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利诱,说服吐蕃使者,不再要求和我大唐和亲。”
崔湜怎么说也是宰相,不可能把什么事都推给崔耕。他想了一下,道:“行,小弟为了公主勉力试之。不过,明日之事,拜托大哥了。”
“我一定尽力而为。”
……
……
第二日早朝,紫宸殿。
君臣刚刚见礼完毕,韦后的心腹纪处讷站了出来。
当初宗楚客收受突骑施使者贿赂一案,纪处讷也牵扯其。李显当了一回和事天子,令宗楚客和崔耕结为亲家,把这篇揭过去。
不过,纪处讷可既没有什么漂亮女儿嫁崔耕,也没漂亮孙女儿嫁给崔耕的儿子。
尽管崔耕当时没弹劾他,但他自己都有点心虚,怕哪天崔耕腾出手来,给他一顿狠的。
最后,纪处讷灵机一动,向李显求了一道旨意,免去自己的书门下平章事一职,算是对崔耕有个交代。
这可真够鸡贼的,原来纪处衲的官职为门下侍、书门下平章事,把“书门下平章事”的职司一去,光剩下门下侍这个职司了。但是,按照惯例,“书门下平章事”是宰相的加衔儿,而门下侍乃门下省的长官,天然是宰相。
崔耕是讲究人,懒得和纪处衲计较,但是左御史大夫苏珦可不惯着他。
苏珦直接奏章,对李显发问:没有了这个“书门下平章事”的加衔儿,纪处衲到底还算不算宰相?能不能处理军国大事?
最后,李显表示:单是门下侍,纪处衲不算大唐宰相,但是,有军国重事,自己下旨,纪处衲“可与书门下共平章”。
换言之,在李显认为有必要的时候,纪处衲才算大唐宰相,平常时候是门下省的长官而已,别往宰相们办公的地方凑合。
偏偏门下省最重要的封驳皇帝诏书之权,不是掌握在门下侍手里,而是属于位卑权重的门下给事。从那以后,纪处衲没什么实权了,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非但如此,人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瘸腿宰相”。
今天,纪处衲觉得自己翻身的日子到了,慷慨陈词道:“微臣有一事不明,倒要向陛下请教一二。”
“嗯?什么事?”
“昨日有狂徒段谦,趁着守卫空虚之机,进入太极殿,妄称天子。此乃谋逆之罪,罪无可赦。据其口供,乃是太清观主,金紫光禄大夫、河内郡公史崇玄所指使。微臣甚是疑惑,为何不将史崇玄交与有司讯问?难道是因为这妖道与太平公主过从甚密吗?陛下虽然一片孝悌之心,不忍加罪于胞妹。但事关谋逆,万万不可轻忽啊!”
言毕,双目含泪,双膝跪倒,连磕了三个响头。
不知道的,看他这架势,还以为是什么忠臣孝子似的。
{}无弹窗
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儿,还真叫人有些哭笑不得。
大唐的首都长安城,继承了隋朝的首都大兴城,皇宫自然也继承了隋朝的皇宫太极宫。
不过,太极宫地势低洼,每到夏天又湿又热,住得非常不舒服。
李二陛下登基之后,以为老爹李渊修避暑宫殿的名义,命人在皇宫北苑的龙首原新建了一个宫殿群,取名永安宫,意为祝太皇陛下永远健康。
可永安宫还没修好呢,这位“永远健康”龙驭宾天了。于是乎,李二陛下下旨,将永安宫改名为大明宫,自个儿搬了进去。
从那以后,大明宫成为大唐真正的宫城。但是,与此同时,太极宫名义还是宫城,只是因为皇帝和有身份的人都不住那,守御非常空虚。
这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
今天有个叫段谦的人进了皇城,趁着守军没注意,过了承天门,进入太极宫,最后到达太极殿。
太极殿以前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含元殿,天子登基、册封太子,元日和冬至日举办大朝会,都在于此。
此时虽然败落了,仍有几个小太监值守。
他们见进来了个普通人,感到非常怪,道:“你是什么人?来这干什么?”
段谦也不说话,径直往前,最后一屁股坐在了那至高无的御座。
直到这时候,他才开口道:“朕乃真龙天子,你们快快叩拜吧。”
“啥?”小太监们都有点蒙圈儿。
“吾乃真龙天子,尔等还不叩拜更待何时?”
“你特么的傻逼吧!”
小太监们这才反应过来,一拥齐,把段谦打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
守株待兔拿了个反贼,小太监们大喜,向禀报。
最后,李显下旨,交给左御史大夫苏珦处置。
这个案子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一个人有啥能力造反啊?毫无疑问,这是个疯子。
但苏珦仔细一审,好悬没吓尿了,其人自称叫段谦,乃是金紫光禄大夫、河内郡公史崇玄派来的,为的是替他吸纳太极宫内的皇气。
至于史崇玄到底想利用皇气干啥,自己不知道了。
满朝武谁不知道史崇玄是太平公主的人?她搜集皇气想干什么,实在是太过惹人遐想。