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就是在米国教官的教导下,成为一名精锐狙击手的···
那时候,阿富汗塔利班和米军,还是盟友,本还是米国人的亲密朋友。
他猛然醒悟过来,立即果断放弃克莱尔,将狙击镜甩向了杜牧的“尸体”方向。
第一眼,热成像仪上一片漆黑。
这并不奇怪,经过几分钟,尸冷生效,尸体渐渐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甚至会更低,尸体在热成像仪上消失,不算异常。
但哈桑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敏锐的射手第六感告诉他,这里面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可千米之外的黑暗中,热成像仪一旦不能用,他缺乏其他手段,确定那个该死的“尸体”,到底是不是还躺在那里。
哈桑面临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放弃,还是坚持?
如果放弃,他应该马上收起狙击枪,离开狙击制高点,如同一条毒蛇般隐匿在黑暗之中,另外寻找机会···
但这也意味着他之前的努力和付出,都要付诸东流啊···
不说别的,光是那三颗狙击枪子弹,都要昂贵的让哈桑泪水流下来啊···
真的。
狙击手,固然是最威风最牛逼的职业,但也绝逼是最烧钱的啊!
哈桑手中这把捷克制127毫米狙击枪,已经是at机中售卖的最便宜狙击枪,但高达600个小时的售价,也是惨绝人寰的。
加上夜成像仪,也要100个小时。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狙击枪的子弹,一发就要30个小时啊。
请注意,不是一个弹夹,而是一发。
狙击子弹,论发卖!
典型的买得起,用不起啊。
可想而知,当砸锅卖铁买枪,钱包和身体都被掏空的哈桑,看到那狙击枪子弹的售价,一口老血吐出来的惨状···
如果对付普通弱鸡,哈桑甚至不舍得用狙击子弹。30小时一发的子弹,打中也不过赚90个小时,2发打不着就没得赚。要是3发打不着···
哈桑就要泪奔啊。
可想而知,刚刚杜牧上蹿下跳,哈桑3连发不中,心中是何等p···
好在他也清楚,这么强大的冒险者,身上不可能只有90个小时,收获应该颇丰。
但如今这么难缠的家伙,却生死不知···
那么放弃?
哈桑就要放弃之前的所有准备,还要放弃90个小时子弹的沉没成本···
何去何从?
哈桑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想起了“坎大哈之夜”。
2010年7月3日。
那个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完成对自我超越、真正被塔利班封为“圣战者”的晚上!
陷入阿富汗战争第九个年头的米军,却始终无法控制这个阿富汗的首都,还有塔利班的巢穴,终于失去了耐心。
他们集结了3万大军,在空军、导弹的掩护下,趁着夜色的掩护,重兵入侵坎大哈。
漫天的支奴干直升机,遍地的1a2主战坦克,呼啸而来的战机和导弹群,将坎大哈之夜彻底点亮,如同白昼。
这一战,被称为“坎大哈之夜”,是阿富汗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而坎大哈的塔利班,正面刚,完全不是米军对手。
唯一能让米军忌惮的,就是无所不在的塔利班狙击手。这其中,最牛逼的就是圣战者哈桑。
哈桑,当时已经凭借着枪下的20多个美军人头,赢得了很大的名声,声名鹊起(对于米军是臭名昭著)。
就连米军都对哈桑的名字,如雷贯耳,深感畏惧,甚至写入了作战手册中,要所有人提防圣战者哈桑。
为此,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特意将当年训练哈桑的教官——特瑞找来,让他这师傅对付自己当年的徒弟。
那一年,特瑞已经40岁,从海军陆战队退役回家多年。他听到这个命令,没有丝毫犹豫,马上从老家奥尔良飞来,亲自收拾这徒弟。
米军王牌狙击手,对决圣战士哈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