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一章 高贵良知存 难寻佳人音

墨法剑 曙光 2188 字 2024-04-21

一想到这二人的恶毒,他的心几乎都要跳出来了。

越是想着青城派的两个恶棍,他越是肯定苏心茗的失踪霍灵素等人的作恶。

他要救出这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女子,他不能让她落入这些恶人的魔掌,哪怕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能让苏心茗受到一点点委屈和伤害。

此时的云若早就忘记了自己的担当,也忘记了深仇大恨,也忘记了什么到江湖中创立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来回报恩师于母亲。

这是少年的鲁莽冲动,当然,这也是可爱的英雄少年本应有的热血与激烈。

他正想打定注意,纵身下了山峰,循着霍灵素等人的方向奔去。

他还要避过泥石流,脚下泥泞一片,望着地下的脚印痕迹,他又犯了难,蜀山经过此泥石流的摧残,什么痕迹看起来都是泥水一塘。

他按照自己的记忆来搜寻,只是转来转去,始终未曾见到霍灵素等人的踪迹,也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人的影子。

他心中奇怪,这些人难道凭空消失了么?

这些人的轻功纵然厉害,以自己的脚程,岂能追他们不上,他们难道更有秘密通道来往蜀山么?

只是这些人得有多高明的武功,才能从自己身边将苏心茗掳走?莫说她武功不弱,就算是她丝毫不会武功,以自己的听觉和警觉,要想将她从自己身边掳走,也肯定要有挣扎响动,就算是霍灵素与覃逸风,也未必有如此功夫,云若心中疑团百端,难以解释。

{}无弹窗我们不能相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极度反差之下会有和谐相处,不义之上能够建立稳定的秩序,沙滩与火山之上绝不可以建构永不倒塌的宫殿,皇帝与奴隶绝不可能握手言欢,把酒高歌。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朱门豪宅里走出来心怀自由,要与奴隶同在,只要有奴隶,自己便以做奴隶主为羞耻的自由者。

自由不因为身在监牢或者皇宫而又分别,在奴役的世界里,皇宫和监牢并无太大的差别。

事实上,一代大文豪托尔斯泰正是意识到自己奴隶主的身份而最终要从自己的宫殿和庄园出走来赎还罪愆,最终逝世于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荒凉的车站。

这是个人类思想史和文明史上的不解之谜,为何尊贵的俄罗斯伯爵以自己的庄园与宫殿为羞,为什么要在最后求见上帝的时候选择出走,与农奴同在。

这也是拷问人类灵魂和文学家们的哲学大命题,许许多多的文化大家,史学巨擘都给出自己所求证的答案。

我们不去阐述这人类文学史上惊天动地的伟人奇行,也不必去考证这俄罗斯文化和人类文化的良心的目的,因为我们知道,这足以与两千五百年前放弃王子身份,在菩提树下悟道的释迦摩尼同在同辉煌。

义人正是认识到自己的不义,所以才成为人类的良知被仰望。

要让丛林里走出来的人类望见结驷连骑,高堂华宇之富贵,反观自己无有遮羞之布,无有果腹之粮而心不生怨恨,那简直是要让骆驼从针眼里钻进钻出,简直是要石头开出核桃色的花朵。

心怀悲悯仁慈的大智大慧者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劫方证菩提。

这句话内在的含义其实是,地狱里有冤魂野鬼,触目皆是刀山火海,闻之皆是叹息悲歌,就算是身在湛蓝清洁的九天之高,坐享香花宝烛,功德水多宝池金珠玛瑙的供奉,天神诸佛也有被怨气邪魔颠覆的危险。

众生若都沉溺欲海孽渊之中,就算是你一人得以被引渡西方阿弥陀佛圣境,迟早苦海沉沦也将淹没圣境。

泰山倾颓,身在其中的飞禽走兽岂能得以免却灭顶之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