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种豆南山下 躬耕梁甫吟

墨法剑 曙光 2155 字 11个月前

他每每还要为梁甫吟,自抒其志,可见胸有才气不得舒展,委实乃是才子佳人的遗憾。

诸葛孔明的耕种想来也不过是如姜太公钓鱼等待大贤来访的手段,他们钓鱼不是为了烹汤,种地也不是为了吃粮,他们并不缺少吃穿。

他的父亲本是君丞,虽然汉朝多重名节,名士更是清廉自守,虽然不至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是火耗冰炭之费也自应该可观的很;而且孔明先生往来都是天下名士,草庐之中尽无白丁,他的躬耕陇亩,力任耕织,已经为才子佳人附庸风雅效法,他们想不到世上还有以下里巴人的耕种劳苦来比附自己志气超拔。

他们以为要炒卖自己的胸中才华,必然要自吹自擂的书写诗文,再找一干无知小儿争相传唱广而告之呢!

他们还以为要什么琴棋书画的各会一个六窍,也便足矣,哪里知道一个乡巴佬田舍郎居然旬日之间便可成就王佐霸业,得封武乡侯,庙食千秋,为后世万人敬仰。

虞初文明中人更想不到的是,不知道何时,诸葛青阳的庄园里已经多了数不清的男女雇工帮着打理庭院,整顿货物。

虞初文明简朴淳良,严禁奴役村民,但是并不因此拘泥不化,也不杜绝人们追逐创建财富,更不禁止资财丰厚的人家雇佣人工。

只是村中人并不与域外贸易沟通,村中的特产就算是堆积如山,盈满库房,也不能变换货物,村中的物产虽然也算是丰厚,可是家家并不缺少,人之口粮日不过三餐,眠不过一床之地,他们安享清闲,所以因此致富的人并不多。

就算是历代的民事官,因为有公用资财的供养,虽然比村民多一些财富,但是也并不没有足够的财力雇佣多少仆妇。

{}无弹窗禾稻青青,青山隐隐,水车吱吱,流水潺潺,田间无数的雇工在耕作,在打理这些专属诸葛青阳的良田,本来小国寡民的虞初文明,现在出现了诸葛青阳这等凭着万亩良田塘陂,富有渔农之利的山水庄园。

这庄园再不是村民的共有,而是一家一姓的私产,这变化看似不大,但是也在消解着村人的疑惑。

村中人惊讶之余,才意识到,原来土地还可以自行开垦,原来致富还可以不用坐等,原来不用村中公器公物平分,也能够物阜民丰,牛马成群,鱼羊鲜美。

原来诸葛青阳的勤于耕种,并非自己要好好的做个庄稼把式,并非简简单单的自给自足,他也并不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二亩田地一头牛的丰足,而是要以自己的精细高效的耕种方法指挥雇工们来耕种,让自己的财富远出于众人之表,他不仅仅要作为村中的民事官存在,而且要在财富上也成为村中的至尊。

许多人会想起,诸葛青阳的农耕稼樯的技艺,是不是来自先天的遗传?除了他的精明智慧,除了他的天生的聪慧沉毅,他是不是还继承了祖上简朴躬耕力任的遗风呢?

诸葛青阳的最有名的祖上,乃是躬耕于大汉朝世祖光武皇帝崛起的南阳草泽陇亩之间的诸葛孔明。

不过这位卧龙岗上的卧龙先生胸中自有怀抱,未曾出世之时,已经有卧龙之称,名士司马徽等人极力赞许。

世间言过其实,名不副实之人所在多有,那也仅仅是在太平盛世,当乱世之时,得人者兴,失人者败,有曹孟德,孙仲谋,刘玄德这等枭雄人物,若是不符盛名,岂不是自堕名士之名么?

孔明先生自比管仲乐毅,未出茅庐便已孕育出经天纬地,驾驭鬼神,洞彻幽玄的才华,至于治民理政,训练卒伍,更是无双无对。

刘先主得之成王霸之业,那些小觑诸葛孔明用兵者,忘记了当曹魏兵强马壮,挟百万之众,有司马懿这等智计无双,枭雄之姿的人物,亦不敢直撄其锋,当时曹魏是兵力,还是将士的骁勇,对于蜀汉皆有碾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