用。”叶子衿笑着说。
“那倒是。”叶苏明听了也笑了起来。村子里各家各户出去要过来上工,而且还要忙着开河挖渠,真的半点儿也没有空闲的时间。
出了酱料厂,叶子衿又来到隔壁的作坊。
这个作坊主要做咸菜,各种各样的咸菜,泡菜、各种腌制的小菜全都是。偌大的作坊院子里,叶子衿过去的时候,差点儿没有插脚的地方。
一来,这儿堆满了许多洋芋,上面用稻草盖住,用来抗寒。二来,这儿放了不少的红薯和土蛋,老爷子和陈氏正认真查看红薯和土蛋的质量。
进入冬季以后,已经过了收购红薯的高峰期。所以老爷子和陈氏守着院子,倒是显得无所事事。
“你从定州回来呢?”老两口见到叶子衿进去,显得很吃惊。
叶子衿笑着点点头,“回来了。”
简单的问答之后,双方似乎都没有话可说。
叶子衿走到红薯堆前蹲下来,认真查看红薯的质量。
“只要送过来的货,我们全都检查过了。”老爷子见她蹲下去,立刻不自然地解释一句。
“很好,只要没有烂了都能用。过来卖红薯的人很少,你们明日不用过来了。”叶子衿站起来对他们说。
老爷子和陈氏听了,脸上立刻露出不自然的神色,他们以为叶子衿还在生他们的气。
“还有人回过来,这儿……”
“这儿有工人,要是有人送红薯过来,他们接待就行。”叶子衿打断老爷子的话。
老爷子和陈氏的脸色就显得更加难看了。
“天气冷,你们别冻着。再过几日大哥就要成亲了,你们这两日在家里好好养养,到时候早点儿过来也好帮着张罗一下。”叶子衿其实不想管老爷子和陈氏的闲事,不过她看到老两口一副做错事恐慌的模样,接着又想起叶良禄和马氏对她说的话,心一软,又多说了两句。
“好好,我们这就回去。”老爷子和陈氏没想到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精气神马上回来,两个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叶子衿暗自叹气,她的心肠还是不够硬呀。话说,这对老夫妻不会真的将她又当成什么福星吧?
“咦,子衿,回来呢?”正尴尬时,叶苏离挑着萝卜进来了。
“大哥,你马上就要当新郎官了。就算你不讲究,也得为杏儿姐考虑一下呀。陶家将杏儿姐送过来,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要是搞得灰头土脑,你让陶家人怎么看你?”叶子衿开口凶巴巴训斥他。
叶苏离憨憨一笑,“我是男人,哪那么多讲究。”
“男人也要讲究一些才好,婚姻大事,一辈子只有一次。人家养大闺女不容易,你自己爱惜自己,是对人家的尊重。”叶子衿不给他讲理的机会,噼里啪啦继续训他。“赶紧的,将担子放下,这两天,你给我好好养着。否则的话,我向着杏儿姐。”
“行,我将萝卜送进去,就回家去。”叶苏离憨笑着挑着萝卜进了作坊内。
“小姐。”咸菜铺子里负责人是叶家的下人,她看到叶子衿过来,立刻过来给叶子衿请安。
“这些洗干净切成小片,先用盐和白糖腌制,每日用力搓,七天以后,再和萝卜等放一起腌制。”叶子衿指着洋芋吩咐。
妇人答应一声,马上招呼工人过去洗洋芋。
老爷子和陈氏见叶子衿一回来,马上就安排好洋芋的问题,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大房和三房的矛盾,老爷子和陈氏其实一直知道。不过小辈之间的问题,他们做长辈的都不好插手,再说了,以叶子衿现在的身份和脾气,他们也不敢胡乱插手。
叶苏同这些天的努力,老两口全都看在眼中,却不能多说什么。好在叶子衿不计前嫌,完全接受了这些洋芋。
叶子衿本打算红薯的生产,但叶苏离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家里的琐事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她回来,附近几个村子里的族老和村长里正,也陆续过来拜访。
这样一来,叶子衿暂时也就顾不上红薯的事情,每天只好周旋于待人接物上。
叶子衿随口的一句话,似乎给了老爷子和陈氏一道特赦令。
老夫妻不去作坊,果然每一日到二房这边走一趟。或许是有了前车之鉴,他们到了二房这边,也很少指手画脚。只有马氏在忙得昏头昏脑的时候,陈氏会适当地提点一下。
马氏是第一次为儿女忙亲事,难免有不住之处。庄姑明显是从大户人家走出来,她的某些做法和乡下的规矩又有些相冲,陈氏的提点无疑算是忙了大忙。
这样一来,马氏对老夫妻两个的怨恨似乎又少了一些,就是叶子楣,看到陈氏和老爷子,嘴上也会客气许多。
容峘很快就过来,他一进门就先温柔地盯着叶子衿看。
叶子衿忍不住给了他一个白眼,丫的,早上才刚刚分开,这会儿搞得却好像他们失联多年后相逢似的。
容峘接到她的大白眼以后,才收敛地从她身上收回视线,然后漫不经心地瞥了郑夫人一眼。
容峘长得好,特别是一对桃花眼,让他身上多了几分儒雅,根本看不出凶狠。可是郑夫人还是从他眼神中看到了威压和上位者的霸气。
在这种带着威迫性的目光下,郑夫人主动怂了。
“民妇见过王爷。”她战战兢兢地站起来给容峘行礼。
“坐。”容峘惜字如金。
郑夫人听了又战战兢兢地坐下。
“子衿,收拾好了没有?”三人说话,叶子楣带着催促的声音就从门外响起了。
容峘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对叶子楣有些不满起来。急什么,才到了辰时,晚上肯定能回到叶家村。
叶子楣才不管他心里想什么,她在王府里发现,容峘看起来很厉害,不过他在叶子衿面前就是一只纸老虎。有了这一层发现以后,叶子楣胆子也就慢慢地变肥,不像一开始那样怕他了。就如眼前,她假装没有看到容峘不满的眼神,依旧催叶子衿,“我已经收拾好了。”
“这就好。”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不用叶子楣催,她心里也焦急。五天后,叶苏离就要成亲,家里还不知道忙成什么样了。
她们姐妹两个要是再不回去,估计家里人就要找过来了。
“郑夫人,很抱歉,家里有点儿事情,我们马上要回叶家村。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对王爷说,他会帮着办好。”叶子衿笑嘻嘻地看着郑夫人。
郑夫人嘴角直抽,让她和越清王说,她有那个胆子吗?
“王爷,郑夫人算是我的朋友。你回来得急,我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你。这一次世家筹集粮食,郑夫人帮了我不少忙,而且也是因为她,我才得到了不少的红薯和土蛋。”叶子衿谈笑风生,她似乎看出郑夫人紧张,还特意向容峘解释几句。
“有什么事情,说吧。你既然是子衿的朋友,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情,本王就不会为难你。”容峘淡淡地开口。
郑夫人听了,心里更加紧张起来。怎么办,她也不知道自己要说的事情到底算不算太出格?
紧张之余,她下意识就想向叶子衿求救。
叶子衿没有给她机会,“你们慢慢聊,我走了。”
“我送你出去。”容峘见她站起来就往外走,立刻跟着站起来,毫不顾忌一把抓住叶子衿的手一起往外走。
“放开。”叶子衿瞪他。
容峘看着她只是笑,却怎么也不放手。
叶子楣这些天看惯了他占叶子衿的便宜,也看惯了私下里,他在叶子衿面前耍无赖,所以她也不觉得惊讶,只是不高兴地冲着容峘的背影翻了一个白眼。
郑夫人却惊讶得瞪圆了双眼,一双大眼中满是震惊的神色。
娘呀,她算是开了眼界,原来私下里,越清王对叶子衿那么纵容?
“郑夫人稍等,王爷一会儿就过来。”天权见她下意识就想跟着叶子衿他们一起出去,立刻过去拦下她。
“是,是,我在这儿等着。”郑夫人不敢乱动,讪笑坐下,同时她心里开始琢磨,叶子衿这么焦急回去,是不是叶家庄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府门口,容峘变得有些黏人,他一直拉着叶子衿的手不放,“我会尽快赶过去。”
“你先将定州这边的事情处理好,再回叶家村。”叶子衿没有领他的好意,“定州以后是你的老窝,有人窝里横,你不将其处置好,以后有的你受。”
容峘淡笑,“你小看你的夫君了,向来只有我算计别人,从没有人在我的手上占过便宜。”
“这样最好,找上门的这个还算识时务,她如果过来是为了帮人说情,你就狠狠地宰他们一次。”叶子衿不放心地叮嘱他。
“嗯。”容峘见她处处为他考虑,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多了。
要是叶子衿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肯定会鄙夷容峘想多了。叶子衿之所以如此啰嗦,说白了,她是为自己未来考虑。
定州以后不仅仅是容峘的老窝,也会是她叶子衿的老巢。世家在定州经营多年,豪门之间相互多少都有些关系。平时他们可能为了一点儿利益而争斗,但凡是遇上大事,他们必然会抱成团来对付外来的力量。
对于定州这些世家来说,容峘和她叶子衿可不就是外来的力量。所以说,趁着文州这一次动乱,叶子衿就算是为了她自己,她也想容峘能趁机下狠手,将定州老牌的世家势力都削弱一半。
显然,容峘和她想到一块去了,两个坏心眼的人对视一眼,一切都在不言中。
叶子楣看他们两个在门口腻歪了半天,容峘还不愿意撒手放叶子衿走,气得又翻了一个白眼。这两个人再腻歪下去,估计中午之前就甭走了。
随即,她又想到自己到定州来的目的,不禁微微叹口气。
丫头秋梅知道她的心思,低声安慰她,“钱公子这么大的灾难都闯过来了,以后一定会更大的福分等着他。”
有福分又如何?叶子楣苦笑不已,就算是有福分,那也是胖子自己的福分,和她这个外人不会有半点儿的关系。
叶子衿上车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无精打采的叶子楣。
叶子衿微微一愣,随即笑着问,“姐,我们这么晚回去,娘会不会又要唠叨我们?”
“你还知道晚,你们两个要是再啰嗦下去,估计今天中午也走不掉了。”叶子楣没好气地回答。
叶子衿听了,只是嘻嘻地笑着,也不反驳。单身狗什么的,肯定不能受刺激呀,她还是做个好人吧。
马车出了定州城以后,一路疾驰,因为郑夫人的到来而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中午的时候,她们并没有来得及赶回家中。
姐妹两个也不娇气,让大家一边赶路一边先吃了一点儿点心对付一下。
过了午时,叶家村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谁家的马车?”
“不会是子衿回来了吧?”
“或许是哪个贵人到叶家庄来了。”
……
马车一进村子,就被人围了起来。因为这时正是上工的时间,大多数都出门来。
“是我。”叶子衿伸出脑袋笑嘻嘻看着大家。
“果然是东家回来了。”
“子衿回来了。”村民们大声嚷嚷,给大伙儿报信。
随着声音大起来,马车前又多了许多的村民。
叶子楣和叶子衿姐妹两个都没有想到她们在村里居然如此受欢迎,叶子楣有些发呆。
相对来说,叶子衿却要镇定许多,“都要去上工?”
“是呀。”
“东家,定州那边咋样呢?”
“听说王爷在文州打了大胜仗?”
“王爷是谁?连鞑子都惧怕他三分,更别提小小的东辰国了。”
“哎哟,文州安定下来,定州的粮价肯定很快平定下来。老秦叔,你们家囤积那么多粮食,这下可要亏了。”
“就是,咱们听东家的话,准没错。”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从欢迎叶子衿回来,到打听定州情况,又转到了讥讽囤积粮食的人身上。一时之间,村口热闹非凡。
叶子衿好脾气,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子衿,看样子你们还没有来得及吃午饭吧?”最后还是叶苏明良心发现,看到叶子衿他们身后长长的车队,这才拦住大家。
“没吃了。都快饿死了。”回到熟悉的村子以后,叶子楣也变得欢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