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转机

“一时得意罢了,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胜者。叶子衿如此莽撞找上门,倒是可以让那位放心了。她根本就是没脑子的乡下丫头一个,当上越清王府的王妃,不过是仗着有一手好厨艺罢了。”钱管家冷笑着回答。

“那粮食的事情怎么办?”周宛如焦急地问。

“拿出一部分粮食,先看看别人家怎么做,然后再说。我派人到宁家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钱管家阴沉着脸说。

“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周宛如眼圈全都红了,“叶子衿今日找上门分明就是想为钱多串出气,要是等越清王从文州回到定州彻底清查粮食的事情,只怕我们是纸里包不住火。说到底,定州还是越清王的封地,到时候我们胳膊拧不过大腿,那位也是鞭长莫及根本护不住我们,到那时,我们该怎么办?我好害怕呀。”

“怕什么。”钱管家冷笑着说,“本想人不知鬼不觉,在越清王回府之前将钱多串拿个兔崽子除掉。谁知,半途冒出了一个叶子衿。别慌,文州那边海匪十分熟悉地形,加上东辰国的兵马,越清王要回来,还得等一段时间了。趁着这段时间,我会慢慢将粮食转移出去,再将所有的府中所有的财产及早转移出去,然后我们就离开定州。总之,叶子衿也不能始终盯着我们,至于越清王,只要我们回到京城,他也不会为了一个钱家特意到京城去找我们的麻烦。”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要是钱多串从牢狱中出来,他能放过我们?”周宛如还在担忧。

“钱多串的性子,你还不知。他性子太过软绵,没有长辈扶持,钱家就是留给他再多的家业,也无济于事,迟早都会被他败光了。何况,我也不会给他留有机会。”管家不停安慰她。

“奸夫淫妇,迟早不得好死。”走出钱家的大门,叶子楣还在愤恨不平。

“听说钱老爷后院百花齐放,可惜只看到了一个老二,其他的花朵全都没有瞧见呀。”叶子衿乐呵呵地说。

“王妃。前面有人。”忽然,摇光轻声附在叶子衿的耳边说。

“将人悄悄带到王府去。”叶子衿淡淡地吩咐。

摇光点点头,慢下脚步。

叶子衿姐妹重新坐上了马车准备回府。大街上的行人依旧匆匆,她们坐在马车中,透过窗子不时看到有流民在向人乞讨。

流民不算多,不过叶子衿还是笑不出来。

一个城之中多了流民,加上粮食没有着落的话,迟早会出大事。这是血的教训!

不管如何,她都得在入冬之前,将事情解决好了。

“王妃,人带来了。”等叶子衿回到府中,一炷香以后,摇光也带着盯梢的人回来了。

“王妃救命。”被摇光提回来的是一个小丫头。

看着她的年纪也只有十三四岁左右,她身上穿着普通的棉布袄子,上面罩着一个褙子,圆圆的脸蛋上全是慌乱的神色,她一见到叶子衿,立刻给叶子衿跪下了。

“你认识我?”叶子衿吃惊地问。

“奴婢是钱家六姨娘身边的丫头,王妃当初在定州和公子做生意的时候,奴婢有幸远远看过王妃一眼。”小丫头眼泪不住往下掉。

“六姨娘?”叶子衿想了半天,也没有从脑子里搜出这么一个人物出来。“你让我救谁的命?”

“奴婢求王妃求求我家公子的命,救救几位姨娘的命。”小丫头跪在地上哀求,“二姨娘和管家勾结,怂恿老夫人和夫人去江南找老爷,他们在府里却趁机用发霉的粮食,换了仓库中刚调集而来的粮食,陷害公子入狱。六姨娘无意中偷听到他们说要暗暗害了公子。”

“六姨娘人呢?”叶子衿疑惑地问。

“六姨娘人不知道何处去了。奴婢是被姨娘打出来的,她放了纸条在奴婢的包裹之中,奴婢回到家中才看到了。”小丫头哭着解释。

“纸条呢?”叶子衿问。她似乎并不相信小丫头说的话,毕竟事情太过凑巧了。

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叶子衿对谁都保持怀疑的态度,她可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

“奴婢带来了。”小丫头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纸。

如冰过去,将纸呈给了叶子衿。

叶子衿打开纸条,叶子楣立刻歪头凑过去看。

纸上的字十分娟秀,一看就知道出自女孩子之手。纸上的内容正如小丫头所言,寥寥几笔,却将二姨娘和管家的苟且之事说得明明白白,包括他们如何陷害钱多串也写明了。这些都是叶子衿掌握的消息,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这封信的最后一段,却让她十分高兴。

“粮食就藏在钱家隔壁的院子里。”叶子楣兴奋地看着叶子衿。

“这笔粮食的数目很大,他们想要运走,很不容易。所以,粮食一定还在城中,隐藏的地点倒是挺巧妙哟。”叶子衿笑起来,“立刻让人暗暗查一下钱家隔壁的房契属于谁。记住了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是,王妃。”如兰领命下去。

“你现在何处安生?”叶子衿问。

“奴婢不敢回去,暂且偷偷住在一个远房亲戚家中。奴婢怕他们怀疑到奴婢的身上。”小丫头提到二姨娘和管家,浑身都在发抖。

“你暂时先到你家公子的庄子里住下吧。”叶子衿淡淡地吩咐。“我会派人将你送过去。”

“奴婢谢过王妃。”小丫头重重地给她磕了头。

叶子衿摆摆手,让人将她带下去休息了。

“六姨娘是不是凶多吉少?”叶子楣担心地问。

“不好说。”叶子衿歪着头叹口气,“我们今天只是到钱家去打草惊蛇走了一遭,别的人到底怎么样,谁知道?看样子,还得提前将胖子从牢狱中弄出来才行呀。”

“王爷不在定州,你插手衙门的事情,是不是不太好?或许还会惹出麻烦来。”叶子楣虽然担心钱多串,但她还是偏向叶子衿。

“谁说我要出头。”叶子衿乐呵呵地说,“我又不是钱家的亲戚。”

“妹妹的意思,是让方家人出头?”叶子楣疑惑地问。

“知我者还是姐姐呀。”叶子衿乐呵呵地说。

叶子楣听了,顿时叹口气。这叫什么事呀,整个乱七八糟。

“王妃,叶家庄的人在外面等候。”常安急匆匆过来亲自禀报,“领头是大公子。”

“大哥?”叶子衿和叶子楣同时欢喜地叫起来。

姐妹两个欢欢喜喜出去迎接人,来的人果然是叶苏离,站在他身边的还有叶苏心和木头等几个人。

“哥,你们怎么全都过来呢?”叶子衿嗔怪地看着叶苏离撒娇,“再过十来天,你和杏儿姐就要成亲了,怎么还往定州来跑?”

“爹和娘在家里不放心你们,我这不也是不放心吗?”叶苏离叹口气说。

“我要的东西呢?”叶子衿张望,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顿时焉了。

“在外面,有人卸货,你就别担心了。”叶苏离见她着急,赶紧解释一番。

“豆饼、晒干的豆渣,拉了七八车过来,不够的话,作坊里还有。”叶苏心说,“收购来的菜干也都拉来了。”

“货送来就好,可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正巧,这两天会有人送货过来,你们顺便将货带回去吧。”

“啥货?不是说定州这边的粮食价格涨得厉害,根本没有现货吗?”木头惊讶地问。

“不是粮食,是一批红薯和土蛋。”叶子衿回答。

“这种年头,还有人愿意卖红薯吗?”叶苏心也很惊讶。

“不是从普通百姓家中收刮来,而是从富商手中威胁得来的。反正你们甭管了,红薯运回庄子以后,直接封在山洞里,等我回去处理。”叶子衿叮嘱他们。

“你们什么时候回去?”叶苏离担忧地问。

“放心好了,大哥和杏儿姐成亲的时候,我肯定回去。”叶子衿笑呵呵地打趣他。

提到成亲,叶苏离脸一红,再也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下去了。

“秋收下来,我们方家在定州只置办了一个不大的庄子,今年除去留下自家够吃的粮食,其余的会按照正常价格卖出去。”方夫人笑眯眯地开口,“万事都要有人开头才行,既然我们方家的庄子不大,那么不如先从我们家中试着卖,看能不能稳定一下局面。”

宁夫人听了,眼皮跳了跳,心里懊恼极了。如果知道最终是今天这样的结局,她怎么也会想法子推了帖子。可是人坐下来,要是她不出声的话……。

想到越清王回定州后有可能展开的雷霆手段,她浑身就不寒而栗。再者,要是文官和商户的人大多数参与到凑数卖粮之中,而宁家却拖了后腿,别说传出去在百姓中的名声不好,就是上面对官员当年的考核,宁无尘估计也很难得到好的成绩。

封地的地方官和别处不同,除去上司的考核,最终还要有封地者签上一笔。越清王要是知道宁家不作为的话,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所以,无论如何,她都得表态,认真参与到叶子衿倡导的这一次活动中去。

其三,宁家不但得参与到活动中去,还不能输给方家。

方家的根不在定州,所以方家在定州只置办了一个庄子。宁家与方家却不同,宁家是武将出身,宁无名只是宁家庶出的一个,在宁家日子一向不是太好过。所以宁无名到了定州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定州置办了好几个庄子。

方知府已经被暂时调离了定州,现在是宁家在定州当家作主。如果宁家在这个时候落后于方家,同样会被人当笑柄看。

短短的时间内,宁夫人心里已经转了好几个弯。可惜,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想,她都觉得宁家这一次要亏大了。

此时此刻,她在心里忽然有些埋怨起宁无名了。天高皇帝远,在越清王的地盘上,为什么要选择了京城里那一位?

如果不是站错队,她也不会过得如此艰难。

越清王本不问政事,可如今强势参与到战事之中,而且还将京城里所有的府人全都拉到了定州,这一切还不足以说明他的决心吗?

“方夫人既然开了头,我们宁家也不能落下了。我们宁家就排在第二吧。宁家在定州倒是有四个庄子,今年的收成倒还好。如果将粮食按照王妃说的调集出来,或许也能缓解一下当前的局势。”不管心里如何不乐意,宁夫人在紧要关头,还是咬着牙顶上了,没有落了宁家的脸面。

文武官员双方的领头人全都开了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接下来,所有文官一派,武官一派全都没有出声反对。商户那边,郑夫人跃跃欲试,不停游说大家为叶子衿分忧解难,她完全将自己当成了商户的领头人。

一场闲聊变成了争论,然后又变成了政事,最后以压倒性的胜利结束。

“叶子衿在此多谢各位夫人小姐支持,瞧我,光顾着说话,都忘记了时辰不早了。摇光、玉衡,你们也是的,怎么也不知道提醒我一声。”叶子衿笑眯眯地埋怨了身边丫头几句。

“奴婢见各位夫人争着为王妃排忧解难,争着为百姓着想,一时也忘记了时辰,请王妃责罚。”摇光和玉衡给叶子衿行了屈膝礼,忙着请罪,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妹妹,你生她们的气干什么。她们这也不是为了王爷着急吗?”叶子楣在一旁为摇光和玉衡说情。

于是,叶子衿立刻顺水推舟,“要不是看在姐姐的面子上,非得好好惩罚你们一顿。让客人饿肚子,传出去,还说我苛待客人了。”

“王妃别在意,刚刚也是大家说的热闹,这会儿也没有觉得肚子饿了。”方夫人适时地插一句。

“对对,高兴。今日是真的高兴。能为百姓出一份力,我们心里高兴,半点儿也没有觉得肚子饿。”郑夫人也笑着插一句。

马屁精!宁小姐气得要命,她心里刚刚盘算着回去后要将叶子衿怠慢客人说出去,没想到就被几个马屁精给破坏了。

有人开口恭维,肯定就有附和者。

叶子衿笑着道歉,立刻吩咐摇光下去传菜。

常安亲自过来,“按照王妃的吩咐,饭菜全都备好了,这就马上传菜。”

宁夫人等人看到常安在叶子衿面前毕恭毕敬的态度,个个心里都吃惊不小。常安虽然是王府之中的奴才,但就是宁无名在他面前都不敢倨傲,没想到叶子衿,一个没有过门的王妃,却可以让他臣服。所有人在心里默默地将叶子衿的地位又往上升了升。

“各位夫人小姐不用客气,今日没有外人,都是女眷,就当作在家一样随意就好。”叶子衿笑眯眯地招呼大家。

排坐也是一门学问,本来文官一派绝对不会和武官一派走在一起。但是因为满屋子的人之中,叶子衿的身份最高,所以文官一派中的代表方夫人和朱夫人,武官一派中的代表宁夫人和徐夫人一起坐在了一张桌子上。

叶子楣自然是坐在了叶子衿的边上,其他两个座位是叶子衿主动招呼过来的商户一派的夫人,其中就有郑夫人。

郑夫人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已,她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叶子衿的欢喜,已经可以靠近叶子衿了。

“王妃放心,我回去后就让人准备红薯和土蛋。”她极力找叶子衿感兴趣的话题说。

“多谢郑夫人,定州有郑夫人这样热心的贵妇,是王爷和我的幸事。”叶子衿对她的态度也显得十分亲昵。

宁小姐在边上一桌看到她和郑夫人地互动,对叶子衿更加看不上眼了。

乡下的丫头就算登上枝头做了凤凰也没用,骨子里还是一只鸡罢了。

菜很快传上来,两个荤菜两个素菜,盛菜用的是大碗,很大的碗。菜很美味,所有人在叶子衿的招呼下,开始享用美食。

大家都觉得开盘菜就如此丰盛,后面的菜会更让人期待。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今日我只让厨房备下了这四道菜,大家不用客气,菜的分量很足,不怕不够。希望大家别误会我小气才是。”叶子衿说话果真很“耿直”。

好话坏话全让她一个人说了,让别人怎么说。叶子衿搞了这么大的阵势,给全定州的贵妇小姐都下了帖子,谁知她招待客人居然只用了四道菜,传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了。

可是,在她说了刚才的话,谁再说她小气的话,简直就是自找无趣。

非常时期!这个借口找的还真好!

吃饭的时候,大家再也不说话,默默地吃着桌子上的饭菜。

“饭菜不合口吗?怎么还剩下这么多?”偏偏叶子衿还不识趣,一个劲劝大家多吃些。

宁小姐等人看到她疑惑的眼神后,心中憋着的怒火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发出来。

“美味,饭菜很美味。”郑夫人赶紧回答,生怕她不高兴。

“饭菜之中好像加入了少见的调料。”方夫人笑着说。

“方夫人很厉害。”叶子衿笑眯眯地夸赞,“厨子是王爷特意从京城里带来的,在用料上自有他们的一套。”

“哎哟,王妃对我们可真好,大家是有口福了。今日一定要多吃一些才行。”郑夫人笑着说。

“放心,管饱。”叶子衿笑起来。

不管心里是否高兴,反正此时没有人敢在王府中放肆,一顿饭吃的还算和谐。

吃完饭以后,叶子衿还算不错,拿出了水果招待各位。

宁夫人等人,心里有事,都无心在此逗留。吃完饭以后,徐夫人第一个过来提出告辞。

叶子衿不动声色夸赞了她一句以后,直接放人走了。

徐夫人一走,接下来其他人也就陆续过来提出告辞。

“王妃,明日我就让人送红薯过来。你放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郑夫人和几位商妇最后才走,临走的时候,她还一个劲保证。

“百姓的口粮不可取。”叶子衿笑眯眯地叮嘱一句。

“王妃放心,我们不是那种黑着良心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欺压百姓的龌龊事。”郑夫人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几个妇人连声跟着附和。

“妹妹,你觉得那几个粮商夫人回去后,真的会放粮吗?”等所有人全都离开后,叶子楣忍不住问。

“不会。”叶子衿很肯定地回答,“财帛动人心,没有看到王爷的雷霆手段,谁会在乎一个还不算王妃的乡下小丫头说的话。”

“妹妹大张旗鼓邀请她们过来,难道只是为了购买一些红薯和土蛋?”叶子楣担忧地看着她,“就算各府愿意腾出一点儿粮食,但并不能解决大的问题。”

“不能解决大问题,能解决掉小问题也好。而且,打草惊蛇未必是坏事。”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

“钱家人并没有到。”摇光插一句。

“钱家当然不回来,今日过来的女眷,全是各府的正经夫人。那位是老二,我猜她接到帖子以后,估计脸都绿了。”叶子衿幸灾乐祸地说。

“或许还会庆幸。”叶子楣讥讽地猜想,“我猜她和那几个粮商私下里肯定有勾结。”

“不如明日去钱家拜访一下吧。”叶子衿忽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