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少年让士民为己赴汤蹈火

墨法剑 曙光 2201 字 2024-04-21

他也利用自己的权力,慢慢的排布村中人,让他们帮助自己修整宅院,或者在收割庄稼的时候让村民帮助自己收割,诸葛青阳从不亏欠他们的工钱,这一点与虞老大为不同。

村中的那些村民因为得到了他的福利,所以也对他格外敬重效忠,他们又开始了自己内心的做比,当然诸葛青阳要的就是他们能得出自己远远超过虞老的结论。

诸葛青阳的家业也就是如此开始渐渐丰饶豪富。

虞初文明本来应该有的征战却没有开始,还没有对阵已经烟消云散。

出乎所有人甚至诸葛青阳的预料,虞老居然也更加康健,每每行事虎虎生风。

虽然他深居简出,可是虞初文明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无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到了现在,他也没有弄明白诸葛青阳的目的本意。

只是他渐渐恐惧的感觉到,诸葛青阳的权力欲望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他发现此时便是让村中人为诸葛青阳赴汤蹈火,他们也在所不辞,他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和手段呢?

虽然这一仗已经无形间消释,但是并不代表诸葛青阳从此和自己言归于好。

虞初文明就这么大,根本不可能容得下两个同样要控制一切欲望的强人。

这少年虽然仅是初升的朝阳,但是必定会成为烛照天下的似火骄阳,就算是暂时被云翳遮住,以他的才气,冲力,隐忍,残忍,也必定没有有任何力量挡得住他的覆雨翻云。

这只桀骜不驯的雄鹰,最终就算是折翅,却也一定会摩云凌霄,飞腾健达;这只注定要啸傲山谷,震慑白首的乳虎雄狮,岂能束手待毙,虎头蛇尾呢?

{}无弹窗百姓也不至于变成只讲吃喝而不论身外之事的猪狗,这也是检验民风是否淳朴的关键所在。

民犹水也,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不是昏庸无知,狂妄傲慢的暴君,或者是喜欢冷嘲热讽的冷嘲者,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当百姓决定不再沉默,不再忍受万马齐喑之时,所有靠着谎言和暴力维系的王朝和看似雄强威武的宫殿,都要瞬息间崩塌毁灭。

不要以为人力强大,再强大的人力和发明创造在火山,海啸,洪水滔天之时,也是束手无策。

独夫民贼心中的百姓的确无知无能,的确只会贡献子女玉帛,没有痛哭哀歌,所以他们漠视民瘼,也根本不会把百姓的痛苦幸福放在心上。

只是对于百姓能够承受的压力,能够被盘剥的极限,他们从来都没有意识,也没有清楚明白的认识,他们以为横征暴敛是绝无代价,也绝不会遭到报应,所以殷纣王摘星楼自焚,所以周厉王被驱逐,所以秦仅二世而亡;王莽及身而绝,柄持国政者,可不戒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莽,百姓的风尚风骨从来不是一件小事,不要幻想民众在独夫民贼的脚下颤栗,在帮助你抵御外侮的时候会勇往直前。

事实上,当真的外侮来临时候,通常让百姓颤栗的暴君得到的最好结局是百姓冷眼旁观,至少不至于落井下石。

只可惜,最好的结局一般都不会到来,结局当然不是百姓拼死抵御外患,最大的可能就是倒戈相向,反戈一击,昨日还是你脚下的顺民,今日就是要你命的暴民。

君是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仇雠,没有任何权利不是以义务为代价的。

更没有永远沉默寡言的百姓。

若是曹魏当政,就算是百姓比不上魄力雄大的大汉鼎盛之时,只是其崇德尚义的风骨犹存。

望门投止的张俭,民间倾其所有,冒着株连祸患而收留;徐庶之母勉励其子报效大汉,这些都是士民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